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大眾很江淮 試駕江淮大眾思皓E20X
發布時間:2019-11-25
江淮大眾是德國大眾品牌在中國的第三個整車合資品牌,也是大眾集團在中國的第一個新能源汽車合資項目。從2017年年末拿到執照的第一天,首款車的定型并快速量產就成了重中之重。
不過短時間內重新開發一款新車對于任何一家企業都非易事也非合理,對于大眾這樣單車型立項研發落地保守都要七八年的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基于江淮現有的新能源的成熟車型進而升級改造才是更加合理的選擇,于是iEV7S就成了最合適的藍本,在經過大眾短時間的改造調校之后正式推出,被命名為思皓E20X。那么作為一部中德混血,它身上的“德味兒”和“中國風”都占據幾成的分量?
外觀小結:脫胎于江淮iEV7S成熟的設計,而又必須要有大眾的設計語言,在江淮大眾的早期產品需要盡早上馬期間,“借殼上市”是個比較機智的選擇。雖有西雅特設計師的點撥,但眼前的E20X確實沒幾分大眾車的影子,而更像是iEV7S的換代產品。
內飾小結:內飾同樣像是iEV7S的進化版本,基于其本就不錯的座艙設計,思皓E20X在小細節方面都增加了大眾的想法。其實江淮和大眾座艙設計本來就走的都同是成熟穩重路線,因此即便融合也不會覺得不夠搭配,不過這樣的升級更像是刻意為之的改變。
空間小結:既是脫胎于iEV7S,空間方面也與之幾乎沒有幾分區別,前后座椅乘坐舒服空間得體可圈可點,駕駛位人機工程不夠合理也應該適當修正;后備廂提供備胎厚道合理、后門儲物格窄小也令人不明就里。總體來看,思皓E20X整體空間表現中規中矩,倆字:能用。
但這都不是重點,哪怕單參數來看它與江淮iEV7S沒啥區別,我也跟很期待它經手大眾之后會有特別的調校,比如操控的變化、底盤高級感的提升,通俗來說就是,它究竟有沒有“德味兒”。
總結:作為一部未懸掛大眾標志,僅在尾部注明江淮大眾廠牌的車,思皓E20X也有著不同于大眾車系的駕駛質感,而是百分百的江淮味道,一圈體驗下來,我倒覺得它更像是iEV7S的換殼版。
或許在試駕之初預先卸下頭腦中幻想的大眾光環、用對待這個級別車型平均分數來衡量它會更公平一些。不過話說回來,南大眾北大眾中大眾都是大眾,擺在江淮面前的大眾想變成你想象中的大眾,這還真的需要多給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