各位親愛的網友,大家好。我是盛元珺,我們又在長測文章中見面了。這次我們的長測車是沃爾沃品牌的旗艦轎車S90。目前國內銷售的沃爾沃S90長軸距版于去年年底正式上市,全系共5款車型,售價范圍從36.98萬元-55.18萬元。它與大部分豪華品牌中大型車為中國市場特供長軸距版本不同,就在今年的4月底,由沃爾沃大慶工廠生產的S90長軸距版車型正式向美國出口,它可謂是真正做到了“立足中國,走向世界”的國際化產品。因此,對于這樣一款有特殊意義的車型,我們的《長期測試》系列文章自然少不了它。在之后的半年中,將由我為大家帶來它的長測報告,如果您對沃爾沃S90感興趣,也請隨時到我的編輯博客留言。

■ 簡單介紹一下長測的沃爾沃S90是哪款?
開場白過后,我們言歸正傳回到車輛本身上。本次我們的長測車的全稱為沃爾沃S90長軸距 2017款 2.0T T5 智尊版。其實也就是全系的頂配車型,它的指導價為55.18萬元。之所以選擇這款頂配車型,主要原因還是它的配置水平最高、最全面,能更好的體驗沃爾沃S90的各種功能表現。同時,與我們之前的長測文章一樣,我們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也會對它的各種配置進行體驗與梳理,看看哪些是真正日常用得到的,哪些又是屬于錦上添花的面子工程。

■ 沃爾沃S90配置分析,性價比之選推薦T4智遠版;追求內飾用料推薦T5智尊版
說完了我們的測試車是頂配,也順帶提了一下配置,那在這里我就對沃爾沃S90在售的5款車型的大致配置情況進行一個簡單梳理。我的總結就是推薦兩款車型,分別是T4智遠版和T5智尊版。首先說T4智遠版,它是沃爾沃S90家族中的次低配車型,指導價為40.68萬元,但盡管如此,它的配置水平還是非常不錯的。

在這里,我們首先要表揚一下沃爾沃S90這次全系的主被動安全配置非常到位,常規的ABS+EBD以及安全氣囊等就不說了,值得一提的是諸如城市安全系統、自適應巡航系統、自動駕駛輔助功能、車距監測警示、車道保持輔助等功能以及車道偏離預防及保護系統等這些在其它豪華品牌中大型車上往往以選裝件身份出現的配備,在沃爾沃S90上為全系標配,表現極為厚道。而我首選推薦的T4智遠版,它比最低配T4智逸版貴了3.7萬元,主要增加了無鑰匙進入、真皮座椅、座椅加熱、轉向輔助燈、霧燈以及后排獨立空調等配置,總體來說算是物有所值。更重要的是,它40.68萬元的指導價比新上市的寶馬5系(528Li上市特別版,44.99萬元)、奔馳E級(E 200 L,43.68萬元)都便宜不少。因此,對于追求性價比的買家來說,T4智遠版,無疑是沃爾沃S90家族中第一值得推薦的車型。
至于第二推薦,我的選擇就是頂配車“T5智尊版”。雖然它頂配的身份以及55萬多的售價自然不會成為全系的銷量主力,但它在配置所給予車主的滿足感確確實實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它非常適合那些不差錢,然后對車內用料與配置特別講究的人士,又或者是沃爾沃品牌的忠實粉絲。

在配置層面,頂配“T5智尊版”(55.18萬)比往下一檔的T5智雅版(48.48萬)貴了6.7萬元,多了電動后備廂、抬頭顯示、前排座椅側向與座墊長度電動調節、前后座椅通風、前排座椅按摩、車載電視、后排230V電源接口、車內氛圍燈、真皮包括中控臺以及Nappa真皮座椅等。總之,花6.7萬元可以說對于功能性與檔次感的提升都非常明顯,或許從日常使用意義來說未必會非常高,但在車內豪華感的營造上卻大有作用。這就好比家里裝修,如果說從T4智遠版到T5智雅版是家中電器或功能性配備的升級,那T5智雅到T5智尊的變化就好比您對材料的精挑細選了,高檔石材、木材以及雕花板的使用,最終呈現的效果自然不同。因此簡單總結一下對于沃爾沃S90的車型推薦:追求性價比的買家,首選T4智遠版;預算充足,對車內用料和配置講究的,頂配T5智尊版一定能滿足你。
■ 外觀:造型大氣、年輕
沃爾沃S90的外觀造型對我來說非常討人喜歡,它整體給人的視覺效果屬于比較寬又比較扁的類型,再加上國產后的長軸版車型所帶來的修長感,使得整車看著感覺很優雅。這點從沃爾沃S90先后獲得“2016紅點設計大獎”與“日內瓦車展年度量產車設計大獎”上就能看出它的實力。


而從細節來看,沃爾沃最新家族式的“雷神之錘”的全LED大燈讓它的前臉顯得格外有神,同時大面積的直瀑式前進氣格柵也有著很高的辨識度。與此同時,它的前進氣格柵還采用了略微內凹的設計,顯得非常別致。而且目前國產的全系S90車型的前進氣格柵都采用了大面積鍍鉻設計,的確對視覺效果有加分作用,而這在海外版車型上一般僅會出現在高配車型上,這點也是考慮到中國消費者的喜好所做的微調。



相較于車頭的設計風格,沃爾沃S90的車尾造型可以說是褒貶各異。說它好看的,主要是夸贊其在辨識度與立體雕塑感上的營造很顯功底且辨識度極高。而有爭議的點則是它的E字型尾燈的設計風格實在太過創新,與之前大約十余年沃爾沃一直使用的“鋼琴式”尾燈風格有明顯區別。而從我的角度來看,它的車尾的確不如前臉顯得有視覺沖擊力。

不過作為一款頂配車型,它在外觀細節上顯得還是比較低調的,沒有太多用于凸顯身份的配置,其實這樣做在我看來也挺好。首先是對于買中低配車型的朋友來說,不會有太多心理落差 ,畢竟中國消費者買車面子這個事情還是特別看中的。因此,T5智尊版與T5智雅版在外觀上兩車基本完全一樣,包括輪圈造型和尺寸都是。相較于中低配,除了輪圈外,僅有的區別就是前臉霧燈上方以及車側多了些許的鍍鉻飾件。如果買中低配車型的朋友想后期加裝的話,也不費事,我看汽車之家論壇中就有不少車型這么做了。想看效果可以點閱網友“isoso”的帖子,鏈接在此。
沃爾沃S90的內飾造型簡約,但對于細節的追求,特別是用料的考究上,真的可以用“藝術品”來形容也不為過。觸手可及之處均為大量的天然材質,無論手感還是視覺效果都非常出色。其中,中控臺上部、車門上部等都采用了來自蘇格拉的Bride of Weir真皮包裹,手感上層。這可謂是在同級別車型中較為罕見的,雖然寶馬5系、奔馳E級也都提供了皮革包覆的中控臺,但它倆所用材質均為仿皮,而且沃爾沃S90此處用得則是實打實的真皮。

各位網友大家好,又到沃爾沃S90長測文章更新的時間了,從提車到現在,它陪伴我們也度過了1個月左右的時間。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聊聊這車帶我們的日常駕駛感受。同時,這段期間它的輪胎不幸被扎了,而在補胎中也發現了這車另一獨特設計,在文末也會與大家分享。

在說駕駛部分之前,我們再來溫習一下國產后的沃爾沃S90提供的動力系統,全系共5款車型,裝備的都是Drive-E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搭配的都是來自愛信的8AT變速箱。這款2.0T發動機提供T4、T5兩種動力版本,其中T4車型的最大功率為190馬力,T5為254馬力。最大扭矩數字分別為300牛·米和350牛·米。從數據上說,兩者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而實際測試成績來看,T4車型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8.21秒,T5為7.38秒,1秒左右的落差也算在意料之中。

我們的這臺長測車它采用的是2.0T T5的動力,除了前面提到的254馬力和350牛·米的數據外,還具備OverBoost(超增壓)技術,可以在全油門時提供短時的額外動力。它的工作原理是當車輛探知駕駛者需要更大動力時,會將渦輪增壓器廢氣旁通閥延時開啟,讓增壓器的轉速和壓力提升,因此T5版本發動機在超增壓模式下能獲得額外的30牛·米的扭矩,其瞬間扭矩可達380牛·米。(S90 T4測試文章;T5測試文章)

沃爾沃S90開上去的第一感覺,如果要用一次詞語來形容,那就是“輕快”。這也是它討人喜歡的第一印象。具體來解釋這個“輕快”,主要可以從兩部分來說,分別是動力與轉向。先說動力,這臺2.0T T5發動機的動力254馬力數據表現很搶眼(奔馳E 300 L為245馬力;寶馬530Li為252馬力),而且油門調校也很靈敏,給人的直接感覺就是“這車動力來得非常快而且直接”。與此同時,在舒適模式下,轉向的手感非常輕盈、細膩,因此它也減輕了駕駛的負擔。綜合來說,沃爾沃S90會給人有種非常輕松、好開的第一印象。


這款2.0T發動機與8AT的變速箱在大部分時候的搭配還是比較默契的,換擋時間的把握比較恰當,而且平順性與換擋時間也都不會讓人過多的留意到它的工作狀態。日常駕駛時,它會努力將發動機轉速盡可能的控制在2000rpm以下,更多的照顧靜音與油耗表現。而當你需要急加速,而大腳踩油門時,它的降擋動作也跟得上節奏,關鍵動靜也不大。這對于沃爾沃S90這樣偏商務和行政屬性的轎車來說,一款“不刷存在感”的變速箱,絕對是最妥帖的搭配。

當然我前面說的是絕大部分時候,那在少部分時間的缺點自然也是存在的。而這個“少部分時候”我總結了一下這一個半月的經驗,都是出現在車速約15-20km/h的范圍,變速箱在1擋與2擋的切換過程會有頓挫感。

對于沃爾沃S90/V90系列的車型我也開過不少,包括之前小批量進口到中國的T6版本、V90 Cross Country以及在瑞典我也開過當地的S90車型等。相比之下中國版的S90在底盤調校風格上與歐洲版、進口版車型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它更偏重于舒適性風格,據資料顯示工程師對S90長軸距版車型進行了包括超級模擬器在內的6輪底盤調校,對減振器、彈簧、穩定桿以及不少彈性橡膠件等都進行了改進。

因此最后的感受就是懸架調校比歐洲版車型更軟、更偏重于舒適性,但與此同時,懸架的回彈很迅速,路感的保留也相對比較豐富,車與人之間也能有一定的交流。綜合來說,沃爾沃S90的這套懸架在路面狀況相對比較好的道路上行駛時,它給人的質感與舒適性那是相當不錯的。不過在行駛到破損路面時,它給后排乘客傳遞的彈跳感就會相對多一些,這與我曾經開過選裝4C主動式自適應底盤和空氣懸架的車輛還是能感覺出明顯不同的。因此如果你對后排乘坐舒適性的追求比較嚴苛的話,建議選裝空氣懸架,價格為21800元。

沃爾沃S90的隔音降噪表現如何,關于這點我在一個半用的用車時間里也做了詳細體驗。簡單來說,它的噪音控制可以分兩部分來說,首先是日常勻速行駛狀態下的整體噪音控制還是挺不錯的,雖談不上極致的寧靜,但它的表現也不會引起駕乘者的留意。不過我也發現它存在的另一個問題,主要是當你的油門踩得相對比較深,轉速超過3000rpm之后,發動機的聲音會的確是有些大了一點,這也是被不少試駕過這車的朋友在我的文章評論區以及編輯博客中提及的部分。總體來說,沃爾沃S90的噪音控制水平算是可以接受,但與同級別的奔馳E級、寶馬5系等車型相比,在給人耳朵的主觀感覺上,還有進步空間。
既然提到了發動機轉速,這里倒是順便可以說一下它的這款8AT變速箱對于擋位的選擇以及發動機轉速的控制很了得。就以日常駕駛來說,它會非常努力的將發動機轉速一直維持在2000rpm以下,而此時得益于這款T5發動機比較寬的扭矩平臺(1500-4800rpm能獲得最大扭矩350牛·米),整車的動力表現還是非常可以的。基本上來說,我用平和的心態上下班開車,整個過程中發動機轉速最高也不會超過2500rpm,這樣的做法對于油耗和噪音控制都有好處。
小插曲:補胎發現的不同
說完了整體的駕駛感受,分享一個用車過程中的插曲。某日上班路上,我剛開上中環線,胎壓警報就亮燈報警了,顯示“輪胎氣壓低,檢查輪胎,充氣后校準”。不過此時雖然胎壓報警,但由于該車采用的是間接式胎壓警報系統,并不能實時顯示四個輪胎的胎壓,而需要根據傳感器通過輪胎轉速差從而檢測具體是哪個輪胎缺氣。因此在堵車狀況下,它并不能精確的告訴我哪個輪胎沒氣,讓我有點提心吊膽。其實對于胎壓監測這個配置,我覺得還是能實時顯示數字的直接式更好用,而且這個配置如今的普及度也算比較高了,它在這方面還需再進步。





在拆下輪胎后,我們發現它裝備的還是非常時髦的帶有“靜音海綿”的輪胎。它與我們常見的普通輪胎相比,在輪胎內側多了一圈厚厚的特殊吸音海綿,這個海綿的作用就是用于分散輪胎所受到的沖擊,進而減低輪胎內部所產生的共鳴音。這種輪胎對目前來說還算是新鮮事物,除沃爾沃S90外,據了解也僅有諸如特斯拉、本田冠道等少部分車型使用類似款式的輪胎。從這點上也能看出,沃爾沃在S90的靜音問題上還真是挺花心思的。



最后則要說說帶有這種海綿的輪胎如何修補,它的操作要比補普通輪胎多一步,就是切除部分海綿,之后的過程則與普通輪胎就完全一樣了。不過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就是切除對應位置海綿的時候需要認真仔細一點,因為如果清理不干凈可能會導致補胎后有慢漏氣的情況,這就比較麻煩了。總的來說,這種它的補胎其實沒有太多技術上的難度,就是需要更多一點的時間與耐心,因此輪胎店如果收費比平時略貴一點,我覺得也是能理解的。最終,我打蘑菇丁的補胎價格為150元。
■ 長測油耗:

在過去的這段時間,我們這臺沃爾沃S90長測車已經跑了將近4000公里,加了10次油,綜合的平均油耗大約在11L/100km左右,其中如果有2次我們幾乎是純市區行駛(第6和第7次),可以看出那會兒的油耗會相對高一點在13L/100km左右。而且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段時間正好處于上海連續高溫,已經超過了一周每天車輛的表顯溫度在40℃以上,自然全程空調。在這種情況下,它此番的油耗表現,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另外這車值得表揚的一點就是它的啟停系統很聰明,當車外溫度超過30℃時,啟停會自動退出工作,讓車內的乘員在車輛等紅燈時能舒舒服服的吹空調,設計比較人性化。
● 小結:
至此,本次沃爾沃S90的長測文章更新又要和各位說再見了。下一次更新會在8月中旬與大家再見面,屆時我將主要和大家聊聊沃爾沃S90的多媒體系統以及它內飾中非常標志性的大屏幕具體使用感受與功能,感興趣的朋友敬請期待。同時,如果您對沃爾沃S90這車有什么想了解的問題或有任何使用心得想與我分析,請到我的編輯博客中留言,我等你哦。
各位網友大家好,我們又在長測文章中見面了。本次是沃爾沃S90長測文章的第三次更新,我將和大家聊聊它的多媒體系統。沃爾沃S90上裝備的這套“Sensus智能車載交互系統”給人的第一印象當屬中控臺中央那塊縱置安放的9英寸觸控大屏,它的出現極大程度的簡化了中控臺上的實體按鍵數量,顯得很有科技感。在與它2個多月的朝夕相處后,這套系統也的確讓我留下了很不錯的印象。簡單總結就是:邏輯清晰、反映速度快、操作便利。

先來說一下沃爾沃S90上這套系統的屏幕與功能,它的屏幕是一塊縱置布局的9英寸電容屏并帶有紅外感應技術,也就是說它在觸摸方式上除了可以做到和手機一樣用指腹觸摸外,就算帶著手套或者拿其它物品如:筆、手機等也都能直接操作。就使用起來的第一感覺,這塊屏幕給人留下的印象就非常不錯。要說到縱置大屏,特斯拉是始創者,而沃爾沃緊隨其后也可謂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小伙伴,從此這種布局方式可謂是開啟了一股新風潮,之后的效仿者也絡繹不絕,但在屏幕質感、操作流暢度等方面能超越這兩個品牌的,卻寥寥無幾。








這套多媒體系統操作界面上共分左中右三欄,可以進行滑動切換。其中,中間為主功能區,并且有四個矩形框將功能進行了劃分。這四個從上到下的功能分別為導航、多媒體、電話以及右側菜單中最近使用的功能。其中前三者我覺得不需要過多解釋了,簡單說一下最底下這臺方框的調用邏輯,它用于顯示你在右欄中最近操作的記錄,包括音響體驗、車輛狀態、駕駛性能,或者是CarPlay等功能。乍聽上去似乎有點復雜,但就我自己使用下來,基本2天就完全習慣了它的工作邏輯,還是挺好用的。



說完了基本操作,我們再聊一下這套系統中的導航、空調等常用的功能。先說導航,沃爾沃S90全系5款車型中,三款T5系列車型均標配有導航系統,而兩款T4車型則無此功能。據我們了解,目前4S店也可以提供導航系統的選裝,對外報價大約1萬元左右,介于當下沃爾沃S90車型實際購車基本上都能有數萬元的優惠幅度,因此導航的這筆費用很多時候會被打包在優惠方案中,至于要不要選就看你對車載導航是不是真的有剛需了,從我使用習慣來說,還是比較接受手機導航或用CarPlay實現導航功能。

介于這臺多媒體系統采用的是全觸控的操作方式,因此它的導航系統在使用便利性上就有著先天優勢,而且以最常用的目的地輸入邏輯來說也很合理,默認狀態下是直接進入名稱輸入的快捷搜索。它的中文輸入模式支持全拼、簡拼、手寫以及筆畫等多種模式,這里我們著重體驗的是它的中文手寫功能,實際使用感受非常不錯,而且識別率很高。能有這樣的表現,我覺得很大程度得歸功于它的這塊電容屏帶有紅外感應技術,無論是指甲還是指腹都能進行書寫。

當然,除了最常用的快速搜索外,它還帶有最近記錄、收藏夾、庫、興趣點以及地址等多種查找方式,這里的功能其實與大部分車載或手機導航都大同小異,我在這里就不多做贅述了。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功能就是它的沃爾沃On Call系統,這套系統在T5三款車型上為標準配置,T4 智遠版可以選裝,選配價格為6000元。有了這套功能后,最常用的當屬話務員服務,可以讓話務員遠程幫你設置導航目的地、查詢相關信息等。整體的使用感受其實與通用車系上的安吉星、豐田車系G-book等類似功能都異曲同工。

而On Call系統最好用的部分,我覺得當屬用手機App的遠程遙控功能。特別是現如今這樣的大夏天,車輛在停車場暴曬一上午后,車內溫度高到感人,輕松突破50甚至60攝氏度。這時,有了手機遠程控制功能可算是能幫上大忙了。在你出門前,用手機里的沃爾沃On Call軟件遠程啟動車輛,此時車輛的空調系統會伴隨著發動機的啟動開始工作,并且默認就是最強模式,能幫助車輛快速制冷。待你走到車邊,上車時,雖談不上涼意襲人,但至少不至于被熱浪嚇退。而且啟動發動機的時間,你也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控制,可調范圍在1分鐘-15分鐘之間,你完全可以根據你的出發時間,調整需要車輛預啟動的時間,非常人性化。當然,上述功能也適用于冬季車輛預熱。

在此之外,沃爾沃On Call的手機App還能遠程實時查看車輛位置、車況、開閉車窗、解鎖車門以及控制車輛的燈光與喇叭方便尋車等。總體來說,它在功能性上我覺得與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車企的手機App軟件都差不多,但在界面設計以及操作便利性上,表現可謂是出類拔萃。比奔馳的、通用的以及雷克薩斯的那些App軟件都更簡潔、好用!值得點贊。
■ 長測油耗:
由于最近出差任務相對繁多,因此這次更新與上次之間的用車里程并不多,期間也只加了一次油,而且全程都是在上海市區行駛,平均時速僅為19km/h,而且這段時間基本都持續高溫橙色或紅色預警,每天出門時車內表顯的室外溫度都超過35攝氏度,中午時分幾乎都能突破40攝氏度,因此油耗相對較高也在預料的范圍之內,介于這樣嚴峻的環境,14.7L/100km的實測油耗,對我來說還是能接受的。在同等用車環境下,我自家的奔馳R300的油耗已經連續1個多月在20L/100km以上了。

● 小結:
至此,今天的沃爾沃S90的第三次長測內容更新又將和大家說再會了。下一次長測文章預計會在9月上旬與各位見面。屆時我會為大家簡單回顧一下這三個月來的使用狀況,以及我對這車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和以往一樣,如果您對沃爾沃S90這車有什么想了解的問題或有任何使用心得想與我分享,請到我的編輯博客中留言,我等你哦。(文/圖 汽車之家 盛元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