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吉利第四代產品? 體驗轎跑SUV星越
發布時間:2019-03-31
大家好,這里是“自主品牌研究所”。如果說博越是吉利第三代產品中SUV車型的引領者,我覺得接下來這個接力棒可能要交給今天要聊的全新轎跑SUV“星越”了。那作為吉利全新旗艦SUV,星越與吉利以往車型的差異化在哪?究竟有什么樣的實力能扛起“第四代產品”的大旗?接下來我們詳細聊一下。
熟悉吉利的朋友知道,如果將吉利從品牌誕生到現在的產品分為三個時代,那其中作為節點的兩款車分別為“帝豪”和“博瑞”,而以博瑞、博越為開端的第三代產品所產生的口碑和影響力大家都有目共睹。
之所以將星越歸為第四代產品的首款車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分別來看一下。
1、第一次基于CMA架構開發:
星越是吉利品牌首款CMA架構車型,這個架構是吉利與沃爾沃共同研發的,以往基于此機構開發的車型有沃爾沃XC40、領克全系等車型。也就是說,從星越開始吉利要模塊化造車了。
2、第一次搭載沃爾沃動力系統:
星越共有三種動力可選,其中2.0TD T5+8AT的動力系統完全移植于沃爾沃XC90,這步操作能讓星越的動力系統在同級車型中擁有很強的競爭力。
3、第一次采用黑色扁平車標:
據悉吉利今后所有運動車型的車標都將采用這種黑底、扁平的樣式,就像哈弗F系列出來之前采用的紅、藍標戰略一樣。所不同的是,吉利的運動車型應該不止體現在外觀和車標上,從上面提到的搭載沃爾沃動力系統、基于CMA架構開發而來、百公里加速能與寶馬X4打平(8.6s)等可見一斑。
4、第一次采用非對稱內飾設計:
吉利以往車型的內飾往往與中國古建筑一樣,追求對稱美,但星越的內飾不僅以駕駛者為中心來設計、呈現出一種非對稱的狀態,甚至連不同飾板之間的銜接也做得很“出挑”。設計師想以此來彰顯年輕、運動的風格。
5、第一次采用溜背造型:
就像X6之于寶馬一樣,定位轎跑SUV的星越對于吉利來講也有重要歷史意義。
采用全新的架構平臺、搭載全新動力、更換全新品牌車標、擁有全新的設計理念……你覺得,星越與吉利以往車型處于同一個時代嗎?
那作為轎跑SUV,星越在品牌中到底有著怎樣的定位呢?
吉利星越產品參數 |
|||
動力系統 |
燃油動力 |
PHEV插電混動 |
MHEV輕度混動(48V) |
長【mm】 |
4605 |
||
寬【mm】 |
1878 |
||
高【mm】 |
1643 |
||
軸距【mm】 |
2700 |
||
發動機 |
沃爾沃2.0TD T5 |
1.5TD |
1.5TD |
變速箱 |
愛信8AT |
7DCTH |
7DCT |
電池容量【kWh】 |
/ |
11.3 |
/ |
續航里程【km】 |
/ |
56 |
/ |
發動機最大功率【kW】 |
175(238馬力) |
130(177馬力) |
|
系統綜合功率【kW】 |
/ |
190 |
140 |
發動機最大扭矩【N·m】 |
350 |
255 |
|
整車綜合扭矩【N·m】 |
/ |
415 |
/ |
星越目前還沒有上市,不過吉利官方對其定位是“以技術立標的全新旗艦SUV”。作為“旗艦”,星越肩負的更多是一種拓方向、秀“肌肉”的任務,面向的用戶也主要是喜歡與眾不同、喜歡運動和性能的年輕群體,在這些人的消費成分中“感性消費”所占比例會更高。
鋪墊這么多,這款轎跑SUV星越的產品力究竟怎么樣?接下來就從其內外飾設計、乘用空間等角度一一展示一下。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本次僅為靜態體驗,至于駕乘感受如何請持續關注我們的報道。另外,本次體驗車型均為試裝車,尤其車機部分由于沒有最終確定,所以就先不做演示了。
星越外觀看起來比寶馬X6還要運動?
提到“轎跑SUV”,相信90%屏幕前的朋友首先想到的都是寶馬X6。但說實話,10年前我剛看到X6的時候并沒有太感冒,一來買不起,二來造型接受不了,會覺得車身尾部非常“厚”,甚至有點臃腫。
不過10年間看過、體驗過很多車型、尤其是有過購車經歷后,當再次真實地站在一款全新轎跑SUV面前時竟然會覺得有點心動,悶騷如我還是很在乎一輛車的回頭率的。
星越最吸引人注意的地方在側面,也是我最喜歡的。而從車側其實可以很容易判斷一款車是不是真的好看,關鍵看“比例”。接下來我們對比一下吉利星越與轎跑SUV中最具代表性的寶馬X6在車身比例上會有怎樣的異同:
首先,從車身上下比例來看,星越比X6要更協調一些。從兩車發動機機蓋與前窗的交接點分別引出一條水平線,可將車身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分高度與下部分高度的比值:星越約為0.603、X6約為0.575,而最能引起美感的“黃金分割”比值約為0.618,也就是說星越上下車身比例更接近于“黃金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兩車發動機機蓋與前窗的交接點和尾燈的起始點都處于同一水平線上,而且為了營造向前俯沖的運動感,兩車將肩線和腰線都做了傾斜處理。
其次,從車身前后的比例來看,星越車身看起來要更靈活。一款車的車身長度由前懸長、軸距、后懸長這三部分組成,而判斷一款車是運動還是穩重,可根據前懸與后懸長度的比值來判斷:比值越大則前懸占比越大,整車重心也就更靠前,看起來會更運動,反之則更顯穩重和優雅。
除了車身比例外,設計師為提升星越運動感、降低風阻做了很多優化:
為了讓這款車從前面看起來更“寬”、更有氣勢,將整個前臉設計成上下兩部分。
上半部分“宇宙回想前格柵”與來自法雷奧的矩陣式全LED大燈連在一起,加強視覺寬度;下半部分除了左右貫穿以外還被設計成黑色,這樣能將視覺重心都轉移到上半部分,能從視覺上降低整個前臉的“厚度”,使前臉看起來更“寬”、更運動。
另外,350T車型的格柵中還添加一圈紅色裝飾,以此來彰顯“運動”身份。
星越全系共配有兩種尺寸的輪胎:搭載1.5TD MHEV、1.5TD PHEV車型配備的都是韓泰235/50 R19輪胎;搭載2.0TD+8AT的車型則同時兼備19寸和20寸輪胎,其中后者是來自固特異的245/45 R20輪胎。
為凸顯運動性,星越設計有非常顯眼的排氣口: 無論是1.5TD車型的雙排氣口還是2.0TD車型的四排氣口,沒有一個僅用作裝飾。換句話說,一踩油門所有排氣口都能“冒煙”,看起來不太好惹。
星越風阻系數只有0.325。在降低風阻方面,這款車采用可主動關閉的進氣格柵,兩側霧燈處設計有空氣導流口和擾流板。
流暢的車身尾部設計有小鴨尾,平整車底的最后還配有類似跑車的擾流板。
是“對稱”美,還是“不對稱”美?
在聊內飾之前,首先得說一下星越的車鑰匙。
印象中這是繼帕加尼、保時捷、特斯拉之后又一個將車鑰匙做成跑車樣式的品牌車型了,估計很多車主的提車后第一件事就是拍車鑰匙、發朋友圈……
雖然這款車的無鑰匙進入和無鑰匙啟動功能非常良心地成對兒出現在車上,從上車到啟動出發完全不用將鑰匙掏出來,但碰到星越這樣的鑰匙應該沒有哪個車主愿意低調地把它藏包里吧?
接下來進入正題。最開始進入車內時,有三個印象挺深刻:整潔、沒異味、隔音不錯。不過跟吉利以往車型左右對稱、“四平八穩”的中控臺不同,星越內飾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對稱”、“不穩”,比如以駕駛者為中心的各功能設計:
無論中控屏、擋桿、各種輔助功能控制按鈕、駕駛模式旋鈕等都設計在靠近駕駛者一側,而杯架等與駕駛無關的配置則放在遠離駕駛者一側。我還是非常喜歡這樣的設計的,對于喜歡駕駛的人非常友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握上方向盤,全世界都屬于我”的錯覺。
再比如故意突出的飾板交接口,如此個性的設計我還是第一次在車內看到。
星越的方向盤尺寸比較小,手感還不錯,各種功能按鍵布局也挺清楚。為了體現這款車的運動性,方向盤后面還配有換擋撥片,雖然我知道這是個日后使用概率很低的配置,但很多人還是抵擋不住它誘惑,嗯,其中就包括我。
方向盤右手邊有一塊略向駕駛員一側傾斜的12.3英寸中控大屏,實際看起來比照片顯示得還要長很多,能給人一種很寬敞的車內空間感受。中控屏與同尺寸的液晶儀表盤組成了“GKUI 2.0吉客智能生態系統”,兩塊屏幕能實現功能上的互動,不過具體演示過程得等車型量產之后才能展示。
最后再補充幾個印象比較深的細節:
供體驗的幾款試裝車上都配有9寸的全彩HUD抬頭顯示系統,顯示還挺清楚,距離也還合適,據說能顯示9種車輛信息。
星越配備共有12只高性能揚聲器的BOSE音響系統,揚聲器數量比一般中級車還要多。之前一直將音響系統作為賣點的別克君越也就配有11只高性能揚聲器。
前排杯架中配有可以保溫、保冷、加熱、制冷的杯托,官方表示其升溫效率和制冷效率均高于市面主流豪華品牌約10%。這里留個懸念,等星越正式量產之后咱找輛豪華車對比測試一下。
這款車還配有香氛系統,一共有3中香氣可選,據說香氛原料與迪奧、香奈兒等的供應商一樣,都是AZUR。
中控屏下方的兩個空調控制旋鈕很有特點,紅底黑紋的設計說不上是更運動還是更有中國古典氣息,不過質感挺好。
作為轎跑SUV,星越的后排空間會很小嗎?
這是一個見到轎跑SUV后“下意識”的問題。雖然我覺得選擇這款車的人應該不太在乎后排空間、也不會在后排經常載人,更多時候是一個人享受在路上的自由,但還是想一探究竟,至少得滿足應急需求嘛。
乖乖地將駕駛位座椅調成適合我(身高178cm)的位置后,我在后排的頭部空間和腿部空間如圖所示:
雖然沒有特別寬敞,但乘坐起來并不難受和壓抑。尤其是頭部空間,車頂被“挖空”之后怎么坐都不會頂到頭,當然,發型也不會被搞亂…
至于后排中央位置的腳部空間:1.5TD MHEV和2.0TD+8AT車型表現都不錯,地板中間凸起不明顯;但1.5TD PHEV車型就不一樣了,后排中間長時間坐人的話不會太舒服。
星越的后排座椅可以4/6放倒,不過放倒之后椅背與后備廂地板會有一個傾角。
這輛車的后備廂布局比較規整,可用空間也不小。兩側除了掛鉤、錨點、12V電源接口外,還有個挺大的儲物格。
后備廂配有可自定義開啟高度的電動尾門,還有“掃腿開門”功能。
實測,電動后備廂尾門防夾功能做的還不錯。
最后再補充幾個空間體驗上印象比較深的細節:
開關車門的把手底部是被封死的,而且有防滑墊,手機放在里面很合適。
駕駛員左側設計有一薄一厚兩個卡槽,全國各種規格高速卡臨時存放無壓力。
中央扶手箱蓋內側預留有存放紙筆的卡子,相比于將此功能設計在手套箱中,駕駛員和后排乘客拿取都會更方便。
中控臺采用雙層設計,下面一層除了有2個USB接口、1個12V電源接口外,還可以對手機進行無線充電。
副駕座椅配有“老板鍵”,后排乘客可方便調整腿部空間。
后排兩側的座椅配有同級車型中十分罕見航空頭枕,左右兩側的枕拖還可以自由調節,靠在這樣的頭枕里休息的話身子就不用七扭八歪了。
由于本次僅為靜態體驗,而且是試裝車,所以關于星越動力方面表現目前還不可知。不過基于CMA架構開發,再加上沃爾沃2.0TD T5+愛信8AT動力系統的加入,還有包括ICC智能領航、APA全自動智能泊車、AEB城市預碰撞安全、SLIF速度限制提醒功能等一系列智能安全配置和實現L2級別的智能駕駛的能力。這款車的動態表現非常讓人期待呀。
歡迎持續關注“自主品牌研究所”,有試駕機會后將第一時間跟大家分享體驗感受。
總結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星越無論是轎跑SUV的外觀、非對稱的潮流內飾設計還是豐富的空間實用性表現,都讓這款車有著不錯的競爭力。而基于CMA架構開發、可選源自沃爾沃的2.0TD+8AT動力系統、百公里加速能到6.8s也讓人對其動態表現也更期待。個人感覺這款車非常適合希望彰顯個性、追求時尚潮流、對動力表現要求較高的年輕人,如果哪位家長愿意將此作為“成人禮”或“畢業禮”送給自己的孩子,肯定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有兩個小問題想看看大家的看法:
1、你認為,吉利為何會在此階段推出一款主打運動的轎跑SUV作為SUV家族中的旗艦,而不是像哈弗推出H9、傳祺推出GS8、長安推出CS95、奇瑞推出瑞虎8呢?
2、后備廂蓋板的這個防脫扣為何要設計成這種樣式?
歡迎搜索關注“自主品牌研究所”或添加小編微信Baomi_W。理性愛國,客觀聊車!我們不是憤青,僅支持國產多一點點,希望更多朋友愛上、買上自主品牌“華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