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定是輛“假”SUV 試2018款捷豹F-PACE
發布時間:2017-07-14
不久前,我的同事楊志輝剛測完捷豹F-PACE 3.0SC高性能版。5.57s的加速和不到36m的制動成績媲美跑車,他也給出了“穩、準、狠”的評價。可以說除了空間不算寬敞之外,3.0升的F-PACE找不出什么毛病了。相比之下,更入門的2.0T版本就跟領養的孩子一樣,不僅全系沒有四驅,發動機艙里那臺”年事已高”的福特GTDi發動機在性能上真沒啥優勢;而且作為F-PACE車主,如果天天被朋友開玩笑說開了輛“換標銳界”實在太影響B格了…
上個月捷豹終于放出了新款F-PACE,售價從52.80萬到84.80萬元。新車最大變化就是給2.0T車型換裝了自主研發的Ingenium發動機,徹底和福特撇開了關系。不僅如此,在2.0T的三款車型中除了最入門版本外,其余皆配備四輪驅動。這樣一來,2.0T的F-PACE終于熬出了頭。
從2008年脫離福特到今天快10年了,捷豹終于徹底走出了福特時代。之前同屬福特系的沃爾沃不僅比捷豹晚兩年脫離福特,更在2013年就發布了自家的Drive-E動力。與之相比來看,捷豹拖了9年才搬出Ingenium發動機,反射弧的確長了點兒。
廠家沒給出新發動機的峰值扭矩輸出區間,不過通過這張新老發動機扭矩曲線圖能看出個大概。新發動機(藍色)在1300轉即可輸出365Nm峰值扭矩,大約可維持峰值到4500轉上下,基本涵蓋了日常要用到的全部轉速范圍。傳動方面沒有改變,依然是來自ZF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換了“心臟”的F-PACE開起來很飽滿,這并不是特指動力、底盤等某一個單元,而是一種均衡的飽滿體驗。第一個給我這種感覺的就是油門。F-PACE油門踏板很沉穩,踩著和奔馳略微相似。不過說它像奔馳也不太準確,奔馳的油門是踩著和輸出都沉穩;而F-PACE是踩著沉穩但輸出很積極。油門緊繃飽滿的性格加上爆發更提前的發動機確保了足夠有力的低扭,起步過程中幾乎感受不到任何渦輪遲滯也沒有半分神經質般敏感。只要你不去蹂躪油門,F-PACE的動力輸出很友好也很充足。相信我,你絕對會喜歡它的這種性格,尤其是面對城市里走走停停的路況和多如牛毛的紅綠燈時。
大部分時候,這臺8AT變速箱升擋特別積極。如果盯著轉速表就會發現,D擋下發動機很難超過2000轉,而且換擋動作很輕柔,變速箱會刻意隱藏自己的存在,每次換擋都讓你無從查覺。如果突然地板油,變速箱也會毫不吝惜去降2-3個擋位來保證輸出,完成超車之后一切又回歸波瀾不驚。
F-PACE轉向手感略沉,這絕不是件壞事兒。尤其是現在的豪華品牌轉向越調越輕,F-PACE這種帶點兒分量但卻精準的轉向更招人喜歡。底盤表現像是“蕎麥皮枕頭”,整體硬朗但卻不是鋼板一塊,能把路面細碎顛簸柔性化解,卻不會沒收太多路面信息。彈簧行程很短,不太像常規的SUV那樣綿軟;加上避震器回彈積極且阻尼較大,壓縮過后馬上把輪胎“按”回地面。面對長匝道時能提供持續有力的側向支撐,高速緊急并線也不會讓車內人員左搖右擺。說實話,F-PACE底盤找不到什么SUV的性格,倒是更像轎車。開到這里我覺得這臺車表現太”穩”了,更像是有意制造出來一副很紳士的面孔,或者說它一直在克制著什么。
如果憑借以上的感受就將F-PACE定義為“飽滿”就顯得我太失職了,畢竟這是一輛捷豹、一輛“假的”SUV...撥到S擋試試吧,變速箱會馬上降上一擋,把轉速拉高的2500轉以上伺機待命。剛才我不是說了這輛車一直克制么?雖然新發動機在1300轉就能輸出峰值扭矩,但真正飽滿的動力要到2500轉以上才會到來。2500轉之前的F-PACE適合正常開,保證動力夠用但有所保留;突破2500轉后一切都活躍了起來,動力響應更為積極。深踩油門降擋后,即便不再給油門壓力,變速箱也會樂意保持在低檔位,為你下一次加速做好準備。
新款F-PACE依然提供正常、節能、雪地和動態四種駕駛模式。試駕過程中我反復在正常和動態兩種模式間來回切換去體驗二者差異。最明顯的是從正常模式切換到動態模式瞬間,變速箱會馬上再次降擋把轉速進一步拉高。和S擋只針對變速箱不同,動態模式會讓整個車進入雞血狀態。油門變得十分敏感,不放過右腳任何細小的動作,轉向會準確靈敏到有點兒神經質,懸架也會更為硬朗堅固。如果說F-PACE在D擋下是一杯很滿的水;S擋會飽滿到水已經高出杯口,在張力的作用還沒有溢出;而動態模式簡直就是水銀瀉地一般酣暢淋漓。這種性格和之前D擋下竭力表現出的克制感迥然不同,只不過動態模式+S擋的組合在城里開有點兒太過剩了。
對于新款2.0T的F-PACE來說,另外一項改變就是終于有了四驅。捷豹的這套四驅雖然叫AWD,但其實并不能算嚴格意義的全時四驅。通常狀態下后輪會獲得更多動力,在高速巡航時也是100%后輪驅動。遇到惡略路面時,多片離合器壓緊,前后輪可實現50:50動力分配。這套四驅系統存在的意義是提高公路性能,并非為極限越野而生。從某方面來說和寶馬X-Drive有一點點像,同樣更多依靠后輪、同樣在輪胎打滑前就能重新分配動力、同樣以反應迅速著稱;只需165毫秒,F-PACE就能從后驅轉換為50:50分配。
靜態:基本還是老樣子
作為年度改款,新F-PACE設計上沒啥變化,依然保持了老款轎跑化的理念。即便從上市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年有余,但大量源自F-TYPE跑車的設計元素傍身,讓F-PACE在今天看起來也依然有范兒。關于更多靜態內容可以參考之前的評測文章。《Macan 我就是要懟你!測捷豹F-PACE 3.0T》
那些值得吐槽的地方
我知道F-PACE就是憋著懟Macan,更知道LED大燈對于Macan來說全系都是選配,但F-PACE把這個拿來有樣學樣就不應該了。看看寶馬X4和奔馳GLC Coupe,雖然前者只有全系頂配為LED大燈,但起碼也算有;而奔馳GLC Coupe就厚道多了,全系標配了LED大燈。
另外,即便F-PACE是輛SUV化的轎跑,但好歹空間起碼是SUV表現吧?怎么就不知道把儲物空間優化一下呢?旋鈕式換擋本應該為地臺創造出更多儲物空間,但換擋旋鈕前邊的儲物格你放個5.5寸iphone試試看!?地臺兩側的儲物格本來是件提升空間利用率的好事兒,但手機放不下、錢包就更別想...難不成是用來放零錢和車鑰匙的?中央扶手箱容積能和保時捷911打平手,把手機放里面都不寬裕。
總結:
F-PACE的存在或許有點兒“怪異”,對于廠家而言已經有路虎了,在這種前提下捷豹品牌還有必要去做SUV么?F-PACE是不是只為了豐富產品線的“象征性存在”?當然不是。正是因為已經有了路虎,捷豹的工程師并不需要為了做SUV而做SUV,或者說捷豹壓根兒沒打算去設計一輛SUV。他們只需要充分發揮品牌優勢,不用去考慮SUV市場的那些“繁文縟節”,做自己就好了。
相比之下,主要對手保時捷Macan還在循規蹈矩學著去做一輛SUV,在這條路上也犧牲了太多原本的品牌優勢,可以說保時捷在做一件自己并不擅長的事情。反觀F-PACE,在它身上你幾乎找不到任何SUV應該有的元素,或者說F-PACE并不是向市場妥協的產物,它簡直就是一輛披著SUV偽裝的捷豹XE,一輛徹頭徹尾的“真”轎跑“假”SUV。
之前英國人沒琢磨明白國內市場,2.0T車型啥都沒有再加上抱著福特技術,造成F-PACE根本賣不過Macan。同樣標價50多萬,人家Macan不僅有四驅還多了自動駐車、陡坡緩降和懸架軟硬可調;而老款F-PACE只能靠著大幅度優惠勉強度日。
這回新款F-PACE換了發動機和升級四驅,使2.0T車型競爭力大幅度提升,真正能承擔起銷售主力軍的擔子。拿新老F-PACE對比就能發現,新款2.0T中配售價54.80萬,和老款入門版價格相同,那么多出來的新發動機和四驅簡直就是白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