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試駕賓利歐陸GT W12 遇見新舊時光
發布時間:2019-05-14
如果汽車只是單純的駕駛工具,那么汽車的世界至少失去了一半色彩,賓利歐陸GT這類車的存在,就是證明了另一半色彩的存在,用新技術與舊時光的碰撞激發出了超越產品自身的感染力,讓車多了一份藝術品標簽。這是我在駕駛過賓利歐陸GT后最想表達的部分。
前年的德國紐伯格林北環賽道,我碰巧見到了當時處于低偽裝狀態下全新歐陸GT,在全世界最苛刻的賽道調教出的歐陸GT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這顆一直埋藏在我心里的種子,終于等來發芽的機會。作為一次并不及時的試車,我們這次把這臺在德國紐北打磨修煉出來的高性能GT請到了天津V1賽車場,在這條一半街道一半賽道的全新賽車場中一探究竟。
在愛車人眼里,賓利脫離不開性能,而全新歐陸GT則是賓利對性能詮釋得最無保留的產品。如果你是個夠格的車迷,你一定知道打造一部建立在“豪華”基礎上的“高性能”座駕有多么高的難度。因為豪華本來就和性能的很多層面是背道而馳的,這好比要在古典樂基礎上加入流行元素,在西餐制作中使用東方食材一樣,說著簡單,做到兼顧完美,就很困難了。
回想起自己這些年來試過的GT也不在少數,論地位和這臺歐陸GT最接近的應該是法拉利GTC4Lusso,但英國人的造車邏輯明顯不同于高傲的意大利人,并且這臺歐陸GT還有著德國人的嚴謹,至于為什么?想必不需要我多言,概括來講這是一個與保時捷Panamera共用MSB平臺的車。共享平臺的最大好處就是能把更多的研發經歷花在基于MSB平臺下的性能拓展上,在和這臺全新歐陸GT幾輪賽道交流下來,我甚至感覺時間有些不夠用,因為她有太多值得花些心思去探索的東西,我們不妨先從支撐她身體移動的動力之源說起。
當下絕對是內燃機最好的時代,或者說是巔峰期也不為過,一切技術都發展得恰到好處,而電氣化的陸續普及,也開始波及到高性能座駕,這讓人更加的珍惜眼前這些搭載動輒12缸引擎的“怪獸”,因為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大排量引擎終將被電機取代,這種感覺像是一部你追了很久的連載動漫將播出最后幾刊時的那般留戀。我不是第一次接觸這臺W12發動機,在早前駕駛添越時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臺和賓利添越相同的W12發動機有著可靜亦可動的本能,足夠長的油門踏板行程配合漸進式的腳感,讓那些老練的駕駛員很容易找到進與退的臨界點,直白說就是讓動力爆發來得更悄無聲息,“快”與“慢”在這臺車上也可以做到不聲不響,非常適合長距離駕駛,不負GT之名。
635匹的6.0T W12發動機擁有高達900牛·米扭矩輸出,在ZF 8速雙離合變速箱的梳理下極其貼附,也讓它的0到100km/h加速時間更短,僅為3.6S,最高車速更是達到333公里/小時。羅列數字也許過于形式,但數字有時又是描述事物最直白的方式,如果我告訴你保時捷911 Carrera S的0到100km/h加速時間是4.1S的話,你是不是更會理解歐陸GT的加速有多么恐怖呢?即便你也許永遠用不到它動力的全部,但你時刻能感受到那種不怒自威的底氣。
把車做豪華需要用到更多的真材實料,這讓擁有性能標簽的歐陸GT在研發之初就有著更多考慮。加速依靠W12發動機完美解決,而制動這臺重達2.3噸的大家伙可并非易事,賓利給出的解決方案則是驚人的前420mm、后380mm的制動盤,再配合前10、后4活塞制動卡鉗,做到不僅能剎得住,還能剎的線性。賽道長直線后的末端,左腳重剎直入彎心,配合著出彎,右腳油門下行,節氣門逐漸開啟,剎車慢慢抬開,這個過程感受到的是熱刀切黃油般的順滑,讓人欲罷不能,接連幾刀下去,渾身舒爽。相比之下,法拉利、蘭博基尼之流就沒了這般儀式感,因為每一次出彎都讓人感覺像是被一腳從漿糊里踹出來的,突兀的厲害。
平衡了動力輸出與制動之余,工程師考慮的問題自然而然放到了抑制車輛高速過彎狀態下的車身側傾。這種思考是高明的,因為這是一臺寬大且自重較高的大型GT,單靠輪胎和剎車是不足以抗衡物理定律的,要想擺脫側向G值產生的車輛側傾,要么減重,要么加入粗壯的防傾桿,但傳統的材料必然不能既滿足舒適又滿足操控。賓利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價格不菲的48V電控防傾桿。
48V電控防傾桿配合高低軟硬可調的空氣懸掛讓這一過程控制的更加干凈利落。天津V1這條賽道以連續彎道和低速發卡彎為主,尤其是連續彎道,很容易感受到48V電控防傾桿的介入過程。過彎過程中,當外側懸掛受離心力影響被壓縮時,48V主動電控穩定桿會給底盤一個及時反作用力,讓側傾姿態從外面看上去甚至難以察覺。
相比上代車型,新車的發動機位置后移了很多,這讓它的前后重量比從58:42變為了55:45。前軸更輕的負荷對于轉向輪的負擔更低,更易于操控的同時,也讓感知前輪角度變化的能力更具體。在運動模式下,前后軸的動力分配從標定的38:62轉換為17:83,讓它的駕駛感受更接近于FR布局,加速過程后輪可以更好的獲取抓地力,但你也完全不畢擔心彎中給大油門形成轉向過度,電子輔助系統時刻待命,幫你糾正車尾哪怕是一丁點的不安分。
在普通和運動模式下駕駛幾圈過后,我通過位于換擋桿后方的駕駛模式旋鈕撥動到Bentley模式后,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它會根據駕駛者的駕駛風格,在普通和運動模式間無級切換。你可以把這個過程想像成你家之前的音響只能調到最大音量和靜音,而現在不僅可以在最大音量和靜音狀態之間無級調節,它還是自動感知你當下的需求,自動按需分配。
這臺歐陸GT給我的感覺可以概括為“運動得體”,如果說法拉利同類車是外表性感,內在機械冰冷的話,那么歐陸GT絕對是有溫度的個體,即便她更擅長長距離駕駛,但賽道也不會讓她失態,有種一切場合都盡在掌握的從容感。
賽道駕駛占去了試駕這部車90%的時間,剩下10%我用來品鑒這部車的設計美,我認為最絕妙的部分是設計師用新方式呈現舊時光的設計理論基礎。有著航空科技運用的超塑成型技術讓新車側面肌肉線條更加飽滿立體,完美“復刻”了上世紀50年代誕生的賓利R-Type Continental經典輪廓;前格柵尺寸進一步加大,在鍍鉻金屬材質的點綴下,氣勢突顯,再賦予四眼頭燈內部以水晶切割效果,從審美和工藝雙重角度審視都禁得住推敲。不夸張的說,如果單把歐陸GT上的任何一個外觀部件從車上取下來,它都是獨立的藝術品。
視線離開車身,側身躍進駕駛位,雙手上下撫摸方向盤,感受其如美人肌膚般的細膩性感。這是我去評測一臺超豪華車最喜歡用觸覺感受的部分,因為這是除了屁股以外,車與你溝通最頻繁的部分,她有義務讓你時刻保持興奮。
內飾設計上的切入點則不再是單一的營造華貴,雖然光車內就需要用掉10平方米的木材和9張甄選的上等歐洲公牛牛皮,與此同時,她還多了些復古的元素,這是當下流行的趨勢,讓即便是身著便裝的我在入座駕駛位后也不會有絲毫的違和感。中央蓋板的日內瓦波紋、提拉式的空調風量控制、帶有三大復古指針的三面旋轉的屏幕都是花了心思的設計,足以讓人注目許久。在整塊油亮實木飾板的襯托下,仿佛置身于豪華游艇之中。旅程過程,這臺車本身就是風景,這也許正是偉大旅行GT最初存在的意義。
她有著應對一切的資本,她夠快,夠舒適,夠奢華,也夠優雅,能提供對車這類美好事物最高階的享受,通過新技術與舊時光的交替碰撞,用時間打敗了時間,也讓我有幸享受到了一段美妙的試車過程。也許這是一臺你我都無法真正擁有的座駕,但并不妨礙我們擁有懂得欣賞她的眼光。就像世界上很多的藝術杰作不再屬于任何人,但在懂它的人心里,始終有一個位置留給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