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高好開,試駕少女必殺之雪鐵龍云逸
發布時間:2019-04-29
作為閨蜜圈里最懂車的女漢子,我經常被身邊的小姐姐問到這樣的問題:“凱特啊我駕照考下來啦/我要換車我不想再開我爸的老邁騰了!/我好喜歡Mini啊但是買不起,你有沒有別的推薦啊?
雖然姐妹們想買車的原因各種各樣,但總結下來后發現買車需求相當統一:都是想要一個車身小好停車,但是后排空間還要大至少家人坐著不憋屈,外觀要走在大街上足夠吸睛的,動力還不能太弱…
那么如果你的預算在10到15萬之間的話,雪鐵龍的小型SUV——云逸C4 AIRCROSS(以下簡稱云逸)還挺合適。它外觀似Mini、空間超繽智、動力秒翼博、底盤賽德系…我編不下去了…總之,我剛去浙江莫干山試駕了兩天云逸,是不是真的那么好,有沒有什么硬傷?請往下看吧。
雪鐵龍云逸上市有一段時間了,它的動力有兩款,1.3T和1.6T,我推薦后者,價格也就差了一兩萬,當然要買動力更強勁的。這次試駕也剛好把1.6T僅有的兩個版本車型都開了一遍。第一天是頂配——云逸350THP自動互聯網逸臻版,
第二天是1.6T的入門版——云逸350THP 自動互聯網逸智版。
兩個版本的指導價也剛好差了1萬整,前者15.68萬,后者14.68萬。可能因為我上來就試駕的頂配,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頂配云逸給我的驚喜太多,導致第二天換了低配的我心理落差有點大,其實現在4S店也有1到1.5萬的優惠,如果預算夠,我強推頂配的逸臻版。
少女必殺之顏值篇:
對于它的外觀,我們閨蜜團是意外的高度統一,都覺得太漂亮太可愛了。上次這么默契還是給吳亦凡打分的時候…而這次試駕我從前到后里里外外看了個夠,越看越喜歡,越看心情越好…
當各種顏色的云逸組隊跑盤山公路的時候,我在車尾往前看,以為是一群寵物小精靈在貼地飛行…
尤其是水晶銀的那兩個紅色行李架,后面看像耷拉著兩個小耳朵的胖丁…
有一段在高架橋上我們的車隊亂入了一輛黃色小飛度,那畫面就像一只皮卡丘和一群五顏六色的胖丁在爭相奔跑,我都樂出聲了,雪鐵龍的設計師你是魔鬼嗎哈哈哈哈…
總之這個圓潤外觀設計可以說是做到極致了,沒有一處是帶犀利棱角的(除了雪鐵龍的logo),據雪鐵龍公關部的小哥哥說,這是參考了時下流行的手機圓潤邊角設計靈感。
內飾也是一樣,到處都是圓潤邊角設計,尤其是副駕手套箱上方,橙色加上手工縫線的設計還挺像愛馬仕桶包系列的~
總之,不管是外觀和內飾的樣子,我代表廣大少女給滿分。這次試駕活動一位開Mini的男媒體老師也很喜歡云逸的設計,不過他認為Mini還是萌中有酷,而云逸是更純粹的將可愛進行到底。
少女必殺之舒適性篇:
云逸軸距2655mm,在小型SUV里數一數二了,以下是一些比較熱門的小型SUV軸距和車身長度對比(單位毫米):
車型 |
云逸 |
繽越 |
繽智 |
XR-V |
奕澤 |
C-HR |
翼博 |
軸距 |
2655 |
2600 |
2610 |
2610 |
2640 |
2640 |
2530 |
車長 |
4270 |
4330 |
4294 |
4270 |
4405 |
4405 |
4345 |
從數據可以看出云逸軸距最長,但車身最短,剛好符合了妹子們想要后排空間又害怕車身長不好停車的需求~實際坐在后排的感受是身高一米8、體重180 的漢子腿部空間也足夠。
我們一車里坐了三個人,后排的小哥兒獨霸整排座椅,非要坐中間,理由是覺得中間的安全帶是從后備箱車頂伸出來的,他覺得很好玩…
但是他忽略了一點,云逸后排中間沒有頭枕…于是睡著了以后的他就變成這樣了:
據他反應雖然看起來有點可怕,但其實可舒服了,感覺給脖子做了套瑜伽…
給手機充電的便利性方面,逸臻版多了一個無線充電(也需要選裝),逸智版沒有(不能選裝),變成了一個又深又寬的儲物格一升的可樂瓶可以并排放下兩個~
整體看儲物空間還是夠用的,中控扶手箱雖然外表看起來很小,但打開以后里面空間很深,能放進一升可樂。
副駕駛這個橫條的儲物格很騷氣,放個口紅啦油卡啦都是OK的。
駕駛員一側的車門上方有個“偽裝”成了扶手的眼鏡盒,這個地方一般人真注意不到,可以藏點兒私房錢啦套套啦…我說的是手套…
要吐槽的是沒有水杯架,水杯只能放在車門的儲物格里,但是儲物格又太寬敞,我的小咖啡瓶就因為我一腳急剎撒了幾滴…
那么為什么沒有水杯架呢?因為這個碩大無比的手剎…
吐槽第二點:這個手剎對手無縛雞之力的我來說有點太硬核了…第一天我必須用兩只手才能把手剎拉到頂,放下的時候需要用右手中指和無名指摳住手剎上的按鈕,先往上輕提一下,再使勁兒往下按才能把手剎放下去,這不光會用到臂力,也是對腕力的考驗…第一天我嚷嚷拉不動手剎,副駕小哥哥不搭理我讓我自己多練練,結果第二天我就適應了,單手推拉手剎跟玩兒一樣,果然女人不能慣著…
后備箱在小型SUV里算大的,后排放倒后去超市大采購,去宜家買點小家具都不成問題。
至于車內靜謐性,我們一致認為胎噪路噪都抑制的不錯,高速巡航時風噪明顯一點,猛踩油門會有發動機的嘶吼傳遞到車內。但總體來說,全程我們一直在聊天和聽音樂,基本沒收到噪音的影響。
少女必殺之配置篇:
先看兩款配置都有的亮點:
大天窗:可開啟全景天窗一直延伸到后排乘客腦袋頂,減少后排乘客壓抑感:
人機交互系統:阿里巴巴旗下的斑馬智行系統2.0,自帶4G、有蝦米音樂、在線導航、可以語音聊天,反應速度還是很快的,還能識別主副駕的聲音來源,副駕說話時顯示的是藍色對話框,主駕說話就變成了橙色。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游戲中心,里面的猜歌名和成語接龍,我們玩了一整天…我感覺在玩游戲的時候斑馬系統對副駕的聲音更敏感,可能為了防止主駕開車玩游戲不安全~
全系的近光燈和遠光燈都是鹵素的,日間行車燈都是LED的;
都有駐車雷達和倒車影像;
都有上坡輔助;
配置不同的地方可就多了:
頂配逸臻版有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剎車和主動安全系統、疲勞駕駛提示、定速巡航、陡坡緩降、自適應遠近光和自動頭燈…
但說實話這些功能有了更好,沒有也沒啥太大影響,尤其是對于老司機來說。比如喜歡頻繁并線的“車手”,就會聽到車道偏離警報一直在響…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其他不同的地方還有:
輪轂逸臻版是17寸的,四葉草形狀,很意大利很洋氣,有點像阿爾法羅密歐的那款,不同的是云逸把輪轂蓋兒都隱藏起來了。
逸智版的是16寸,顏值就不如四葉草了。
外后視鏡逸臻版可以電動折疊,也有感應雨刷。
駕駛模式逸智版只有運動和雪地兩種,逸臻版還多了舒適和越野。可惜這次試駕都是高速、市區和盤山公路,沒機會用到雪地和越野。
行車電腦的顯示屏幕,逸臻版是彩色的,逸智是單色的。
座椅逸臻版是真皮雙拼色,逸智是皮和織物混搭,而且主駕駛座椅也只能手動調節,吐槽第三點:調節椅背的手柄不是往前拉,而是要往后推,這么窄的空間我只能靠四根手指去戳它…雪鐵龍設計師,你出來,我要跟你比腕力。
當然以上這些都不是我力推逸臻版的關鍵點。
因為我覺得逸臻最騷的,也是我第一次坐進來就被驚喜到的,是它的HUD抬頭顯示。
尤其是啟動車輛后HUD緩緩升起的樣子,相當有儀式感…
少女必殺之動力操控篇:
第一次開云逸,說下三大感受:
一、方向盤好輕啊,跟手剎風格完全相反..但是雖然輕,指向還是很準的,沒什么虛位,指哪打哪。底盤很整,路感比較清晰,但經過碎石路面時一點都不松散,過減速帶和一些較大的坑洞時懸架支撐到位,對震動過濾的不錯。因為車身短,跑山路連續轉向時車身一體性很好,側傾抑制的也不錯,快速轉向時也很有安全感,感覺云逸就是個靈活的小胖丁。
二、看著肉的云逸加速可一點都不肉:
油門不遲鈍也不賊,踏板回饋力度剛好,這款搭載了1.6T發動機的云逸,最大功率123Kw(167馬力)、最大扭矩245N.m、轉速區間1400-4000rpm。我在高速收費口交完費,為了追趕大部隊稍微猛踩了下油門,轉速迅速飆升到2000轉以上,體重僅為1.3噸的小胖丁變身小鋼炮,猛的竄了出去,同車的兩位小哥哥鬼哭狼嚎的,爭相對這突如其來的推背感表示“刺激”“興奮”…
高速上時速80公里時想要超個車也不費勁,就是愛信6AT變速箱真的很不愛降擋,6擋的時候要大腳踩油門,變速箱才會不情愿的降1擋,轉速沖到4000到4500之間,發動機嘶吼聲變大,胖丁,不是,云逸穩步向前沖去…看著肉乎的云逸,動力可真一點都不肉。
此外,這款小SUV開起來還是挺有樂趣的。有一個胳膊肘彎,我用的手動模式1擋,猛給了腳油門,同時打轉向結果把ESC踩出來了…明顯感覺到車尾在努力抑制自己的失控…那一兩秒的時間車內的空氣都凝固了,我穩定好車輛后默默的說了句:嗯車身穩定系統反應很快,不錯。在車里兩位小哥兒的白眼球襲擊下,我再也不敢瞎開了…
三、剎車初段感覺沒什么力度,剛開始不太適應,但很快就習慣了。好處是堵車的時候需要經常踩剎車,云逸老踩剎車也不會出現頻繁點頭的現象,車內人員會舒服很多。至于剎車力度,建議往下深踩一點,踩到那個點后,找到感覺了就相當好用了…
總結:
如果你需要一輛外觀足夠搶眼,車身小巧好駕馭,后排空間坐著不憋屈,后備箱要能裝,動力還不能太弱,我非常推薦1.6T的雪鐵龍云逸逸智版,如果對舒適性和科技配置有更高要求,就添一萬上逸臻版。
油耗表現這兩天開的比較豁,第一天相對正常開是8.2個油,第二天為了拍動態來回急剎急加速,油耗被我干到了9.3…相信日常開的話,8個左右是正常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