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奔馳全新GLC 300 找回我的溫柔鄉
發布時間:2017-03-02
鳳凰汽車·搶先試駕 有的人選擇窮盡一生,都是在尋找一個溫暖的地方、一種安心的感覺。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能給你溫暖和安心的車是不太難找的,你要做的只是開上一臺奔馳全新GLC SUV,體會一番動與靜的取舍,就會發現那虛無縹緲的溫柔鄉原來就在身邊。
奔馳家族的SUV產品多少都會帶出些靈魂級越野車G-Class的味道,比如2010年發布的GLK。盡管基于上一代C級轎車平臺的后者只是在造型上繼承了精神領袖的光環,而它的繼任者--全新GLC SUV則朝著奔馳C級的方向又多走了幾步。
外觀變得更加柔美是意料之中的。有GLA、GLE等已經變“圓潤”的SUV新車型做鋪墊,GLC摒棄了GLK那種硬朗簡約的作風也沒什么懸念了。只是把這幾款SUV擺在一起看總覺得奔馳也開始在玩俄羅斯套娃了,不過想想也沒什么不好的--比起貴得多的GLE SUV,GLC SUV只是尺寸小了一圈,論時尚感論氣質真是一點都不輸陣。
按照奔馳的說法,GLC SUV在設計上更多體現了與C級車相通的元素。比如這臺中型豪華SUV的車頂弧線、肩部線條確實能找到C級旅行車的影子,而更深層次的含義是它還得提供類似C級轎車一樣靈敏精準的操控感和奔馳轎車一貫安穩愜意的行駛品質。基于曾經駕駛GLK的印象,我對這個承諾還有些懷疑。
真的行嗎?試試看吧!
3.0L V6發動機退役了,全新GLC SUV配備的是有3個功率版本的2.0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根據功率級別對應的是GLC 200(184馬力)、GLC 260(211馬力)和GLC 300(245馬力)。我試駕的是GLC 300 4MATIC豪華型,動力指標全面秒殺老舊的3.0L V6發動機,但是少兩個氣缸帶來的一些問題如何彌補呢?奔馳對此的回應是全球首款適用于縱置發動機的9速自動變速器。
雖然2.0T發動機的聲線比不上V6的醇厚,但輕輕在油門踏板上施加壓力的瞬間,那種恒定平穩充滿信心的提速過程還是讓人倍感欣慰。轉速表很輕快的攀升,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就偷偷回落到比怠速略高的位置,這臺9AT變速器換擋不僅平穩順滑,而且換擋時機的把握極為聰明,幫助高功率2.0T發動機以更平和方式的展示它那強橫的370牛頓·米峰值扭矩。
9AT的換擋表現大幅度超越了7AT,而2.0T發動機除了聲線不太飽滿,在動力表現、上手難度、燃油經濟性方面對于大多數消費者更加友好。高功率版2.0T發動機低轉速扭矩充沛,在車速快要達到110km/h的時候就可以掛上最高檔,此時轉速表指針才比怠速高一點點,運轉狀態輕松愉快,而且油耗也比老去的3.0L V6發動機收斂多了。
GLC SUV的風阻系數只有0.32,是這一級別SUV里最低的。實現高速巡航省油的同時,車廂里也更安靜。低速行駛時輕松順手的方向盤助力會隨著速度升高而變得越來越重,同時方向盤的轉向比也會根據車速進行調整,真正做到低速順手高速安穩。
隨速可變電子助力轉向比奔馳以前使用的電子液壓助力手感更精準了,但車身對方向盤動作的反應速度、駕駛員與路面的信息溝通依然維持了奔馳車點到為止的作風。GLC SUV的操控感受和奔馳C級車驚人的一致,它不像寶馬X3那么敏感直接,又比奧迪Q5的轉向系統多出幾分真實感,談不上誰家的方案更好,這就像是寫進基因序列的遺傳密碼,誰都不會,也不想變成別人。
胎壁很薄的20英寸倍耐力防爆輪胎天生并不擅長吸收震動和沖擊,但GLC SUV的乘坐舒適度卻值得給一個巨大的贊。尤其是比起它的前任GLK,他倆外形風格的差距有多大,乘坐舒適度的差距就有多大。
并不是說GLC SUV變成了一臺懸掛軟趴趴沒操控的車,其實它的底盤還是挺硬朗扎實的。它采用全新設計的前后懸掛結構,加大前后輪距和軸距,最終GLK那種生硬的感覺不見了。GLC SUV碾過減速帶等硬棱突起物的表現能讓我想起設置運動模式+的奔馳S級AMG,軟中帶硬柔中帶剛,這種空氣彈簧才有的平步青云的火候,GLC SUV只用了一套普通可調減震器就達到了前者至少8成功力。很神奇,不是嗎?
由于減震舒適性出于意料的好,當同車小伙伴接管方向盤的時候,我很樂意到后排上小憩一會兒。反正在GLK上我是不樂意這樣做的。而GLC SUV除了行走機構的調教更加舒適,新車的乘坐環境也大為改觀。
酷似奔馳C級車,豪華氛圍甩對手們幾條街都不用說了。后排乘客更關心,也更實惠的變化是新車軸距比GLK增加了118mm,第二排乘客腿部空間實際增加了57mm,行李廂表現也在同級車里領先,總之隨著個頭的增長,GLC的車內空間沒有短板了。
針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國產的GLC SUV還有兩項專項配置,是外國人花錢也買不到的。一個是全車配備了4個舒適型頭枕,另一個是后排220V和5V USB電源插口,都是好東西!
像飛機公務艙一樣兩側帶支撐的舒適型頭枕對于坐車睡覺人士是必備良品,在這個級別里GLC是獨一份。不夠完美地方的是后排坐墊長度較短,長時間乘坐很容易覺得累,這對身高170cm以下的人不成問題,但長腿人士應該選擇前排尤其是駕駛座,因為舒適性和承托能力都無可挑剔。
奔馳在設計GLC的時候充分聽取了中國GLK車主的意見,配置方面各種迎合我們的喜好,標準配置就很樂觀:LED高性能大燈、電動折疊后視鏡、ARTICO皮革包裹儀表臺、一鍵式啟動、梅賽德斯-奔馳智能互聯、全景天窗、外部鍍鉻組件、自動雨刷、前排電動座椅都是全系標配。
選裝配置也不貴,柏林之聲音響+車廂氛圍燈打包只要8000元,確實挺劃算的,不過柏林之聲揚聲器單元的鋁制鏤空裝飾蓋手感不佳,與其在奔馳S級邁巴赫上那套價值10萬元開外的HighEnd 3D音響相比,指尖隱隱的不適感說明了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GLC和GLK已經完成交接手續,我想一定會有人懷念風格硬朗的GLK,但GLC SUV是那種我心中認為“奔馳車就該這樣”的奔馳車,同時它也是奔馳最擅長打造的那類車。單一的硬朗不應該是奔馳品牌SUV性格的全部,GLC還有舒適、安心和奢華,這些是很容易直擊心底的體驗,試過便欲罷不能。畢竟只要是有私欲的人,就無法拒絕這種無盡的溫柔,就會貪戀這種貼心的溫暖。
最后說一句,雖然有GLK車主跟我抱怨GLC SUV著實比較“娘”,但是開下柏油公路發現它真是一點都不含糊。事實證明所謂的硬漢主要看實力,并不需要以拋頭露面的方式供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