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多年,總和奧迪冰雪嘉年華失之交臂,終于在2019之初,我得到了圓夢的機會,據前輩們說,奧迪冰雪嘉年華是眾多品牌的冰雪活動中,最簡單也最純粹的體驗課程,兩天的體驗課程下來,只能感嘆所言非虛。1月8日,以“馭冰雪 馭自由”為主題的奧迪冰雪狂歡嘉年華在吉林星星哨水庫開幕,共有150余輛奧迪quattro四驅車型為參與者提供車輛服務。
奧迪冰雪駕控匯-冰雪嘉年華引入中國已有16個年頭,現已成為國內最成熟、最專業的冰雪體驗訓練營。它的活動賽道采用了與奧迪在北歐國家舉辦同等級駕駛培訓標準完全一致的專業賽道;專業教練團隊由來自德國、比利時、澳大利亞和中國的經驗豐富的安全駕駛技術培訓教練和一線專業賽車手組成;活動設置了重心漂移、斯堪的納維亞漂移、蛇形賽道、計時競速等專業科目。雖然冰面上完成漂移相對簡單,但是真正掌握技巧也并非易事。
兩天的時間里包括了學習三種起漂方式、八字漂移、蛇形S彎漂移、賽道漂移。在完全冰凍的星星哨水庫,劃分出了四大區域。最左側是練習動力起漂和八字漂移的場地,右邊是蛇形S彎漂移,再往右是練習重量轉移和斯堪的納維亞式起漂的場地,最右側是賽道漂移。
試駕車輛為奧迪A4L 45TFSI quattro車型,目前在售的兩款車型的指導價為37.10萬元和41.10萬元,搭載高功率版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值得一提的是,2019款的車型已經升級新的quattro ultra智能四驅系統,采用電控多片離合器作為中央差速器,四驅系統的控制更高效,且脫困能力也更強。
因為今年冬天的雨雪也少,所以換裝釘胎也成為在冰面上肆意疾馳的必要條件。
如何制造漂移?
第一步是長按關閉ESC車身穩定控制系統,減少電子系統對動力的干擾,另外選擇運動駕駛模式,讓動力輸出隨叫隨到!
動力漂移
動力漂移是最簡單的漂移方式了,低速入彎,向彎道內側打方向,然后一腳油門下去,車尾便會向外滑移,然后適當調整轉向,同時保持住合適的油門,車輛就會沿著彎心漂移前行。
起漂之后,動力輸出的控制更為重要,油門給大了,就會離彎心越來越遠,適當的收油,可以快速靠近彎心,同時方向盤也要適時的修正,保證車輛沿著彎心滑行。
重心漂移
相比動力漂移,重心起漂的難度要更大,首先需要一定的速度入彎,第一步是松開油門,同時向彎道外打方向,緊接著向彎心反打,然后等待車尾失控之后,加油門出彎。聽上去是不是挺難?其實這個的核心點在于等待,等待失控的時間,一般需要3-5秒鐘,如果太著急,都會影響過彎的姿態,甚至是直接沖上雪墻!
斯堪的納維亞漂移
車輛以較高的速度進入一個彎角時,在減速的同時,先向相反的方向打方向,然后迅速向著目的地方向回轉。此目的是:轉移車輛的重心,從而破壞后邊驅動輪的抓地力。此時車輛會長生轉向過度(俗稱甩尾)。此刻必須迅速把方向盤打向目標的反方向(俗稱救車),車尾部向外移動的越多,方向反打的角度就越大,同時調整油門深度以保持漂移的角度去完成華麗的彎角。
漂移車輛在賽道里的行走路線與其他賽車是一樣的,進彎前減速,從彎道的外側進入彎心,再向彎道的外側出彎。相信看過《頭文字D》的讀者都知道,斯堪的納維他漂移又號稱重心轉移法,和一般初段的甩尾不一樣,它包含了重心轉移、漂移、救車、調整、出彎一系列的基本動作。《頭文字D》里面拓海和同伴在加油站里看電視錄像,里面土屋圭市用的就是這種辦法漂移,但是拓海駕駛說甩尾以后,車頭要向彎心沖,所以要反打方向,遭到了同伴的嘲笑。
兩天的體驗下來,我的冰雪駕駛的經驗值暴增,對于奧迪的四驅系統更是好感度倍增。忍不住再來科普一段壁虎的來歷了:
1977年,奧迪在芬蘭位于北極圈的一片森林中進行冰雪路況的測試。測試團隊發現,75馬力的四驅車總能在彎道中戰勝200馬力的前驅車,這次測試為quattro的誕生帶來靈感;1980年第一輛奧迪quattro車型亮相日內瓦車展,奧迪quattro技術正式誕生,開啟了民用四驅轎車的新篇章。
誕生于冰雪之中的奧迪quattro四驅技術,就這樣成為汽車行業四驅技術的代表。quattro這個名稱來源于Quattratrac一詞(有關越野車專用變速箱的術語)。而quattro在意大利語中意味著數字四,恰好反應出四輪驅動概念的特點。
奧迪車上那只憨態可掬的小壁虎就是quattro技術的“形象代言人”。壁虎有著強勁的四肢,可以牢牢抓住墻面,完美地詮釋了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