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跳舞的SUV 試駕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
發布時間:2017-07-26
我知道阿爾法·羅密歐的百年歷史,賽場上的輝煌戰績,在歐洲的良好口碑等等很多信息,不過之前沒什么機會接觸到阿爾法·羅密歐的車型,總是一種朦朧的認知。直到Glulia來到中國之后,我才對這個品牌有了比較具象的了解。而此次遠赴青城山是為了繼續感受阿爾法·羅密歐的造車理念,看看定位為豪華中型SUV的Stelvio是否同樣繼承了阿爾法·羅密歐的DNA。
它的競爭對手并不少,寶馬X3、奧迪Q5、梅賽德斯GLC、保時捷Macan、捷豹F-Pace。這個級別的競爭簡直是太激烈了。那么,阿爾法·羅密歐為何要主動進入如此激烈市場,或者說是憑什么實力有信心在這個級別市場中能夠撈上一筆呢?
“Stelvio”以意大利阿爾卑斯山里一處多彎的山路命名,我剛聽到這個命名方式后感覺有些奇怪,一輛SUV以山路命名感覺不太合適。不過,我想阿爾法·羅密歐似乎并不這么認為,他們希望Stelvio能夠做到像運動轎車一樣在多彎山路上為駕駛者帶來激情和樂趣。
Stelvio是意大利和瑞士接壤處的一條險峻盤山公路,最高海拔2756米,整體海拔落差將近2000米,平均坡度高達7.4%,這條公路除了海拔落差較大外,還有總計75個發卡彎,在這里你經常會看到慕名而來的車主,駕駛自己的愛車在山路奔馳,道路比較狹窄,有些地方在會車時需要一方停下車來,另一方慢慢行駛通過。
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意大利有著很多我們熟知的藝術大師。而對于汽車設計則一直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法拉利、蘭博基尼個性鮮明,阿爾法·羅密歐也是一樣。
三角形中網是阿爾法·羅密歐家族式的DNA設計元素。前臉格柵均為蜂窩狀設計,這是突出運動元素的常用手法,Stelvio上運用得恰到好處。
下格柵有一個橢圓形擋板,我一開始以為是ACC自適應巡航系統傳感器之類的裝置,研究半天發現,它只是個裝飾。總的來說,Stelvio的前臉設計像是吃胖了的Giulia。
在進口到國內的Stelvio上,并沒有看到歐洲版本配備的花瓣式輪圈,而是采用了比較低調的十輻輪圈。
我們看到了阿爾法·羅密歐在外觀上的不凡格調,它的設計目的性很強,為的是表達它強烈的運動意愿。外觀極具個性的設計風格很容易與其他車型隔離開來,這輛車無疑是那些尋求不同的人最好的選擇,而Stelvio的風格由表及里都印著自己的獨特,下面我們看看它內飾方面的設計。
內飾乍看之下有些平淡,其實用料很有誠意,簡潔而又獨特的設計充滿吸引力,給我的感覺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豪華品牌內飾方面講究的是精致,Stelvio做到了。內飾布局很容易接受,并沒有將密密麻麻的按鍵堆砌在一起。200HP和280HP在內飾上的設計如出一轍,只是在中控臺橫條裝飾上稍有不同,280HP是木紋拉絲效果,200HP是銀色拉絲效果。
我實際駕駛時也基本是這么做的。在入彎前減速并降至合適擋位,出彎后再降一擋,發動機轉速會突然升高很多,一腳油門下去之后,車會像離弦之箭一樣極速前沖。操作幾次,你會愛上這種感覺。
儀表盤使用時下比較流行的機械+電子組合式設計,兩側的圓形儀表分別是轉速和時速表,設計簡潔、利落,易于查看。中間的液晶儀表是我駕駛時看的比較多的地方,這里可以顯示車輛的駕駛狀態、以及一些功能調節等等。
中央多媒體液晶屏設計得稍微有些平直,并不是與視線垂直,雖然Glulia也是這種設計,不過坐姿比較低,所以看著還算順眼。換在Stelvio上由于坐姿比較高,在使用時會稍微覺得有些別扭。
座椅的包裹性比較一般,可以選配可充氣的運動座椅,我之前在Glulia上體驗過,包裹性表現非常棒,建議選配。
天窗遮陽簾很容易透光,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能夠明顯感覺到陽光的強烈,這點設計稍微有些不太合適。天窗分幾段可調,實際打開的面積比較小,在天窗上,我覺得阿爾法·羅密歐還需要再用點心。
內飾方面阿爾法·羅密歐展現了自己獨特的設計,啟停按鈕被設計在方向盤上,中央多媒體屏幕與內飾融為一體,內飾整體用料充足,配色簡潔,很容易讓人接受,總的來說能夠滿足車主個性化的需求,不會讓你找到其他車上的影子。
乘坐表現是日常用車很重要的指標,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在空間上的表現是否如設計一樣出色呢?
在乘坐空間上,Stelvio前排表現不錯,后排表現則有些不盡人意,我覺得Stelvio更適合那些追求運動的年輕人,一到兩個人日常代步使用最為合適,追求大空間明顯不是Stelvio所具備的條件。
儲物空間上,基本的杯架、儲物格都有,不過,并沒有為手機或者卡片設計放置的地方,所以在儲物空間上并沒有如設計上那樣有自己獨特的元素,這點到沒什么不好的地方,只是覺得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如果在這點上再用點心,我想體驗過它的人會對它更加難忘。
后備廂空間不小,完全能夠滿足日常使用。后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倒,對于一輛SUV來說這點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能放倒才是很尷尬的事情,好在Stelvio并沒有犯這樣的錯誤,并沒有一門心思的只去關注駕控表現,實用性得到保證。
后備廂擋板下面放置的是備胎和補胎工具。透過備胎輪輻能夠看到電池放置在下面,除了為前發動機艙騰出空間外,還能平衡下前后配重比,這點細節也突出了阿爾法·羅密歐對于運動型車的理解。
國內上市的Stelvio動力方面配備的是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具備雙渦管和MultiAir可變電子液壓氣門技術。分200馬力和280馬力兩個版本。沒錯,相差足有80馬力,兩款發動機的構造和排量都是相同的,高功率版發動機內部使用了一些強度更高的鍛造件來承受增加的這80馬力。
80馬力的差距在市區駕駛感受上,差別并不大,如果主要以城市和高速行駛為主的話,200馬力已經很夠用了,加速積極,換擋快速舒適。而讓我覺得200HP在動力上稍顯不足的情況是山路。出彎+上坡路況的時候初段加速會比較慢,這與在平路時的出彎表現完全判若兩車。而280HP在面對這種路況是就顯得游刃有余不少,充沛的動力在渦輪介入之后表現異常迅猛。加速能力讓人眼前一亮,停車起步的時候,會有一些延遲,一部分原因是渦輪遲滯現象,通過這么小排量的發動機爆發這么大馬力,也確實只有這個辦法。當發動機開始全速運轉后,問題隨之消失。
與動力相匹配的是來自ZF的8AT變速箱,口碑一直很好的8AT變速箱在這輛車上的表現依然沒有讓人失望,換擋平順性,速度表現都相當優異,還根據阿爾法·羅密歐的需求進行了特調。換擋撥片,放到手動模式時,你就只能靠撥片來換擋了,它會一直保持擋位,即使到了紅線,可以帶來駕駛手動擋車型的感覺。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與Glulia一樣,有三種駕駛模式可選,d、n、a分別代表的是動感(運動)、自然(普通)和高效(節能)模式。d模式下的換擋速度只需要100毫秒,n和a模式則需要350毫秒。
d模式下更快的換擋時間能夠讓動力提升得更快,換擋轉速也相對靠后。不過,由于換擋速度過快,在換擋時會有明顯的闖動和頓挫感。這點在n和a模式下是沒有的。
我覺得n模式下的動力表現就已經很運動了,除了起步加速時會感覺比d模式反應稍慢之外,中途加速搭配換擋撥片手動降擋完全能夠滿足駕駛者對于加速的需求。a模式為經濟模式,表現像其他車型的普通模式,低轉速表現相對柔和,中高速我會有種在d模式下的感覺,加速積極性一點不弱。
三種模式下的轉向力度感幾乎一樣,在d模式下方向盤響應會更快。轉向精準而又靈活,轉彎半徑也比較小,在山路駕駛時,你并不會覺得它是一輛多么長的車,車尾的跟隨性很好。方向盤旋轉180度足夠應付大部分彎道。由于轉向過于靈活,高速駕駛時需要更細膩地進行轉向,這樣會讓我不自覺地緊繃神經,感覺比較耗費精力。
發動機布局位于前軸之后,靠近車輛重心,使整車重量分配更加平均,車輛動態特性會相應提升。另外,Stelvio使用的是碳纖維傳動軸,相比傳統傳動軸重量輕不少,動力傳輸效率更高。
眾多高科技的加持,讓Stelvio的駕控表現異常優異,就像一位步伐迅捷矯健的舞者,可以隨心所欲地做出很多高難度動作,我覺得Stelvio是山路上的舞者。
Stelvio只有四驅版本,大部分時間里,基本都是后驅模式,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會將更多扭矩傳遞給前輪,理論上可以進行50:50的動力分配。介于這樣的動力分配,Stelvio日常駕駛時,除了坐姿稍高外,底盤表現、動力響應都像極了跑車。它與Glulia懸架結構相同,配備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獨立懸架。前輪完全垂直于地面,改善轉向不足、改善側向抓地力,前懸架整體感覺偏硬。后懸架偏軟,為的是提供舒適性。前后懸架均使用了大量鋁和復合材料,重量輕在反應和靈活性方面的表現就會很優異,Stelvio的實際表現也確實是這樣,在山路駕駛時你不會覺得這是一輛超過1.8噸的車,表現矯健而又輕盈。
IBS集成制動系統,在制動踏板和其他制動裝置之間沒有機械式的連接。這套制動系統集合了防抱死、電子穩定控制、拖車搖擺控制、電子制動力分配、動態轉向扭矩、防滑控制、坡道保持、電子制動器預備準備、制動溫度控制和雨水制動輔助功能。將結構簡化之后能夠輕2.2公斤。
這套線控制動系統,多數時間你不會有什么異樣的感覺,但是偶爾,制動系統的響應并不線性,有時候你踩下踏板,需要一些時間來喚醒你想要的剎車響應。總的來說,駕駛起來感覺不錯,只是需要一點點時間來適應。
我們在青城山腳下的一處河灘體驗了Stelvio的四驅表現,作為一款公路SUV,滿足輕度越野還是很有必要的,面對爛路Stelvio并沒有令人失望,在經過交叉軸路段時,輪胎剛打滑就會被鎖止,比較輕松就能通過。而由于試駕場地沒有什么更高難度的挑戰,所以這輛車的越野極限沒有機會體驗,不過能夠應付交叉軸路況一般的爛路肯定都不在話下,當然有機會探究出極限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輛車的目的是比普通的SUV更吸引人、更有趣、更享受。我覺得他們做到了,至少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樣。我需要時長盯著車速表,超速只在不知不覺間。我覺得Stelvio在豪華中型SUV中的位置和Glulia在豪華中型轎車中的位置類似。他們并不是為了撼動那些已有品牌車型的地位,而是給消費者多一個選擇,而且這個選擇很吸引人,讓人躍躍欲試想要嘗試。目前有兩種動力三種車型可選,價格在41.8萬到47.8萬之間。如果你想買一輛運動個性化的日常代步SUV,200HP精英版和200HP豪華版足夠使用,而如果你想更加純粹地體驗阿爾法·羅密歐的DNA,280HP豪華版才是你唯一選擇。底盤方面是Stelvio最值得稱贊的地方,真是一輛會跳舞的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