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錯就改好同志 賽道/越野體驗華晨寶馬X2
發布時間:2019-09-26
在9月初開幕的成都車展上華晨寶馬發布了國產X2,這也是華晨寶馬推出的第七款國產化產品。而今天有幸在天津武清V1賽車場對國產X2的賽道和越野表現做了簡單體驗,至于為什么標題會用知錯就改,先賣個關子。
定位及競爭對手
國產X2定位為緊湊級轎跑式SUV,也延續了X4、X6的個性化基因。國產X2同樣也是基于UKL平臺打造而來,與X1共同出生于寶馬鐵西工廠。目前國產X2還未上市,我個人預測售價或將在23.68萬-35.98萬元之間。競爭對手方面,自然就是奔馳GLA、奧迪Q2L以及雷克薩斯UX。
造型差異
國產X2跟進口版X2造型的差異,對不起,沒有。除了在車尾增加了“華晨寶馬”的標識 ,其余的設計與進口車型高度一致。也是考慮到太大差異化,難免會刺激到某些車主幼小的心靈。(PS:最后這句是我自己加的)
此前我們已經做過進口X2的詳細體驗,對于外觀和內飾及空間表現您可以點擊鏈接跳轉>> GLA應該感到壓力 試駕寶馬X2全能轎跑車<<
動態體驗:
按照分組的不同,我們先進行的越野體驗,也就從越野開始說起了。與其說越野,我覺得這塊場地的強度呢更類似于模擬我們偶爾郊游時會碰到的一些非鋪裝路面的情況。比如交叉抽、連續坡道、涉水路面等等。
國產X2同樣配備1.5T三缸和2.0T四款兩款動力總成,發動機在結構和技術方面已經進行升級,并進一步輕量化打造。傳動方面,除四驅車型配備8AT以外,其余車型均配備7速雙離合變速器。越野參數方面,其接近角為15.1°,離去角為24.1°,離地間隙與X1相同177mm。
作為一位UKL前驅平臺車型的車主,當看到X2的造型以及寶馬品牌花式運動化Slogan的時候我還是挺擔心的。因為在經過了國產2系旅行和國產X1之后,其實UKL平臺暴露了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還同樣出現在X2上,這種失落感莫過于一個好學生走向了偏科。
以2系旅行為例,懸掛、座椅的硬就像劉燁曾經主演的系列電影《硬漢》里老三這個人物的性格,傻硬傻硬的。我想寶馬或許是因為推出UKL平臺,又被全球的Bimmer調侃,帶著這種壓力以及自身對于運動化的造詣和追求,促使在UKL平臺下誕生的第一款車也一味的追求運動。而帶來的影響就是,犧牲了一部分后排乘客的舒適性。
好在這個問題,國產X2改了。雖然同樣還是UKL平臺,但底盤工程師團隊針對此前暴露的問題做了進一步優化。一是將懸掛的位置向輪心靠近,且后懸掛的傾斜角度更貼近于垂直角度,從而提升避震的工作效率,進一步弱化振動的傳遞。二是后輪正外傾角增大,隨著下壓力的增加,輪胎附著面積隨之增大,保證了后輪抓地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彎道中后輪抓地力和車尾穩定性。
在碎石路面上的表現來看,X2的后懸掛很明顯變得更柔和了,不規則小坑洼出現也不至于讓后排乘員搖頭扭屁股。在跟底盤工程師溝通時我們也談到了這個問題,當年的寶馬車型都是我有什么你就買什么,而如今是你想要什么我收納反饋意見適當改進。從UKL平臺第一款車型到如今的國產X2,懸掛的調校是可以明確感知到對于舒適性方面做出的努力。“知錯就改好同志”。
方向盤的握感依舊很舒服,算是偏粗的,握感很飽滿。轉向力度也有明顯變化,X2的轉向阻尼力度減小。這其實對于日常用車來說,駕駛氛圍會更輕松一些,即便是小姑娘長時間駕駛也不會覺得胳膊酸。但并沒有損失太多指向性,指哪打哪的感覺還在。
今天駕駛的所有車型都是四驅版,過交叉軸對于xDrive四驅系統來說so easy。當系統檢測到某一個車輪打滑時,會定向對這個車輪做出類似點剎的動作,并將動力輸向另一側,以提升脫困能力。
涉水能力方面,官方沒有給出具體的涉水深度參數,但簡單來說就是別沒過進氣格柵就好。平時壓壓小水坑找找樂就好,可別真開著來北京“看海”。
這張照片特別像得了感冒流鼻涕的感覺,最近北方季節交替,天干物燥細菌滋生。建議各位多補充維生素C,大橙子奇異果什么的多吃沒壞處。
扯遠了,回到賽道體驗國產X2的性能部分。經過技術升級的B38和B48系列發動機相比于老款共有五大項,一是換裝高壓燃油噴射系統,從原來的200bar提升至350bar,更強的霧化效果能夠更充分的與空氣結合。二是全新的集成缸蓋和熱管理模塊,在冷啟動時,冷卻液僅在水泵內循環,在暖機時僅在缸蓋內循環,能夠更快的讓發動機熱起來達到目標工作溫度。且根據工況和溫度實時調節缸體和缸蓋的冷卻液量。(因為賽道體驗時間非常局促,無動態拍攝時間,所以動態用官圖替代)
三和四都是在結構方面進行優化,減少內部結構,從而實現低摩擦、低振動的效果。五是將發動機上非關鍵性螺栓換位全鋁材質,且優化曲軸平衡塊的設計實現輕量化。其中,B38發動機減重1100g,B48發動機減重1043g。
掛入S擋,駛入賽道。在S擋的狀態下,這臺X2起步和初段加速還挺燥。畢竟是2.0T+8AT的組合,帶動X2自然不是問題。在加上四驅系統的加持,起步提速相當輕快。但是在出彎地板油的狀態下,動力的響應速度就會存在一小段遲滯現象,而且在大直到全油門加速時,所帶來的推背感也不算太驚喜。
采埃孚的8AT也進行了優化升級, S擋的換擋沖擊感減弱了。駕馭者只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路和腳下,王者選手依然可以通過換擋撥片開始你的表演。
X2的車身重心偏低,所以即便是懸掛向舒適化妥協,但在彎道中依然擁有不錯的支撐性。開過國產X1的應該會對它松散的底盤感到失望,這次國產X2吸取了此前的“教訓”,沒有再在尺寸上做文章,而是扎扎實實的還原進口X2的底盤質感。
總結:
價格沒公布,其實對于定位、競品啊這些就有點像跟公園里大爺聊國際政治的感覺。時局一時一變,唯有金錢永恒。同樣,在X2、GLA和Q2L這個級別中會有絕對的擁躉么,我覺得非常少。畢竟對于這種偏個性化的車型而言,價格還是主導。想買GLC預算不夠,買A又覺得空間太小,那看看GLA去吧。但X2的情況其實跟GLA和Q2L又不太一樣,因為X1放X3身邊都不顯小,而且預算少、空間是硬性需求的話,X1是必然之選。所以官方并沒有為X2做目標人群畫像,只是我腦海中@了一切唱、跳、RAP、籃球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