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SUV是偽命題嗎?試駕長安福特銳界ST 2.7T
發布時間:2019-07-26
從嘉年華到銳界,福特的車型總能提供給人們超過同級的駕駛樂趣。并且福特旗下的高性能版車型,如野馬 謝爾比GT500、福克斯ST、RS等車型也都讓車迷對它們的性能津津樂道。這固然是福特的優勢,也是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但今天這款銳界ST的出現讓我心中產生了許多疑惑。把一款以家用為主的7座SUV打造成性能版,有這個必要嗎?它到底是不是個偽命題?
既然定位于性能SUV,福特在考慮銳界ST的動力總成就不得不慎重了。經過多番平衡,他們選擇沿用以往銳界頂配車型中的2.7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37kW/5500rpm,最大扭矩500N·m/2500-4500rpm。考慮到性能車的定位,銳界ST在扭矩上相比普通版車型增加了25N·m,但功率卻下降了5kW,這應該是考慮到國六排放的結果。與此同時,變速箱也換成了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性能SUV到底是不是偽命題?這個問題放在普通道路試駕,可能還會讓我有些含糊。但試駕放在賽道中,這個問題就變得相當簡單了,因為賽道對于任何一款標榜運動的車型都是一塊兒絕佳的試金石。
三伏天的北京平均溫度都在40°左右,在其他老師體驗完之后,剎車多少有些熱衰減。所以在我接手的第一圈,我先慢著開。一方面給車輛散散熱,另一方面也想體驗下銳界ST在正常行駛時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
全新的8AT變速箱在保留了以往6AT變速箱的平順外,在換擋邏輯和降擋速度上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得益于較高的基礎排量和充沛的動力,讓這臺變速箱不用像那些小排量發動機在日常行駛時需要保持一定的轉速。所以與2.7T發動機配合的8AT變速箱在日常行駛時會早早的把擋位升上去,并且換擋動作也極為輕微。
熱身結束,正式開始進入賽道“廝殺”環節。既然銳界ST的后綴是ST,那么在點火啟動車輛時,還是讓我有些期待的。很抱歉,在啟動點火的瞬間雙邊雙出的排氣幾乎沒有任何動靜,沒有我想象中的“怒吼”。
關閉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同時踩住剎車和油門踏板,銳界ST的最高滑動轉速徘徊在3000rpm左右。松開剎車踏板,后輪受到強大的扭矩沖擊,直接尖叫著空轉沖出去。令人遺憾的是,此時此刻尾部依舊沒有傳出讓我腎上腺素飆升的排氣聲浪,只有音響模擬了一些讓車內乘員自嗨的聲音。
很難想象在一臺SUV上能有如此利索的重心轉移,幾乎沒有延遲的轉移過程,駕駛員甚至只靠臀部輕微的滑移就能做出正確判斷。超過兩噸的整備質量和碩大的體型或許讓它在彎道中看起來有些笨重,但這一切都是假象。只有親自開著它上賽道后,才能明白銳界ST隱藏在背后的靈活身形。
新款銳界的外觀沒有出現在普通版車型上,反而首先出現在ST版車型中。正因為新的設計出現,新款銳界看著更加精致了,就像一個糙老爺們兒開始捯飭自己了。我們試駕的這臺ST版本在精致之余還有不少能展現高性能的標志,如黑色的蜂窩中網格柵、全黑化的21寸輪轂以及堪稱點睛之筆的紅色剎車卡鉗。
車身側面的輪廓與現款車型基本保持了一致,至少從視覺上看不出什么變化。由于新款銳界ST還沒有上市,所以車身尺寸數據還無法獲悉。
不仔細比較,尾部的大體設計也沒有變。能看出明顯變化的就是新款造型的尾燈了,從我個人角度出發,我還是覺得現款的尾燈設計更好看。
進入車內,幾乎所有人都會被中控中央那塊兒巨大的豎屏所吸引。它也正是新款銳界內飾中為數不多的變化。除此之外,新款銳界依舊延續了現款內飾的簡潔風格,沒有多余的設計,一切都是以實用簡約為導向。
不過身為性能版車型,銳界ST還是在內飾中加入了一些運動化元素,例如副駕駛中控臺下方實用了一些碳纖維材質和兩種材料拼接的運動座椅。雖然現在沒有公布配置表,從我短暫的接觸也能看到不少頂配車型獨有的一些配置。
總結:以銳界ST為代表的性能SUV是不是偽命題?我認為不是。如果單純的從駕駛樂趣方面說,它固然比不了像福克斯ST、RS那種車型,那也不是它存在的意義,我相信喜歡下賽道的朋友也不會選擇一臺SUV。所以銳界ST這種性能SUV存在的意義是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平日依舊以家用為主,偶爾撒個野也能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