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逸憑啥賣那么好?第14代軒逸給你答案
發布時間:2019-06-29
請問:2018年賣得最好的乘用車是什么?如果你猜大眾朗逸?哈弗H6?那么恭喜你……答錯了。
東風日產軒逸2018年累計銷售46.76萬輛,在國內競爭最激烈的緊湊型轎車市場,憑借去年底的優惠發力,以輕微優勢超越大眾朗逸,拿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而且截止2019年4月,軒逸在華累計銷量已突破300萬……
如今這位“家轎王”迎來了自己的第14代革新,新產品有哪些升級、又有哪些遺憾、還能否持續之前的銷量水平?不如跟我的體驗一起了解一下。
在正式聊第14代軒逸之前,想先和大家探討下軒逸到底是靠什么俘獲那么多中國家庭用戶的?
為此我走訪了兩家東風日產4S店,去和賣車的銷售顧問、保養的車主了解之后,基本可以概況為:
1是省油,日常用車成本低,養輛車不會有太大經濟負擔;
2是空間大、坐沙發,買轎車還不是為了多追求舒適性;
3是皮實耐用,三大件靠得住、省心,別三天兩頭出毛病;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優惠(優惠3萬起步難以抵抗),畢竟這個級別產品競爭過于激烈,產品力相差不太多的情況下,可能誰性價比更高,誰就贏了。
不知如果你買一輛家用轎車最關注的又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也會繼續看看第14代軒逸在上述這些方面又是怎樣的表現。
第13代軒逸
第14代軒逸
作為換代車型,整車經過重新設計,和上一代軒逸有很大的不同。采用了日產最新的設計語言,也有很多當下流行的設計元素,看起來更新潮、也有運動范兒。但設計這東西本來就是主觀審美的事兒,還是放幾張圖片大家感受一下。
可能從圖中并不能明顯感受出第14代軒逸在尺寸上的變化,看數據的話會發現整體變化都不小。簡單來說就是更長(車長+10mm、軸距+12mm)、更寬(寬度+55mm)、更矮(高度-56mm)。
尤其是站在車后面看時,視覺效果看起來也會更寬。在高度方面,包括豐田卡羅拉在內的競品也都在降低,除了能營造更動感的設計效果,也利于更好的駕駛操控性。但對于空間會有什么影響嗎?我們后面會找位小姐姐來體驗下。
坐進車內,全新內飾設計也一改以前的面貌,雙色設計且皮質包裹的中控臺、各種雙縫線針腳、座椅的菱形點綴……整體營造的氛圍確實不錯,不比天籟差多少。
按鍵及旋鈕的做工和質感不錯,也易于上手操作。三個空調出風口的設計很討人喜歡,我個人非常愛用這樣的空調出風口。不僅可以很隨意自由地調節出風角度(比如避免開車時吹胳膊),而且旋轉中間的小旋鈕也可以控制空調開閉。
作為軒逸暢銷的優勢亮點,我們先來感受下新車的乘坐空間。上圖的小姐姐身高170cm,前排調好適合她駕駛的前后位置,坐到后排,腿部足夠一掌以上的距離,頭部能有一個拳頭的空間。
和同級產品去比腿部空間的話,大家都不會有什么問題,何況第14代軒逸又經過了加長。反而大家的座墊是否夠長、是否靠“偷”座墊的長度來制造寬敞的腿部空間,以及車內的橫向寬度是否夠寬,這些更值得關注,因為會直接影響乘坐的舒適性和三人乘車的狀態。
其實無論是從我的乘坐感受,還是從上圖小姐姐的乘坐狀態來看,座墊足夠長,對大腿的承托并沒有問題,畢竟日產一貫的“沙發座”已經得到了不少用戶的認可。
這次的座椅官方宣稱采用航天零重力理念的人體工學座椅,有NASA認證的護脊座椅結構。柔軟的座椅貼合支撐不錯,而且頭枕也比較軟,不過兩側的頭枕沒法調節高度。
還有個不錯的點是,所有的車門只要胳膊搭上去能接觸到的,都有軟皮質包裹,觸感舒適,也能給人一些高級感。
而寬度方面也是這次主打的一個優勢點,更能輕松乘坐三個人。中間座椅腳下有大概一個手機高度的凸起,這肯定不如平整的放腳方便。但凸起的平臺也不是很寬,岔開腿乘坐問題也沒那么大。
整體來講,第14代軒逸在空間和座椅乘坐舒適性上的表現仍然不錯,如果大家去看車的話可以重點感受一下座椅。
日常高頻用到的儲物空間方面,擋桿前是個比較大的儲物平臺,手機橫著放、豎著放都沒問題,而且有USB口隨時充電。即使停車擋桿在P擋時,拿取手機也不礙手。
擋桿右側是兩個比較大的杯架,拿取水瓶比杯架在后面的要順手,哪怕不放水,放錢包鑰匙等雜物也方便,人機工程學設計做得不錯。而說到鑰匙,擋桿后面還有個專門可以放鑰匙的小儲物槽。
有這樣的布置主要依賴于出自CMF超模平臺的結構優勢,把車本身加寬,車內的橫向更寬敞。還有就是把機械手剎變成了腳剎,也釋放了不少空間。但話說,如果這里能布置電子手剎其實更好。
中央扶手箱和同級對手來說并不算小,比上一代軒逸也更大,里面還有個USB充電口。順便說下后排是沒有USB口的,可以從這里引線給后排乘客充電。和上面說的電子手剎一樣,能有還是更好的。
最左空調出風口下方的區域,并沒有出現小儲物槽,從家用車的實用角度來說,有些不應該,因為放行駛證之類的還是挺方便的。
后備廂大小560L,對于一般日常家用都差不多少,畢竟不是每天都裝得滿滿的。蓋板掀起來是個非全尺寸備胎,應個急還行。
不過有個遺憾時,后排座椅和之前一樣還是不能向前放倒,如果哪天需要拉個長條東西就懸了。
廠方工程師給我解釋是說,什么功能有什么沒有,其實就是平衡取舍的事兒,他們做過調研顯示,用戶對于座椅到底能不能放倒的在意度并沒有那么高,所以不如投入到其他需求更高的配置上。其實也有道理,這么大的銷量在這兒,對買與不買似乎沒有很大影響吧。
關于后備廂的開啟,即使在車解鎖狀態,直接扣尾門的開關也是打不開后備廂的,必須拿著鑰匙在后備廂旁邊才行。或者也可以從車內按一下按鍵,尾門就直接打開了。這主要出于安全考慮,避免被惡意開啟發生偷盜,考慮挺周全。
配置方面,除了LED自動大燈、帶有智能互聯系統的8英寸中央大屏、自動空調、真皮人體工學座椅、胎壓監測、倒車影像、6安全氣囊等等基本的實用配置之外,更值得說的是安全配置上面的提升。
第14代軒逸引入了7項NISSAN i-SAFETY智能主動安全系統,簡單來說主要包括:碰撞預警、油門誤踩糾正、倒車車側預警、疲勞智能預警、預碰撞智能剎車、變道盲區預警、車道偏離預警。其中前4項為同級獨有。
作為一款家用轎車來說,再多的安全配置都不為過,畢竟經常載的是一家人的幸福。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駕駛感受的話,和之前開日產的車給我感覺一樣,還是那么順滑、輕松,很符合居家用車的定位。
第14代軒逸搭載的是第3代HR16發動機,相比上一代軒逸1.6L發動機在動力參數上小幅提升,最大功率102kW、最大扭矩169Nm。在對手很多都是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時代,軒逸選擇繼續做好自然吸氣發動機,可能會俘獲一些不喜歡渦輪增壓朋友的好感。
確實,在配上CVT無級變速箱,在整個加速的線性感上沒得挑。而且在低速的時候油門調校還是挺靈敏的,比較積極去加速。不過中高速再加速的話,這個級別主要幾個競品都不能給你足夠的快感。但從日常通勤出行的角度來說,這輛車開著還是蠻舒服的。
而油耗也是這個級別的車大家最關注的點。這次試駕體驗活動安排了節油賽,冠軍成績為3.6L/100km。如果覺得節油賽并非日常常規操作,為了節油很拼之外,廠家給到的綜合工況油耗4.9L也并非一個很高的數字。
OK,回到開頭我們說的為什么軒逸賣這么好,還是拿省油、空間大舒適、品質來衡量第14代軒逸的話,其實新產品有了更進一步、更全面的體驗提升。那能否繼續領跑家轎市場、能否繼續做“家轎王”目前似乎就差最終價格了,大家拭目以待這么一款對于整個中國轎車市場、對于東風日產都很重磅的產品吧,7月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