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完美的動力總成 試駕榮威RX5 eMAX
發布時間:2020-01-03
在以往大部分自主品牌試駕經歷中,很少有哪個車型是用它的動力總成來吸引我的。無外乎我們關注自主品牌的幾個亮眼的地方基本都停留在哪個國外設計師又大刀闊斧的用了新的設計語言,哪個品牌又達到了L2級別的輔助駕駛,哪個車可以實現動動嘴就能操控車內所有功能。而我們似乎總會忘了車的本質,是用來開的。今天這臺搭載了PHEV系統的榮威RX5 eMAX,讓我看到了國貨之光。
在我對于汽車動力總成的開發難易程度來看,排名是這樣的:電動<內燃機<混合動力。處于汽車動力總成金字塔頂端的就是混合動力系統,因為它涉及到極其復雜的匹配標定和運算。同樣的,基于混合動力發展而來的PHEV動力總成是一樣復雜的。所以想把它做好就十分的困難,而且其實是有些費力不討好的。因為PHEV這種動力總成在國內的銷量占比和消費者認知度其實是非常低的。但這似乎并不妨礙我們今天的主角能夠獲得一顆好的“心臟”。
榮威RX5 eMAX搭載的這套PHEV系統采用的是一臺1.5T四缸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一臺電動機的組合。相比上一代的PHEV系統,新的系統最大的亮點是由原來的2速EDU變速箱升級為了10速EDU變速箱,這無疑大大提升了它的能源管理和統籌。當然,更多的速比意味著更大的挑戰,例如平順性,后面的試駕中我會給出答案。與此同時,新的PHEV系統取消了原有的ISG電機,更換為更加高效的Hair-pin繞組電機。并且在散熱系統上使用了動態油冷式熱管理系統,使得車輛散熱效果更佳,能效更高。
變速箱方面,與發動機相匹配的為一臺6AT變速箱。而經過與電機的相互匹配,可以達到10個擋位的使用效果,這其中電動機提供了四擋。該車共配有三種駕駛模式,分別為經濟、普通、運動,在此基礎上還同時擁有純電行駛的EV模式。
接下來說說跟電有關的。首先在電池方面,它搭載的是一塊由寧德時代提供的三元鋰電池組,并使用液體冷卻,電池的容量為16.6kWh。該電池符合IP67防水防塵標準以及美國UL2850安全標準。廠家還承諾新車8年或15萬公里電池衰退小于30%。
為什么說這套動力總成在我看來近乎完美,那是因為如果你就把他當做一輛汽油車來開(不充電的前提下),你跟本不知道它何時在用發動機行駛、何時電機和發動機同時出力、何時又在純電行駛,因為這套動力總成極其的安靜且平順。負責任的說,它在混動動力狀態下行駛,平順性這一方面幾乎可以追平豐田的混動系統,這是極高的評價。
整套動力總成的絕對動力值非常的出色,官方給出的百公里加速成績是7.8秒,但我實際體驗下來認為體感的加速能力要比7.8秒更快。因為在中低速階段的時候,大部分時間你需要急加速時電動機都會快速的參與動力輸出,這相比單純汽油機動力輸出會來的更快更迅猛,所以這臺車在城市路況中駕駛時動力表現是極其出色的,給人的信心感非常強。而且雖然汽油機是一臺1.5T渦輪增壓發動機,但由于電動機的參與,你絲毫感覺不到以往渦輪建壓過程中的不線性感,提速過程順滑而快速。
車輛在儀表盤和中控臺屏幕中都配有整車能量管理情況,有興趣的話你可以隨時查看車輛此時此刻的能力以及動力輸出情況。而智能的能量管理系統還會根據現階段你行駛的路況來判斷發動機何時為電池進行充電,以達到最有的燃油效率,而你需要做的,就只有踩油門就好。
雖然沒有實際測試該車的純電續航里程,但即使官方給出的70km續航打一些折扣的話我認為在城市中通勤也是足夠的了。當然,每天一充電這種使用方式還是要建立在自家配有充電設備的前提下。不過它只能使用慢充的設定反而降低了充電條件。另外經過我的實測,該車在電量低于5%純電續航低于3km時便會強制退出純電EV模式,轉而進入混合動力模式。
前文提到了2速EDU升級為10速EDU雖然能夠大幅提升能效,但如果標定匹配做得不夠到位勢必會對日常駕駛的平順性帶來負面影響。這個問題我想各位完全不同擔心,雖然它擋位眾多,但實際駕駛起來你基本不會感覺到它會在何時換擋,換擋過程我相信一般人是完全察覺不到的。而且電動機和變速箱所帶來的動力傳遞效果非常連貫,沒人任何頓挫感。
除了優秀的動力總成外,榮威RX5 eMAX的底盤舒適性也非常優秀。首先提出表揚的就是它的整車行駛質感,懸掛對于路面的小振動隔絕非常出色,底盤高級感充分,行駛質感很高。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的閥片避振器,而高級的行駛質感則主要是因為它在避振器上部的連接件中使用了聚氨酯這類材質。我特意測試了其懸掛對于各種顛簸的處理效果,最好的是路面上的細碎顛簸,另外過減速帶時懸掛也基本可以過濾掉全部的余震。不過在快速行駛時的大起伏路面(避振器的慢速壓縮回彈阻尼)方面處理的不太好,車輛會略有忽忽悠悠的情況發生。
懸掛幾何的設定對于車輛側傾的支撐還算得當,日常駕駛是轉彎盤橋都會給人以穩定的感覺。高速時的行駛穩定性比較高,但較高的重心在高速快速轉向輸入時還是會帶來一些多余的晃動。轉向手感非常的輕巧,能夠營造較為輕松的駕駛氛圍。不足是轉向的阻尼感略弱,在隨角度的阻尼力度變化邏輯上還應加強。
在外觀方面,榮威RX5 eMAX車型與此前推出的燃油版車型基本一致,除了在一些車身標識上的不同之外,二者基本上看不出差異。相比此前的RX5,RX5 MAX車型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實際尺寸都大了不少。尤其是前臉部分的視覺效果,以及跟大哥RX8使用類似的設計語言,整體看上去十分的大氣舒展。車身尺寸提升明顯,長寬高分別為4647x1891x1725mm。
車頭的中網和全LED大燈是車輛的點睛之筆。廠家還給LED大燈起了一個非常炫酷的名字,“星海戰艦全LED大燈與星海閃躍LED交互尾燈”。車頭這個大面積的鍍鉻中網廠家則稱之為“懸浮鯨翼格柵”。我們所駕駛的車型搭配了來自米其林的PS4輪胎,尺寸為235/40 ZR19。
中控臺的設計非常突出橫向拉伸這一主題,其設計語言與Marvel X有些相似,但RX5 eMAX上的設計更“現實”一些。內飾的用料非常出色,中控臺大量使用的都是軟性材質包裹,尤其是中控臺中部的包裹所采用皮革材質。
方向盤的握感舒適,支持上下以及遠近四方向調節。方向盤后部的換擋撥片實際是用來快速調節動能回收等級的,而不是用來換擋的。唯一的不足是定速巡航功能撥桿位置過于隱蔽,無法進行盲操作。
另外高配置也是這臺車的一個特點。從小的細節開始,例如四窗一鍵升降,前排夾膠隔音玻璃,電動折疊后視鏡,防炫目后視鏡等等,再到更高一級的座椅加熱、BOSE音響、座椅記憶等。當然更高階的駕駛輔助它同樣提供,包括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輔助、碰撞預警等。
而在廠家來看,RX5 eMAX車內最大的賣點則是它的多媒體系統。最新的斑馬3.0系統支持在線的娛樂以及導航等功能,還提供了在線的支付以及購物功能。當然這都是大家所了解的,還有一些更高科技的功能,例如它可以實現人臉識別從而啟動車輛,通過手機App進行全車人員的娛樂與導航互聯,通過語音和手機控制車輛的大部分電器系統。
如此之大的車身尺寸與之相對應的車內空間自然不必擔心。身高179cm的體驗者在前排以及后排都能獲得十分寬敞的頭部以及腿部空間,且后排中央的地臺幾乎沒有凸起,所以腳部空間也十分寬裕。后排乘客不僅可以獲得獨立的空調出風口,還配有兩個USB電源。唯一的不足是后排座椅的坐墊有些過于單薄,厚度有些低,導致坐下后會感知到座椅下部的硬物。
總結:這款車對于國內的某些地區來說其實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例如上海,它免去的痛苦的拍牌過程以及昂貴的牌照費用。當然,這只是它的一個優勢之一,車買回來畢竟不能只是為了好上牌而已,好開才是最重要的。而榮威RX5 eMAX的這套PHEV系統給了我很大的驚喜。除了加速暢快和較高的行駛質感外,它的系統工作安靜程度以及平順性和邏輯方面都十分令人滿意,甚至你用十分苛刻的眼光也看待它也幾乎挑不出任何毛病。而這才是一輛車最值得購買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