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便宜硬頂敞篷跑車 比保時捷還好開
發布時間:2017-08-03
2016年初,如果軟頂版本MX-5引入的消息是真的,現在我肯定已經是車主了。不過留下的遺憾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是增加了一個盼頭。
馬自達MX-5 RF的發布重新點燃了我的內心,而且硬頂的造型也打消了軟頂密封不嚴、隔溫隔音差、有安全隱患的顧慮。這豈不很完美?上海車展上我特地在展臺上體驗了一下實車,確實是看了以后挪不動腿。當時就在想,我什么時候能有機會體驗它?沒想到我的這個愿望在三個月后實現了。
此次引入國內的是馬自達MX-5 RF,并不是人們熟知的軟頂MX-5。
17寸細條輻輪轂引入后應該會得到保留,可以給想只升級輪胎的小伙伴節約不少成本。
發動機依舊是那臺熟悉的創馳藍天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雖然調教方面與國內的創馳藍天2.0L發動機一樣,但MX-5 RF的整備質量只有1167KG,動力還是足夠用的。
怎樣才算一輛車才算是好跑車哪?
好的跑車,價格還不能太貴的跑車,怎樣才算好?速度還是彎道性能?我認為都不是。要讓更多的人體會到駕駛樂趣才是一輛出色的平民跑車!
這就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駕駛寬容度。什么是駕駛寬容度?一個沒什么駕駛技巧的人,也能輕松駕駛,在賽道上也可以嘗試攻彎,犯些錯誤也不會讓人措手不及甚至發生危險。我認為這是最難得的。豐田86和斯巴魯BRZ之所以這么被追捧,主要原因就是寬容度高。
而MX-5 RF,寬容度比豐田86和斯巴魯BRZ還要高。油門開度反復變化,按理說這是駕駛后驅車的大忌,如果在超跑身上,任何一次油門角度的錯誤都可能讓你失控。但我在高低落差較大,彎道又急又窄的美禰賽道中,根本沒把精確控制油門放在心上,入彎時猛松油門,還沒到彎心就試圖開始大油門加速,MX-5 RF都能很淡定的應對。很多圈之后,才少有幾次讓后輪稍稍發出點聲音,但沒有一次讓車身變得不穩定而失去控制。
MX-5 RF有了這樣的駕駛寬容度,我們才能談它的駕駛樂趣,你不需要有多好的駕駛技術就可以很好的感受 MX-5 RF所帶來的樂趣。
至于駕駛感受,MX-5軟頂版的試駕體驗你一定看過很多,輕量化、低重心化、人體工程學等技術特點你也如數家珍了。那么車重多出100kg的RF對駕駛感受影響大嗎?應該是會適當降低急加速能力,除此之外完全感受不到車重對它的影響。我擔心的重心提高也是杞人憂天,RF版后部隆起的后頂,完全是合成樹脂,真正有重量的折疊機構被藏在駕駛者后背靠下處,對力學重心的影響微乎甚微。
明年引入國內的只有自動擋,別覺得可惜。這臺變速箱的響應非常快,降擋升擋都能做到隨“油門”所欲,特別是入彎前大力剎車,它作出連續降擋動作的時候,補油的聲音會讓你自我感覺良好。維持住了轉速,下一時刻油門漸深,車輛迅速出彎,一氣呵成。
彩蛋放在最后,這是工程師送給所有駕駛者的禮物。MX-5在啟動瞬間會自動轟一腳油,把轉速提到2000rpm,這會是喚醒駕駛欲望的一聲。明年年初,你就能拿到這個禮物了,現在開始預訂,應該還不算晚。
馬自達CX-3從2014年底的驚艷發布,到2017年4月國內展出,這中間兩年多的時間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且,你想真正買到這款車還要等到2017年年底,如果不是為了馬自達MX-5引入時拉低平均油耗,它都不會進口。這次,我們終于在馬自達的總部日本廣島試駕到了即將引入中國的馬自達CX-3。
馬自達CX-3是小型車平臺,所以內飾和同平臺的馬自達2一樣也就很好理解。設計上,它兇萌的感覺同樣在車內能體現。
這輛空間不大的小SUV能滿足誰?按理說現在國內市場不缺小型SUV,反而有點過剩了。但再看銷量,兩極分化嚴重:空間出色,技術先進的本田繽智、本田XR-V能抵其他小型SUV銷量總和。所以說,大家還是喜歡有特點的車。
首先小巧的車身讓它擁有非常靈活的車身動態響應,當然這也是輕量化的功勞。轉向靈敏,絲毫不拖沓。車尾的跟隨性也極好。這種駕駛感受完全符合一輛小型運動兩廂車的標準,而且還是其中的佼佼者。
再說準,這是很多其他車主容易忽略的部分。油門踩的幅度和駕駛者心里預期的匹配程度決定了駕駛感受的好壞。踩腳油門,車半死不活的蠕動一下,這會讓人惱火,再往下踩又突然一躥,迫不得已反而要點剎車。這就是為什么有些車開起來累的根本原因。
馬自達的SUV總是不按套路出牌,雖然不按套路出牌,但是大家都很買賬,為啥?真懂大家要什么唄。CX-5剛推出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它是日系SUV中的異類,跟CR-V、RAV4、奇駿之流格格不入,反而跟歐洲品牌的車型更類似。扎實的底盤和出色的動力響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CX-4光憑轎跑SUV設計就俘獲了一大群外貌協會的人。
這回的CX-3你可以充分體驗駕駛樂趣了,況且還是一輛坐姿高、顏值高、通過性高的車。當然,它的價格也會稍高,看你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