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再升級 體驗奔馳旗艦SUV新款GLS
發布時間:2017-03-28
二月二龍抬頭,這個中國自古以來就一直流傳著的習俗,已經不再是中國人獨有的概念。梅賽德斯奔馳選擇在這一天推出旗艦級SUV-GLS,想必也是希望能夠借著這個好日子討個好彩頭,也結束了旗下SUV產品更名的腳步。S級SUV的稱謂,賦予了GLS值得讓人們尊敬的領袖地位,也為這款與奔馳S級齊名的SUV增添了不少壓力。盡管同級別對手并不多,但每個對手的來頭都不小,GLS想要繼續保持在這一級別的領頭羊地位,不表現出一些質的飛躍恐怕是不行的。
△ 奔馳GL之前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大都停留在穩重、古板、老氣這樣的概念上。而GLS的推出,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為其摘下這些標簽,奔馳全新的家族化基因,讓GLS在原有基礎上增添更多精致、豪華的元素,同時也讓這款旗艦級SUV能夠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會被已經有過重大蛻變的競爭對手拉開距離。
△ 梅賽德斯-奔馳GL
△ 奔馳GLS上市價格公布后,其實我自己感覺還是很合理的,相比原來的售價,GLS的價格上浮被控制在了6萬元之內,低配車型的價格還控制在百萬出頭的水平。結合GLS自身的提升,以及競爭對手的售價,這款旗艦級SUV的性價比并不低。
△ 全新前大燈總成是你第一眼看到GLS能夠發現最明顯的變化之處,配備了LED光源的前大燈總成,已經成為奔馳品牌的時尚標簽。
△ GLS的中網設計也在GL的基礎上做出了一些改進,在迎合家族化蛻變的同時,也讓GLS在時尚度方面有不錯的表現。
△ 可加熱智能風擋玻璃清洗系統,能夠在低溫環境下對玻璃清洗液進行加熱,從而更輕易的祛除冰雪。多點噴射設計,對清潔度的提升也提供了很大幫助。
△ GLS的側面設計并未出現什么過大的變化,除了每款車型的輪轂樣式不同外,中間區域基本無變化。
△ GLS側面雖沒有什么華麗的線條,但肌肉感十足的風格,卻已經在不經意間成為一種經典,時刻表現著它隱藏于內的野性一面。
△ 很多人喜歡超跑流線動感的造型設計,也有人喜歡轎車短前懸短后懸營造出來的延展感,而專屬于全尺寸SUV的三車窗設計,以及四平八穩的車尾線條,也一定捕獲了不少對它有喜好的消費者。
△ GLS的尾燈外形并沒有出現改變,只不過改變了內部結構樣式,既算是換了一種心情,也與前大燈有所呼應。
△ 雖然只是一次改款,奔馳的硬貨沒有全部到場,但我們仍舊能夠從GLS的內飾設計上感受到新鮮感。而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因為設計師根據消費者的訴求,對使用體驗和人機交互都給出了滿意的答復。
△ 梅賽德斯-奔馳GL
△ 通過對一部分GL車主的車輛用途數據進行匯總分類,讓我們清晰的掌握了這款旗艦級SUV的主要用途有哪些。GLS所帶來的革新的改變,也都符合這些用車特征。
△ 三幅式方向盤要比之前的四幅式設計更能表現動感,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沉悶的局面,方向盤面料新增的Nappa皮革和木紋面板搭配在一起,不僅在視覺上呈現出更出色的豪華感,使用起來也頗具質感。
△ 很多人說GLS中控臺控制區的改變,就是把之前鑲嵌在中控臺內部的顯示屏拿出來了,這個形容倒也沒什么錯,不過為了迎合整體的設計理念,細節上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這塊8英寸顯示屏裝備在GLS身上,也與它本就龐大的車身成比例。
△ 新增的帶觸摸板的全新COMAND NTG 5,則將內飾的逼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簡約便捷的控制方式,讓駕駛者人機交互的體驗更從容。
△ 配置不同的GLS車型,可以通過這套系統控制的功能也有所不同,360°攝像頭功能,即便是最低配車型也可以進行選裝。
△ GLS配備的全新儀表并沒有達到S級那種出神入化的水平,相比老款車型在界面和中央電子屏上有所改進。
△ 駕駛者通過儀表盤中屏,可以更直觀生動的查看所需信息。
△ 增強版的碰撞預防功能、注意力輔助系統、盲點輔助以及車道保持系統,為GLS提供了更周全的安全保障。
△ 為了增強專屬感,GLS在內飾配色、面板選擇以及座椅皮質選擇上,給出了多種組合方案,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定制符合自己口味的內裝搭配。
△ 全系標配空氣懸掛,同樣是讓消費者感受到誠意的地方,操作形式與老款相同,只是提升過程用時較長。
△ 當你選擇超級越野模式時,空氣懸掛可以將車輛最多升高90mm,使GLS的離地間隙達到306mm。而在高速駕駛狀態下,空氣懸掛也可以自動將車身高度下降15mm,從而讓車輛獲得更好的穩定性,以及更低的空氣阻力。
△ 6種不同的駕駛模式,可以讓駕駛者在不同的路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模式,可以說,GLS在公路和越野方面可以始終保持高度平衡,這或許也會成為它在與對手競爭中的關鍵因素。
△ GLS的第二排座椅在整體結構上做出了一些調整,老款車型相對復雜的折疊步驟已不復存在,改良后的設計更能體現出人性化和便利性。
△ 為了能夠讓第三排座椅使用者可以更從容的上下車,GLS配備了全新的EASY-ENTRY功能,只需輕按按鍵,第二排座椅會自動完成放倒靠背、向前掀起的全部過程,只不過歸位需要手動操作。
△ GLS共在車內設計了三處可電動控制第三排座椅的按鍵,分別位于第二排座椅兩側的車身上,以及后備箱右側,這個設計將第三排座椅的控制建議度推向了極致。
△ GLS的行李箱空間表現也同樣出色,滿員狀態行李箱空間為295升,放倒第三排座椅時為680升,放倒第二排座椅時,最大的儲物容積達到了2300升之多。
△ 除了AMG版本外,GLS動力總成的最大改變,莫過于全新的9AT變速箱,當別的廠家還在炫耀8AT的時候,奔馳已經默默的用實際行動將標準再次提升。這套奔馳自主研發的9G-TRONIC變速器的最大齒比為9.15,可承受1000Nm的最大扭矩。
△ 所有的一切還是要回歸到問題的始源,GLS與競爭對手相比,到底優勢如何?2015年GL級銷量達到萬臺級別,領先對手幾個梯隊。不過對手經過改款換代后的實力也不容小覷,LX570的越野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售價的下調也讓人們看到了它的誠意。而攬勝作為相當熱銷的土豪座駕,市場表現也十分強勢。其實三款車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既相互構成威脅,卻又相對獨立的存在于自己的世界里。LX570是越野愛好者的不二之選,攬勝帶動銷量的也只是加長版車型而已,與GLS和LX570的標軸身份并不相同。GLS的受眾則是那些看中品牌以及其均衡表現的商務人士。
總結:G代表著向G級越野車致敬,L代表著豪華,S則代表著GLS與奔馳S級的對位身份。很遺憾沒能體驗全新9AT變速箱對整車各方面帶來的處所表現,不過就GLS上市定價后的現狀來看,它仍舊是這個級別炙手可熱的關鍵先生,百萬級全尺寸SUV的購買人群相對固定,屈指可數的幾款產品也都有著屬于自己的特性。奔馳品牌的影響力和品牌魅力,依舊是GLS保持或提升銷量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