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起亞全新一代K3 好開是最深印象
發布時間:2019-04-29
全新一代起亞K3已經在剛剛結束的上海車展上首發亮相了,新車將于5月16日上市。我猜官方一定是看了老黃歷加上些許的小迷信,選擇了“我要順”這一天。新車將提供三種動力總成可選,分別為1.4T、1.5L和1.6L插電式混動。目前官方公布的預售價區間為10.58萬-13.38萬元。
這個預售價區間,其實對于誰來說都將迎來一場又一場的對比硬仗。從3月份家用轎車銷量數據來看,前10名的車型里跟全新K3有競爭關系的首先就是前三名大眾朗逸、日產軒逸、豐田卡羅拉,其次還包括后面7名。手動捂臉中!對于全新K3想要沖進月銷榜,是難是易,還得從全新一代K3的實力來看看。
外觀造型,總體來說就是比老款更運動
更運動的主要表現就是,虎嘯式進氣格柵線條更鋒利,適當加入的銀色裝飾點綴,或許是學習了歐洲人對于性能車的裝飾偏好。前保險杠下方采用貫通式設計,從側面看是一個“凹”字造型,這樣的設計讓兩端好似兩顆獠牙,以增加一種視覺沖擊感。
頭燈的外部輪廓稍微少了一些新鮮感,然后設計師通過LED日間行車燈帶巧妙的對折給彌補回來了。
從側身線條中,我好像悟出了一點設計師糾結的小心思。想讓全新一代K3營造運動感,但是又考慮到國內市場對于空間的需求,所以車頂看上去就像是將一條直線拼命拉倒最高點的樣子。那么至于空間表現如何,下一頁跟您說。
車型 | 長(mm) | 寬(mm) | 高(mm) | 軸距(mm) |
---|---|---|---|---|
全新K3 | 4660 | 1780 | 1450 | 2700 |
現款K3 | 4600 | 1780 | 1445 | 2700 |
大眾朗逸 | 4670 | 1806 | 1474 | 2688 |
日產軒逸 | 4631 | 1760 | 1503 | 2700 |
豐田卡羅拉 | 4620 | 1775 | 1480 | 2700 |
車尾的造型層次感很清晰也很飽滿,小鴨尾、貫穿式尾燈、保險杠和底邊貫穿式鍍鉻條這四條橫向楞線讓車尾像分層均勻的韓式五花肉秀色可餐。
貫穿式尾燈并不算完全“貫穿”,因為在真正點亮后的中斷跟兩側的亮度不同,所以看著不那么一體。不過在夜晚,應該會比現在更好看。
配備錦湖 舒樂馳 SA01輪胎,屬于靜音、舒適性輪胎。尺寸為225/45 R17。
在全新K3沒上市之前,現在提到的現款還是2017款,從新老的對比來看,已經不是跨越一個時代了。而全新的內飾風格已經在新一代智跑上有所體現,全新K3上能夠看到一些家族化的影子,同時也加入符合自己特性的設計。
比如,全新K3的內飾造型橫向視覺感更突出,視覺重心更低不同于智跑那種縱向結構,這也跟其外觀設計理念內外呼應。層次清晰,按鍵布局分布有序,對于基本功能的操作很容易上手。
車內配色方面,從官方公布的資料來看有黑金配色(就是今天我們試駕車這種)、黑銀配色(就是金色裝飾的部分變成銀色)黑紅配色(紅指的是紅色縫線)。怎么說呢,坐進車里的第一個感覺我是拒絕的。這種黑金配色不知道大家感覺如何,我覺得稍微有點shamart,也許是我缺少了發現美的天賦。
三輻方向盤握感很舒服,這是駕駛者與車最重要的溝通橋梁,無論是粗細程度和皮質包裹的柔軟度都恰到好處。
儀表盤采用由三個分屏組合而成的全液晶儀表,根據駕駛模式不同,中央屏幕呈現不同的顯示風格。ECO和NORMAL可以通過排擋桿左側的駕駛模式按鍵轉換,最淘氣的就是SPORT模式。想激活S擋,需要將擋把掛入D擋之后再向左推才是真正的運動模式。運動擋的切換流程,還真是隱蔽。
中控大屏尺寸為10.2英寸,但整體尺寸顯得更大,在全新K3的內飾里尤顯搶眼。操作方面,系統支持百度CarLife不支持Carpaly,地圖使用的也是百度地圖。操作流暢度中等,清晰度不錯。
配置方面,我們此次試駕的應該是1.5L的頂配車型,配備方向盤加熱、座椅通風和座椅加熱等。行車配置方面,配有自動啟停和自動駐車功能。
此外,在排擋桿前方的儲物槽里還裝有無線充電模塊。反應很快,帶著手機殼也不礙事。
空間:
從車身尺寸的對比來看,全新K3相比于現款K3車身高度增加了50mm。但從實際體驗來看,空間表現不算太驚喜。體驗者身高176cm,前排座椅放置最低后頭部余量四指。
底板中央凸起不大,但是長度再長一點更好。體驗者43碼的鞋放不下,臨時應急還是讓姑娘坐中間比較合適。
后備廂空間不小,底板也很平整。后排座椅支持按比例放倒,但是需要兩個動作才能完成,先從后備廂內拉動放倒拉手,然后在到后排去將座椅放倒。
除了常規的儲物空間外,在中央水杯架的里不僅加入了防滑處理,還設計了限位器。無論是星巴克還是絲襪奶茶,放進去都可以找到很牢靠的位置。(我為什么想到的是絲襪奶茶。。。)
雖然全新K3提供三種動力總成(1.4T、1.5L,1.6L PHEV),但此次試駕體驗活動所有車型均為搭載1.5L自然吸氣發動機+CVT無級變速器的車型。這也很清晰的告訴我們,未來全新K3的主銷車型是1.5L車型。
那么1.5L的發動機是誰?
這是一臺現代起亞集團針對中國市場研發的發動機,屬于Gamma II系列。發動機的主要特性是注重燃油經濟性,并且滿足于國六排放標準。其最大功率為115馬力,峰值扭矩為144Nm,相比于自家的1.6L發動機降低了13馬力和12Nm。從官方公布的油耗來看,1.5L車型的百公里油耗為5.1L。
變速器選擇的是模擬8速CVT變速器,這是一個明確的選擇。在國內這種復雜的需求和復雜路況下,CVT平順的特性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優點。俗話說,平平順順才是真。此外,為了同時能夠滿足運動特性,官方對這臺CVT變速器進行了優化,再急加速時其可以模擬AT變速器順序升降檔的特性。
雖然對于土豪金內飾有點拒絕,但當真正行駛起來刮目相看。說實話,上一次K3的改款也是2017年之前的事兒了,我已經想不起來老款K3的駕駛感受了。但韓式油門響應調校,還是很熟悉的感覺。說一點沒有油門虛位那不可能,但確實淺到幾乎察覺不到。響應快,但是不躥,適合于城市走走停停的節奏。面對南京部分不打轉向燈就生猛加塞的路霸,也可以從容的跟進前車不留機會。
這臺CVT變速器與發動機的契合度很高,日常行駛的時候不會有頓挫感讓駕駛者分心。在急加速超車時,轉速升高跟車速提升近乎是同步的。在這種默契配合下,會讓駕駛者不那么關注于發動機的排量,至少到100km/h的提速都是比較輕松的。高速100km/h巡航的話,轉速基本上維持在2000rpm。
與競品的比較來說,全新K3 1.5L+CVT的整體配合表現不輸大眾系列下的1.6L+6AT組合。而軒逸和卡羅拉也同樣采用CVT變速器,響應速度方面跟軒逸不相上下,比卡羅拉干脆的多。
在此次試駕車上還配備車道保持系統,開啟之后即便是松開方向盤(僅為展示,請不要模仿),車輛始終在車道中間。這套系統會根據車道寬度調整車身位置,以保證在中間位置,如果車輛已經壓線,系統會通過蜂鳴提示音提醒駕駛員,并對方向盤輕微干預。
轉向的設定也是具有韓式特點的調校,從打滿到回正需要1.6圈。轉向比大的好處是轉向力度輕盈,低速倒車挪車很輕松,不足就是會損失一些指向性,這在多急彎的路況下尤為明顯。
懸掛與現款K3相同,采用前麥弗遜式和后扭力梁式懸掛。整體調校明確向舒適性,以舒適代步為己任挺好,把運動化調校留給1.4T車型吧。扭力梁的調校是值得部分自主品牌學習的,雖然也同樣是節省空間、降低成本,但調校水平的高低一個減速帶就能分出高低。
NVH的綜合表現在10萬-13萬這個級別里算是優良的表現了,100km/h巡航幾乎感受不到風噪、胎噪。相對比較明顯的,也就是急加速拉高的轉速了。
總結:
在上海車展的時候,我看著全新K3琢磨著這個小兄弟現在才改款貌似沒趕上好時機啊。可一點開家用轎車銷量數據一看,前10名近乎都是全新K3的競品,單月銷量都在兩萬以上。所以,全新K3所處的級別依然是戰火最猛烈的區域。那全新K3有沒有實力推開眾人,躋身前列呢,我認為它有。有多少呢,5月16日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