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大眾新途銳 小幅提升卻依舊低調
發布時間:2017-03-15
舊瓶裝新酒,是用來比喻用舊的形式來表現新的內容,如果用這樣的話來形容iPhone 6S或許再合適不過。論外形,除了新增的“粉色”,6S確實和6幾乎沒差,但就性能而言確實令人興奮。但這樣的年度款新品,在汽車這個領域同樣適用嗎?是新瓶裝了舊酒還是干脆只是換個包裝而已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幾天前2016款途銳正式上市,其實就外形而言,大家很容易能夠看出這是小改款車型。而且他初次在國內亮相更是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北京國際車展,不得不說新產品的引入速度著實有些令人失望。
就外形而言,小改款的途銳更多的變化源自細節,中網橫條更加密集,下進氣格柵的形狀由原來的倒梯形變為了梯形,大燈內部的粒狀日行燈變成了帶狀,霧燈位的橫條加入了鍍鉻裝飾,尾燈燈組內部的排列也發生了變化,當然最耀眼的還要數繞車一周高亮的鍍鉻裝飾,雖然看上去更精致了,但是變化確實不大,比較保守。
R-Line版本的輪圈為20寸,其他車型因配置不同會匹配18或19英寸的輪圈,當然款式也有細微區別。
內飾的改變更是屈指可數,首屈一指的就是取消了桃木方向盤,讓整體氛圍舒適了許多,當然R-line版本還取消了桃木內飾,而且還會在頭枕處繡有專屬的logo。其他的變化也許僅是為新車增加了一枚“發動機自動啟停”按鈕,以及兩個換擋撥片,剩下能看得見的地方均與老款車型相同。
而就配置方面,這次改款全系標配了發動機啟停和自適應遠光燈,同時為了更輕松的在行李廂取放大件物品,也可以單獨調節后懸掛的高度,當然通過不同模式的調節,最大離地間距可達300毫米。
那么動力方面怎么樣呢?2016款途銳配備的依舊是那臺3.0升機械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35千瓦/5700-6500轉,峰值扭矩440牛·米/2900-4700轉,相比舊款車型分別提升了22千瓦和20牛·米,與之匹配的依舊是8速手自一體變速器。
那么這樣的動力提升對于一臺自重超過兩噸的車型有什么幫助呢?如果只是放在D擋,那么途銳開起來確實有那么一些無味,車廂內很安靜,引擎運轉順滑,變速器換擋也平順,十分斯文,發動機的轉速幾乎很少突破2000轉,普通的超車也是拖泥帶水,絲毫沒有樂趣可言,像是一個呆板的書生。
不過切換至S擋之后,這臺車重超過兩噸的途銳像是被注入了一劑腎上腺素, 3.0升機械增壓發動機會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只要你敢踩,他就會讓你體會到加速的快感,配合手動撥片,你甚至會短暫的忘記他的自重。因此也能推斷出,在D擋比較“肉”的感覺是出于經濟考慮,畢竟2016款途銳在百公里綜合油耗上降低了1升,也許這就是節能的代價。至于百公里加速時間提升的那0.1秒,也許老款途銳車主會更有發言權。
不過受限于車身高度,車輛在彎道的性能還是有所折扣,同時轉向的手感也略微有些模糊,在連續彎道的山路上心里不是那么有底。
在行駛的舒適性上,這套空氣懸掛雖然能夠提供舒適、標準和運動三種模式,但是總的說來差別并不是那么明顯,感受偏硬,即使在舒適模式下碾壓過路面的小顛簸,還是能夠帶來比較強的路感。
在越野路段的體驗中,空氣懸掛的加持讓途銳的通過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不過與硬派越野車不同,途銳的這套四驅系統主要依靠電子輔助系統,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差速鎖,所以通過一些稍有難度的路段可能并沒有問題,但是一旦車輪發生比較明顯的打滑時,通過障礙還是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綜合而言途銳還是更適合公路。
那么我們回到開篇“瓶子和酒”的問題上,途銳到底變了多少?就我個人綜合來看,途銳是一臺好車,但作為小改款車型,整體的提升并不明顯,而且加之引進國內的速度之慢,讓人覺得缺乏誠意,而且面對若干已經完成換代的豪華品牌中大型SUV,73.9-94.6萬元的售價區間也著實令人為新途銳未來的處境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