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遠還有操控? 比亞迪這款電SUV不一般!只要10萬元!
發布時間:2019-04-22
說起比亞迪這個品牌,筆者個人還是以負面形象出現的更多,畢竟作為中國最早一波的“抄襲逆向”車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舉動遭受了我在內很多車迷的不滿。但時鐘撥到了2019年,比亞迪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一直在新能源車領域成為“硬通貨”,而比亞迪元EV就是在10萬級的純電動SUV中一直占據市場領先地位的那一個。將續航能力提升到“535”級別后,元EV想告訴大家的是,比亞迪的電動車不僅跑得遠,還要有別的優點。
作為一款10萬元左右新能源汽車,為了適應最廣大一二線限號城市年輕人的需求。它們需要有以下幾個重要特點,一是大多數人都只有這一臺代步車,所以續航能力一定得強。這一點在比亞迪的其它車型上都已經得到驗證,元EV的表現自然不會差。而還需要在外觀和內飾上具有一定的質感和顏值,這可一直以來都是比亞迪的巨大軟肋,我們就看看元EV535優化的如何?
區別于以往的常規道路試駕,在封閉場地里,我們對元EV535進行了較為激烈的性能體驗,在此就不做日常體驗的評述了。首先是動力部分的體驗是最直觀的,電動汽車的加速特性與汽油車型有本質的區別,我們試駕的頂配車型為高功率版本,高功率版本最快3.9s實現0-50km/h加速,雖然和MG EZS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體感層面上依然是加速迅捷有力。到了50km/h的速度以后,體感會有比較明顯的減弱,這也是低價位電動車沒有辦法克服的機械瓶頸。
而場地試駕其它的要義,如同轉向/剎車/懸架調教其實比動力性能更加重要,這一部分元EV535我總結是一點優秀和兩點不足。首先不足的是較軟的剎車腳感,由于有動能回收裝置,元EV535在緊急剎車時的剎車踏板踩踏起來會有些許的“彈腳”,初次駕駛和女性駕駛者一定要好好適應一下。而從客觀上,元EV535的操控基礎其實還算湊合,但懸架比較夸張的姿態會主觀上減弱消費者的信心。當然這也不能算完全的缺點,其實懸架的姿態和操控并沒正向的線性關系。
優點就在于元EV535比較好的轉向手感邏輯,整個轉動力度屬于偏輕巧的城市代步風格,回正和助力的力度都非常均勻線性,沒有早些年比亞迪汽油車型“一股子一股子”的廉價感。配合車體還算不錯的跟隨性,其實比亞迪元EV535在轉彎時還是能帶來一定的駕駛樂趣的。不過歸根到底,一臺10萬元新能源SUV你無法要求它在性能表現得多么出色,只要靠譜易用好開即可。
由于基礎架構并沒有發生特別大的變化,元EV535的外觀不可能有本質性上的大變,還是和市面上某主流小型合資SUV有這樣和那樣的關聯。不過換上了家族最新車型的“龍臉”后,整體視覺造型也還算協調,這一點很多中期改款換裝家族新前臉的車型都不易做到(參考福特福睿斯)。而由于基礎車型仍為汽油版,所以升級電池包后,比亞迪元EV535的電池凸起較為明顯,這一點用戶在日常駕駛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類似馬路牙子的坎坷,盡量把它當做一臺轎車來開就好。
內裝部分比亞迪元EV罕見的在中期改款的升級中,把內飾風格也換成了家族最新的樣式。這一點要比之前的車型更能吸引年輕人的目光,但對內飾材質用料還是不要有過多的期待。其次是配置,這依然是比亞迪車型一直以來的優點,全景天窗/液晶儀表/電子擋桿這些配置可以說是越級存在,中央可旋轉的人機交互系統,從操作體驗上看和唐等車型別無二致,但豎直起來的高度更低,主動安全性得以彌補回來。
最后一個疑問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此類“油改電”的純電SUV,它的內部空間如何,尤其是元EV本身的車身尺寸并不大。從絕對空間上看,元EV535由于“瘦瘦高高”的造型,無論頭部和腿部都沒有問題,只是橫向寬度有待加強。電池對于車內空間的侵蝕并不明顯,畢竟即使是汽油版本,元的空間也不是其最主要的賣點。儲物倒是給了我一定的驚喜,各個儲物格內還有一定的軟質材料,隨手放東西的便利性也很不錯。
這次的結尾我單刀直入的給大家一個導購結論,在十萬元純電動SUV中,上汽名爵EZS和比亞迪元EV535,這兩臺各位看官誰更對眼就可以買誰。通篇看下來的讀者會認為,這款車的優點不是并不突出嗎?我想說的是,比亞迪元EV535雖然還有諸多的硬傷,但結合“同行幫襯”,整個市場在這個價位的產品力都不算出色,元EV535的電池優勢還是讓它有足以推薦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