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能延續燃油版的傳奇 朗逸純電開起來怎么樣?
發布時間:2019-08-15
自推動新四化以來,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迎來了飛速的發展期,從2015年的13.7萬輛到2018年的70.8萬輛,無不表現出這一市場所蘊含的潛力。即便是在整體車市行情不理想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純電動汽車依舊售出了45.1萬輛。
作為“國民神車”的大眾品牌也不甘寂寞,推出了品牌首款純電車型——朗逸純電,新車采用了37.2kWh的電池組,NEDC的綜合續航里程僅為278km,與同級別車型相比并不占有優勢,那么這臺純電車型實際的駕駛表現如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
278km續航更符合消費者使用習慣
從公布的數據來看,朗逸純電的續航里程在如今這個動輒500-600km的時代中不占優勢,至于為什么只有278km的續航,首先是因為朗逸純電的電池包并不是一整塊都加持在底盤部分,而是以土字形進行排列布局,保障了車內的乘坐和儲物空間。
朗逸純電電池包
同時上汽大眾還根據調研發現,絕大部分一線城市的電車消費者工作日的通勤距離基本都保持在30km左右,而周末則會相應多一些,所以朗逸純電的續航里程雖然少,但是能足夠保證日常夠用。
朗逸純電的駕駛感覺確實還不錯,一上手你就能夠感覺到這就是大眾一貫的駕駛風格,扎實且穩定。三種駕駛模式的配備滿足了各種情況下的需求,其中的標準模式基本等同于同類車型中的運動模式,各方面的表現都會呈現出更為激進的狀態,開起來也更會暢快;而經濟+模式我個人感覺太過于極端,完全只是在車輛續航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才有使用的價值,日常并不推薦常駐這個模式。
細節之處小改動,具有純電特色
朗逸純電與燃油版車型一樣都是出自大眾旗下的MQB平臺,因此整體的造型設計方面變化并不大,基本遵循了大眾家族全新的設計理念,并對其進行了新能源化的改動處理。
總結:續航里程對于消費者來說永遠是一個過不去的坎,車企能夠緩解這一現象的手段主要還是通過在增大電池包容量以及縮短充電時間,以此來平衡電動車和燃油車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當然朗逸純電沒有一味在這兩個方面去迎合,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日常的駕駛感受方面,使之具備有很明顯的大眾特色,這也能看做是它的賣點所在,同時278km的NEDC綜合續航里程也代表了朗逸純電會更偏向于城市使用,如果將其作為一種全新的代步出行方式來說可能會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