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榮威eRX5設計 聊聊產品背后那些事
發布時間:2017-03-02
鳳凰汽車·新車“人們往往在乎外表,卻忽視了事物的本質”,這句話放在汽車圈里再合適不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我們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去觀察汽車的外觀、動力參數、結構等,卻經常忽視或者忘記思考一下,這些設計的本質出發點。用常人的眼光看,前者已經非常專業,而在設計師眼中,真正重要的是從0到1,從無到有的過程。幾乎后期反映的所有問題都是源自設計之初的考量。
所以對于我來說,非常有幸聽聽上汽集團乘用車設計總監邵景峰,聊聊榮威eRX5產品背后的那些設計圈的事兒。上汽榮威RX5由上汽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首款互聯網SUV,一經推出就收到了各方的好評。從今年4月北京車展首發亮相,到7月6日上市引爆市場,10月份銷量破2萬。已經可以說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暢銷車。而作為榮威RX5的插電混動版本,加上了新能源屬性后的榮威eRX5,又將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
Q1:eRX5想要打造成一款什么樣的車?
A1:榮威的新能源車型從e50到上海地區熱賣的E550,然后到中大型混動e950已經做了很多的鋪墊,eRX5是一款全新的插電混動SUV車型。也是為國內消費者所考量的應運而生的產物。我們考慮的要素有4點。1、省油 插電混動SUV必須要有良好的節油性,對環境是友好型的。2、新能源牌照 在限牌的地區新能源牌照是解決家庭購車需求的另一種手段 eRX5是為了滿足拍不到牌照的家庭的出行需求。3、倍兒有面 國內新能源車有很多車型沒有重視這一點,有面兒是一個購車痛點,也是一個讓消費者買單的必要條件。4、續航還要夠 選擇插電新能源就是可以用純電來行駛一段歷程,增加純汽油車續航的問題。這不僅是混動節油性的功勞,也是插電的優勢。
Q2:電動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
A1 :電動車其實起源非常早,在1881年就有了第一輛電動三輪車,早于卡爾本茨的第一輛維多利亞號內燃機車。
1884年量產的電動車就投入了使用。
1899年生產的一部電動車,最高時速已經可以達到105.3km/h。
1900年生產了第一輛四輪驅動的電動車。
可以說電動車發展的歷史和速度遠高于汽油車。
1997年豐田普銳斯開創了混合動力的量產車先河。
2010年日產也推出了自己的純電動車型Leaf。
由于石油能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迫使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歸納總結第一代新能源車特點:1、小型代步車;2、可愛擬物化;3、去格柵化。符合當時大眾對待新能源車的認知方式,新能源車在當時還無法撼動汽油車的地位。
當到了第二代新能源車的時候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第二代新能源車特點:新能源作為傳統的動力配備基于母品牌打造 比如GOLF GTE 1、強調加速;2、動感風格;3、回歸主流審美。此時從外表上已經無法輕而易舉的區分新能源車和傳統燃油車。在以新能源混動、純電動的結構方式不斷侵蝕燃油車的市場,未來可能幾乎絕大多數的車都將成為更為環保高效的新能源車。
Q3:在這樣的設計趨勢下其它公司如何設計?榮威eRX5又如何?
A3:像Tesla這樣的互聯網公司造汽車,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Tesla的車型跟傳統的汽油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取消了進氣格柵,其實它的進氣格柵是做到了下方。這也跟Tesla的目標人群的定位不同,Tesla瞄準了很多精英階層 是有巨大消費能力的人,所以它可以很任性的不記成本開發一款加速快續航長,外形炫酷的電動車。而eRX5面向的是普通家庭的理性選擇,有些是因為限牌問題,給買不到牌子的家庭多一種選擇。再者審美取向的不同,Tesla前臉采用非常小的進氣格柵,在model3上甚至沒有進去格柵,這個不符合大家的審美慣性,給人很奇怪的感覺。eRX5采用了比RX5更夸張的進氣格柵是更討好國人對于前臉的審美,同時標識出與汽油版的與眾不同。
總結:從全世界范圍來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未知可能的機遇,幾乎所有的廠商都把精力傾注在上面。而在國內卻長期存在著一股歪風邪氣,數據造假、騙補成為了這個市場的毒瘤。我們不缺的是人才和實力,缺的是一款可以打動人心,踏踏實實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雖然已經有不少廠商進行了嘗試,也上市了很多插電混動SUV車型,但是依然缺失產品核心競爭力。在聽完設計師講述產品背后的那些設計邏輯后,感悟到自主品牌才是最懂得中國消費者所需所想的汽車品牌。這也讓大家對榮威eRX5上市后的表現有了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