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的都是關鍵點 新款凱美瑞鞏固優勢地位
發布時間:2021-03-15
凱美瑞換新款了。按廠家說法是中期改款,但第一眼看上去可能看不太出來變化。如果拿一些自主品牌來比較,這次凱美瑞最多算個新的年款。
但實際情況卻相反。相比其他廠家外觀大改,內里不變的做法,凱美瑞反其道而行。在最實用的地方做了較大的改變。造型嘛,一直不都挺成功的,沒必要冒風險大改。
外觀小變化
首先新款仍然提供普通版和運動套件版。變化主要在進氣格柵,普通版相比老款將一些線條做了整合,更簡潔一點,也更向家族新造型靠攏,大氣。
和普通版相反,運動版前臉線條更多,格柵面積更大,更加銳利張揚。老款我是不太喜歡運動版的,覺得有點不夠味。新款就很順眼了,有原廠改裝范。
側面能看到輪圈有了新造型,一共有三種。輪胎規格則保持不變,入門版205/65 R16,中配215/55 R17,高配和運動版235/45 R18。
車尾變化很小,都在尾燈上,線條有不同,沒必要細說,對選車無關緊要。
不過雙擎版的后排氣管是單出,另一邊下杠預留了空位,但用塑料板擋住了,真的難看。運動版的四出造型就好看得多。
車里的變化比較多,一個很明顯,另一個需要開起來才知道。
最明顯的是原來嵌在中控上的顯示屏移到了上面,變成了懸浮屏。尺寸也從9英寸增加到了10.1英寸。終于跟上了目前中控屏的主流布置風格。
更高的位置既有利于操作,看屏幕也不用低頭,很實用的變化。不過按鍵也變成了觸控,好不好用,見仁見智吧。
車機系統也變成了騰訊開發的新版本,支持諸如語音控制、微信、G-Security遠程控制等功能。前3年免流量費。安卓系統手機還支持Carlife手機映射,不過蘋果的Carplay仍然缺席。
出風口移到了屏幕下方位置,空調控制按鍵沒有變化,還是物理式的。
儀表盤變化也大,老款兩邊的機械圓盤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12.3英寸的全液晶屏幕,顯示信息非常豐富,還能切換顏色主題,樣式也好看。凱美瑞這回與年輕化真正接軌了。
內飾有四個顏色:黑、棕、淺灰、紅色。其中紅色是運動版專屬,并且座椅增加植絨區域,增加摩擦力。
車內裝飾面板也有新裝飾花紋,車內氛圍立馬不一樣了。
最后是看不到的變化,TSS智行安全系統升級到了2.0。在全速域可實現跟車,車速低于30km/h,支持停車后繼續跟車啟動。而且可以根據車道線自動循跡了。
另外,增加了白天識別車輛、自行車,夜間識別行人功能。在緊急狀況下車輛能自行轉向避讓。還有路口自動剎車預警等新功能。
實際體驗感受很好,巡航開啟下能始終居中,絲毫沒有左右晃動感。算法也不錯,在有前車突然并入情況下,車輛不會一刀切式急剎,而是根據前車狀況而定,跟真人駕駛很接近。
另外,在短時間車道線不清楚或者丟失狀態下,車輛可以根據兩側相鄰車輛行駛軌跡,自動循跡駕駛,非常智能。
開起來一如既往地舒服
動力總成部分保持不變,入門版是2.0L自吸發動機+CVT,最大功率131kW;2.5L自吸發動機+8AT變速箱,最大功率154kW;最高是2.5L和電機的混動系統,系統總功率160kw。
改款前,2.5L和2.5雙擎就占銷量的53%左右,這次新車增加一款雙擎領先版,把混動車的門檻拉低到了21.98萬。必然是想要繼續提升雙擎的比例。
從實際來看,駕駛體驗也的確好。首先低速下有電機幫助,響應非常快且直接。在發動機介入后動力的切換是完全體驗不出來的。
運動模式下油門踏板會靈敏許多,不過完全不暴力,喜歡駕駛感受的人可以長期用運動擋。
那是種非常好的駕駛體驗。
中級車另一個重要標準是舒適。凱美瑞前排用了雙層隔音玻璃,加上其他減振措施,讓行駛中車內成員能得到一個相對靜謐的空間。
可能是電動狀態下靜音太好,在發動機啟動時,會有明顯的聲音傳到車內,略微影響使用體驗。
試駕一天,里程超過100公里,基本都在山路上用運動檔駕駛,還有長時間怠速停車。最終油耗鎖定在6.2L/100km,這就是混動的魅力。
有人覺得豪華品牌中級車下探,自主品牌向上,給了凱美瑞這樣的合資中級車很大的壓力。這的確是事實,但以此就看低合資中級車就太不明智了,尤其是凱美瑞這樣的級別擔當。
在我看來,凱美瑞入門版相比自主中級車,或者合資緊湊車,工藝品質上的優勢很明顯,駕駛感受上更是多年造車經驗所得,不是一朝一夕能相提并論的。
而豪華中級車,價格其實并不低,即便是入門車也要30萬左右,還是配置低到不能看的版本,這樣只圖個面子活受罪。不如來個中高配版本,座椅通風、抬頭顯示、后排控制系統、遮陽簾這樣的跨級別裝備一應俱全。
過幾年賣二手車,價格依然堅挺。08年的寶馬3系和08年的凱美瑞,新車落地3系比凱美瑞貴了十幾萬,12年過去,凱美瑞在二手車市場反而比3系貴了2.5萬。這筆賬怎么算,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