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看特斯拉Model X?奧迪首款純電動SUV價格實惠且更實用!
發布時間:2019-11-20
作為奧迪旗下的首款純電動SUV,e-tron自亮相以來從不缺乏關注度,或許是大多數消費者對于造車新勢力企業的產品還有所質疑,所以把希望都投向了這些傳統大廠,畢竟百年造車經驗不是頭腦一熱就能行,對于奔馳EQC是如此,奧迪e-tron更是如此,69.28-82.86萬元的售價區間向全世界宣告著它的到來,呃...它好像比奔馳EQC要貴不少,不過對于我的吸引力明顯更大。
造車沒有那么簡單,并不是早些年在互聯網的浪潮中撈得一桶金,頭腦一熱就說干就能干的事。為啥消費者對于這些老牌主機廠出產的電動車更有好感,原因無外乎質量更可靠,續航更實在。首先說結論,這是一臺非常全面的電動車型。
奧迪e-tron采用了前后雙電機的驅動形式,兩臺異步電機分別位于前后軸,鋰離子電池組則放置在底盤的中部,這樣的布局放在現在來說已經是很常見了,一是能有效的降低車身的重心,二是能優化車身內部的空間結構,有效的減少對于后備箱空間的占據,且更容易實現兩驅和四驅的切換,且平鋪底盤的電池系統和前后雙電機的組合更好的實現了前后配重比,有助于提升整車操控性。
432個鋰離子電芯,95度電, 奧迪e-tron整個電池系統的重量為685kg,動力電池組被扁平放置在車輛前后軸之間的地板和后排座椅的下方,大家都知道由于SUV的車身比較高以至于重心也比較高,奧迪e-tron這樣的電池布局在降低車輛重心的同時也有利于前后載荷的分配,以至于重量分布達到了前后51∶49,能夠比較好的提高行駛的穩定性和操控性。
我的同事已經對奧迪e-tron的公路行駛表現做了很詳細的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的傳送門進行了解,這就不再贅述了,本篇文章更多的是來談談它在封閉場地當中一些測試項目的實際體驗。
奧迪e-tron基本上和可以達到燃油車3.0T的動力水平,還是加了48V輕混以后的狀態,如果要這么說的話當然避免不了和自家大哥奧迪Q8來比較一番,比較幸運的是筆者兩臺都試駕過,奧迪Q8在拉高速的時候動力持續感十分不錯,且混動系統介入感微乎其微;奧迪e-tron沒有傳統燃油車加速升擋以及轉速重新攀升的過程,動力持續輸出性更好,且后備儲蓄動力十分深厚。
奧迪e-tron的轉向手感不算輕,但力度分布卻很均勻,無論是回正阻尼還是隨速增益的力矩的變化范圍都十分線性,且隨著方向盤的轉動,車身的重心轉移也干凈利落,回正以后沒有多余的晃動。
得益于電池中置的設計,布置在底盤中部的電池組很好的穩固了車輛的重心,在一些繞樁項目當中,并不能讓奧迪e-tron有著很明顯的車身姿態的變化,且整車的尋跡型非常好,操控十分靈活。
少了傳統機械直接的硬性連接,電動四驅的反應速度會更快,當一側車輪稍微有打滑跡象的時候,車輛會立刻將動力分配給另外有附著力的車輪,從而實現快速脫困,當系統檢測到駕駛情況以及電動機輸出的扭矩只需要約30毫秒左右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奧迪e-tron主要使用其后部電動機,以便取得最高的效率。出于效率原因,驅動力的分配一般偏重后軸,如果駕駛員需要電動機提供更高動力時,電動四驅系統會根據需要將扭矩再分配給前軸。
總結:就像奧迪的工程師所說,“奧迪e-tron首先是一輛奧迪車,其次是一輛SUV,最后它才是e-tron,一輛電動車”,奧迪成功的把在內燃機時代的品牌DNA移植到了電氣化的時代上,無論是駕駛體驗還是配置水平都無可挑剔,隨著德系豪華品牌純電車型的相繼發布,特斯拉在國內電動豪車市場的紅利也將逐步減少,或者說這個時代也即將宣告結束,而真正屬于BBA品牌之間的電氣化大戰,可能就在不久就會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