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豐富 / 空間夠大 測試昌河M50
發布時間:2017-06-29
昌河絕對是汽車領域的老資歷,相比眾多“新生”品牌,昌河有著厚重的文化與歷史沉淀,作為軍工出身,具備制造軍用直升機品控標準的企業,造出質量過硬的汽車產品更是不在話下。本次評測的主角——昌河M50,正是昌河汽車融入北汽集團后推出的高端微面車型,該車采用MPV常見的2+2+3座椅布局,兼顧載人和載物兩大用戶需求,售價3.98萬-5.28萬元。
▲本次測試車型:昌河M50 頂配
昌河M50采用1.5L+5MT或1.4L+5MT兩種動力組合,我們此次體驗的車型為1.5L手動公務艙,即昌河M50的頂配。我個人對這款車的初印象不錯,整車的設計和工藝都并不遜于五菱宏光S、長安歐諾這些先入為主的車型。接觸之后,超出同價位車型的豐富配置,也讓人看到了昌河實實在在的誠意。
昌河M50外觀采用MPV典型的特征輪廓,多處細節處理頗具看點。另外我們此次體驗的是昌河M50頂配車型,外部配置相當可觀,同級別主流配置可謂一應俱全。另外,昌河M50屬于同類車型中比較大的,車身硬指標相比五菱宏光S有著明顯的優勢。
“實用耐臟”是這個級別車型內飾的首要訴求。昌河M50車內采用上黑下淺的配色方案,符合主題,加上多功能方向盤以及10英寸中控屏幕,整體效果看起來很有檔次。雖然整個中控臺表面都是硬材質,但紋理和拼裝工藝也還算講究。另外,中高配車型還配備有ABS+EBD,對于安全的重視值得表揚。
▲觸控屏幕反應速度不錯 操作順滑
對于這個級別車型來說,空間絕對是重點考核項目之一。昌河M50擁有2790mm的軸距,比起五菱宏光S還要長出70mm,這為它優秀的車內空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從實際體驗來看,2+2+3的座椅布局,加上柔軟的座椅填充,極大的保證了第二排乘客的舒適性。同時,第三排寬度和腿部空間也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第二排座椅收起步驟
▲第三排座椅收起步驟
本次試駕的這輛昌河M50搭載了1.5L+5MT的動力組合,1.5L發動機出自沈陽東安,這也是很多自主品牌動力核心的出處,匹配市面常見的DVVT(氣門連續可變正時)技術,最大功率為85kW,峰值扭矩144Nm,屬于同級別相同排量發動機中的主流水平。另外,M50還提供搭載鈴木動力的1.4L車型,其最大功率為73kW,峰值扭矩128Nm。
在初次接觸昌河M50后,我感覺它更偏向于好開的那種風格,駕駛的輕松感與五菱宏光S基本一致,全系標配的電子助力轉向即便在原地打輪時也是非常輕松的,開起來更是輕盈,加上很廣的前方視野,能給人很好的駕駛心情。
再者,昌河M50為了兼顧載人和載物兩大用戶需求,這款1.5L發動機的調校偏重低扭,起步即初段加速的動力反饋不錯,能夠更早的爆發動力,實際表現雖然并未超出預期,但空載行駛狀態還是有一定余量的。
昌河M50偏重低扭的調校方式,除了發動機的“早輸出”,還有變速箱的“晚加擋”,這款5MT變速箱擋位間的齒比寬泛,每個擋位都能盡可能的壓榨動力,讓尚佳的扭矩表現能維持更長時間,更晚一些進入到這類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衰減期,讓駕駛者可以更晚的加擋。
高配車型后懸架使用五連桿螺旋彈簧,這要比鋼板彈簧的后懸架更舒適,可以看出,昌河M50定位更加偏向家用,但依然是前置后驅的形式,也兼顧到載重拉貨的情況,應該說它在家用和載貨之間平衡的比較好。
作為五菱宏光S、長安歐諾強有力的挑戰者,昌河M50無論是外觀和內飾的設計、乘坐與儲物空間表現,以及日常行駛質感,均已達到了同級別的主流水平,豐富的配置也是一大亮點。其實說白了,這個價位的車型,表現都差不多,想要戰斗力提升了一個等級,就要看誰便宜誰優惠更大了,所以,高配置伴隨著低價格,這更是昌河M50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