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特斯拉Model 3最緊張的車型就是這臺奔馳,EQC值得等待嗎?
發布時間:2019-10-25
早在今年6月,筆者有幸參加了奔馳EQ科技日活動,現場除展示奔馳在電動出行領域多元化探索的戰略藍圖外,最吸睛的則是奔馳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EQC,但當時只可遠觀。說實話,豪華品牌的新能源車型,現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物,畢竟永恒的對手,寶馬、奧迪在此前就已推出相應車型,也就是說奔馳是來的最晚的那個。而按常理來說,來得晚應該是最好的。至于是否如此呢?今天,筆者很幸運再一次與它相遇,并且有機會進行深度體驗,為此,我們就一同來看看它有何實力。
作為奔馳首款純電動車型,選擇SUV自然沒錯,這也是絕大多數廠家一致的做法,畢竟國內消費者過于鐘愛SUV車型。而在EQC外觀方面,雖說基于概念車型打造,但與GLC車型還是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在我們拍車時,大多數路人即便看到車側“EQC”的貼紙以及車牌上醒目的“EQC SUV”字符,還是會上前問道,“這是最新款GLC嗎”,由此可見它們的相似度。
關于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體驗請點擊下方視頻
家族化內飾放在EQC上挑不出毛病,用料做工也符合其調性。在其中也可以看到它的創新之處,空調出風口形狀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為了體現出EQC新能源車型的特性,車內還采用了大量環保材料。至于科技配置,馬上2020年了,這對于任何一款豪華品牌車型來說,都如同例行公事一般。至于這套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它的體驗相比于國產車來說,最多只能算作中學生水平,反觀其它豪華品牌也是大差不差。而在空間表現方面,EQC后排著實有些捉襟見肘,并且后排座椅靠背角度也無法調節,至于舒適性到底如何,想必您也能有個大概的了解了。
通過上面幾張圖片,您對于EQC的動力系統和充電時間也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在此就不再重復了,總結來說就是,動力強,充電時間短。接下來就說說駕駛感受如何。
730N·m的峰值扭矩,堪比超跑,但你完全不比擔心EQC難以“馴服”,只要將腳下力度控制好,它就是一頭野性被禁錮的猛獸。日常駕駛,舒適或節能模式即可,輕踩動力踏板即可完成市區內包括超車一系列動作,動力輸出表現非常線性。但凡腳下稍有用力的話,它兇猛的一面便馬上被喚醒,系統自動切換至四驅模式,前后電機同時發力,推背感尤為強烈,但同時電量也會在車內乘客的驚呼下掉1-2%,所以為了乘客舒適性以及續航里程,溫柔駕駛它才是最好的做法。
運動模式下,EQC經不住你腳下大力度的挑逗,稍加用力它便會猛地向前“竄”。而這種模式適用于什么時候呢?對于電動車的運動模式,完全可以理解為爽一時的模式,畢竟要考慮到車輛的續航問題。至于高速路段是否需要切換至此,答案自然是不需要。EQC在舒適性模式也可輕松突破法定車速,即便它自重超過2噸,也不會顯得很笨重。
讓駕駛者倍感舒適的除了座椅還有動能回收系統的調校,擁有三擋調節,市區道路駕駛,車內沒乘客的話,可以嘗試使用最大回饋擋位,但長時間駕駛也會感到不適,堵車時建議調節至正常,因為極易暈車。而在高速工況行駛時,它的優勢會給人極大的好感,可以將拖拽感做到忽略不計,車少路寬情況下甚至可以做到單一踏板控制車速。
在駕駛輔助方面,EQC具備當前奔馳最先進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智能領航系統功能最為實用,可在暢通的道路上保持設定車速,根據前方車輛位置保證兩車距離,直至車輛停止,并且在30秒內自動跟隨前車再次起步。
最后再來說下消費最為關心的續航里程問題,試駕返程路線全程144km,期間包括省道、高速以及城市擁堵路段,出發前車輛顯示剩余里程為255km,到達目的地后剩余里程為87km,足以說明EQC并未虛標里程,并且消耗的里程與行駛公里數相差不大。
說實在的,奔馳EQC相比于奧迪e-tro差距或許并不是很大,但相比于特斯拉在續航里程方面有一定差距,但勝在豪華程度上,與國產品牌比亞迪相比的話,首先是續航里程,其次,智能化方面的表現更是有很大差距……再來說說EQC自身,奔馳品牌效應加持,想大賣并不難;而產品力方面,外觀、內飾、動力總成均沒得挑,只是在后排舒適性上以及智能化方面還有待提升。最后就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售價問題,相信奔馳EQC并不會太低,保守估計補貼后售價45萬元起,至于究竟如何,還請您持續關注網上車市接下來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