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表兄弟 比買朗逸更劃算 江淮這款新轎跑終于來了
發布時間:2019-11-13
在筆者的印象當中,江淮汽車給人的感覺十分低調,更像是一個埋頭干活,不懂得宣傳包裝自己的老實人,這或許和它往先深耕商用車領域有著很大的關系,對于一些城市運輸司機來說,江淮旗下產品諸如瑞風M3等車型還是有著不錯的認知度。但對于乘用車而言,江淮似乎找不準感覺,尤其對于10萬元級別的家轎,這個國內消費者購車的主要區間,一直都沒有一款足夠能打的產品來面對消費者。隨著江淮汽車與大眾正式簽署了合資合同,如今,江淮大眾共線生產的首款轎車-嘉悅A5正式來到了我們身邊,8.48-11.58萬元的預售價標志著它正式殺入了10級別家轎這個細分市場,同深耕這個市場多年的老牌選手展開了競爭,有著大眾背書的它能夠凸顯出差異化優勢嗎?下面來看看。
背靠大樹好乘涼用來形容目前國內車市上的諸多品牌可以說是非常貼切了,國內消費者認品牌以及跟風買車的習慣被各大車企研究的十分透徹,幾大合資品牌無不混的風生水起,自從和大眾合作以后,江淮汽車在品牌知名度上有了不小的提升,和大眾合資的第一款純電動車思皓E20X也已經正式上市銷售。當然了,作為江淮大眾共線生產的首款轎車,嘉悅A5的關注度自然要更高一些,還沒上市就被許多人用來和熱門車型大眾朗逸以及CC來做對比,從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來網友們對大眾出品,高概率爆款“傳言”的確信,回到現實,車究竟怎么樣?還是要拿實力來說話。
我的同事已經對江淮嘉悅A5的靜態以及底盤做了非常詳細的解析,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下方傳送門進行了解。
筆者今天進行試駕的車型為江淮嘉悅A5 1.5T+CVT的頂配版,即預售價格為11.58萬元的夢想型,由于新車暫未上市(預計于11月20日正式上市),在某些細節上面,不能代表量產車型的最終表現。
用經過市場檢驗過的設計,迎合主流消費者才是正確的做法,90%和10%之間的取舍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消費者買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外觀,好不好看和開出去有沒有面子有很大的關系,嘉悅A5對于江淮來說更多的是穩重求進,以及能夠打破人們的固有認知,用已經得到市場檢驗的設計來獲得消費者的關注,畢竟走差異化風格路線的風險太大,就像領克01剛推出時,消費者的接受度也不高。
大既是美,在國內消費者的固有認知當中,車只要空間大就能包容大部分的缺點,車長超過四米七,軸距超過兩米七,嘉悅A5的車身尺寸放在同級別車型來說,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排頭兵,且掀背的設計相比起傳統車型更拓展了后備箱的實用性,雖然后備箱的容積不一定增加,但是后備箱的開口更大,大件物品容易放置,也容易拿取,可以看得出來,嘉悅A5確實是一件適合年輕消費者的產品,在這個價位區間內你想要的全部都給你。
凡事都有利有弊,掀背設計的車身雖然好看,但也會帶來一些問題,首先就是隔音方面,由于后備箱和乘員艙直接連通,掀背式后備箱在隔音的處理上要比一般的三廂轎車更難,非常容易產生共振噪音,然后就是車身的密封性導致對風噪的隔絕能力減弱。說實話,在這個價位區間,你沒有理由要求嘉悅A5有多么優秀的隔音降噪能力,畢竟成本擺在那里,不過嘉悅A5整體的NVH性能對于同價位車型來說還是很有競爭力,整個試駕過程當中,當車速超過120km/h乃至于達到130km/h(切勿模仿)的時候,我們車上前后排同行人員之間的交流還是順暢的,不用刻意挺高音量來確保對方聽得清楚。
對于一臺家用車來說,最重要的訴求就是好開,畢竟這類車型最根本的用途就是日常代步,極短的適應時間甚至不需要適應,就能快速上手。無論是轉向,加速,剎車都應該讓駕駛員感到舒適,我認為嘉悅A5正是這樣一臺能夠快速上手且開著舒服的車。
總結:不談售價來論產品力都是沒有意義的,從嘉悅A5身上確實能夠感受到江淮汽車為了改變大多數消費者的固有認知所做出的努力,就像上面筆者所說的一樣,性價比才是嘉悅A5最大的亮點,合資品質、全系1.5T四缸發動機、車身尺寸同級別最大,這些無不滿足了國內消費者花小錢辦大事的執念,對于自主品牌在轎車領域始終無法翻身的現狀,嘉悅A5能否成為這一線希望,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