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耐還是噱頭?體驗長城自動駕駛系統
發布時間:2019-10-12
早在2009年,長城汽車就已經開始了自動駕駛的研發之路,短短十年的時間,搭載L4級別自動駕駛的車型也已經來到了我們面前??赡苡行┤藭X得這項技術略顯遙遠和超前,也有些人會問這項技術真的靠譜嗎?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親身體驗一番,看看長城汽車自主研發的這套自動駕駛系統究竟都有什么能耐。
在體驗之前,我們先來聊聊什么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的等級如何劃分、什么是L2級自動駕駛。現階段的自動駕駛可分為L0-L5共6個級別,字母“L”是Level的縮寫。從L1級別開始,一直到L5,其實就是智能系統對行駛車輛控制權的逐步遞增,駕駛員會越來越輕松,直至解放雙手、雙腳和大腦。
我們今天所體驗到的L4級別自動駕駛,是指在限定的道路及環境中,車輛可完全不需人為干預,自行完成駕駛。不過重點是:這個限定條件不光對車有要求,對道路條件同樣也有要求,這也是為什么今天只能在封閉場地當中進行體驗的原因。
智能硬件方面,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一眼望去全是攝像頭。據我人工計算,全車的攝像頭有將近15個之多。除了全景影像的4個攝像頭之外,有的用來識別交通信號燈,也有的負責識別移動的物體,這些攝像頭各司其職,都是為了車內人員的安全服務。
而除了最基礎的單目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之外,車頂上還安裝了兩個負責掃描周圍環境的激光雷達,掃描結果將以3D地圖的方式呈現,讓計算機去進行判斷和計算。
在封閉道路當中,主辦方共設置了5個體驗項目,依次為帶遮擋的直角彎、連續彎路、狹窄的龍門架、帶交通信號燈的路口,以及前方故障停車,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些復雜多變路況。
首先我們體驗的是“帶遮擋的直角彎”這個項目,模擬了在實際道路中過彎、側面有遮蔽物的情況,主要考驗了車輛對前方未知路段的預判和通過能力。
在沒有路面標線的“連續彎路”上,搭載L4級自動駕駛系統的車輛能夠識別到兩側的樁桶,并沿著正常的駕駛軌跡勻速行駛,能夠感覺到這套系統與車輛的協同程度很高。
有不少路段為了避免貨車通過,在路口放置水泥墩子,不少手生的駕駛員都在這種地方迎來了駕駛生涯當中的第一次剮蹭,“龍門架”這個項目就是模擬了類似情況。在通過龍門架之前,車輛并沒有刻意的減速,因為整套系統已經提前對這個障礙進行了計算,以保證順利通過。
由于車輛和交通信號燈是用WIFI連接的,所以系統對交通信號燈的識別十分準確,隨著5G時代的到來,車輛和交通信號燈之間的互聯速度將會變得更快。那如果斷網了怎么辦?不用怕,這套系統也可以通過攝像頭來自主識別交通信號燈。
前方碰到故障車、旁邊還是實線怎么辦?一個字,等。對于搭載自動駕駛的車輛來說,只要不是人為干預,它將嚴格遵守交通法規,雖然在不少人眼里會覺得這么做比較固執,但它畢竟是由程序組成的機器,不違法是系統的底線。
如果換一種路況,前面還是那個故障車、兩邊的車道線變成虛線,這時候系統會感知到可以超車,同時打轉向燈并線,超車動作一氣呵成,宛如一個“老司機”。
隨著5G時代的到來,長城汽車也在部署著5G遠程無人駕駛技術,這也許能夠成為5G時代一個比較大的契機,將5G車聯網技術與自動駕駛技術充分結合,利用5G低延時的特點,研發出5G遠程無人駕駛應用,這種應用可以服務于各個領域。
由于5G有著低延時和大帶寬的優勢,人和車在20km以外的距離、車輛行駛速度30km/h,此時的延時約為5毫秒,如果說從駕駛艙發出指令,車輛的前近距離僅有幾厘米,與實際駕駛幾乎相同。
所以5G時代的到來的確會讓生活變得不一樣,更快的連接速度會讓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成為可能,更多的產業都會因5G而受益,而汽車產業只是其中之一。
經過今天短暫的體驗,我們可以看到長城汽車在自動駕駛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從技術層面來看,這套自動駕駛系統足夠成熟,智能化程度也很高,能夠真正讓人解放雙手。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自動駕駛技術也勢必會變得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