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韓系車會坐以待斃? 他們用現代菲斯塔回應
發布時間:2018-10-11
在過去的那個世界杯之夏,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是一場小組賽。提前出局的韓國隊遇上了必須贏下比賽的衛冕冠軍德國隊,面對久攻不下的卻傲慢無比的對手。“亞洲之光”孫興慜橫刀立馬,終場前的兩球讓整個韓國陷入瘋狂,也讓同樣愛吃泡菜的日耳曼人提前回家。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汽車領域,在沒有任何政策限制、完全靠產品力自由競爭的美國市場。2017年全年現代-起亞以127萬余臺的銷量僅次于“美國三大”和“日本三強”之后位列第七,乍看之下這個排位不算高光,但是這已經是大眾集團62.5萬臺成績單的兩倍有余。要知道美國政府對汽車產業的干預可不會給純電動車申領華盛頓牌照、也不會為不擅長造大排量發動機的企業頒發“節能車型補貼”,玩了100年汽車的市場一切都以產品力說話。
當然,韓系車受限不佳的中韓關系,坊間口碑居然要弱于中國品牌。不把韓系車放在眼里的朋友我建議家里還是要及時辦理一下寬帶業務,作為21世紀以來公認進步最大的汽車集團,現代-起亞的產品從能力上來說絕對不是問題。中型車起亞斯丁格GT在Mazda Raceway Laguna Seca賽道的圈速居然快過鍵盤車神必吹TYPE-R(FK8),Genesis G70和G90等豪華車型也是屢獲用戶褒獎。不過正所謂“南橘北枳”,韓國人想要在中國活過來,現代還是要再針對這塊土地的喜好做做功課,就這樣我認為最漂亮的“中國特供車”---LA FESTA菲斯塔來到了世人面前。
韓國車型的高顏值逆轉于第八代索納塔,流體雕塑的設計語言讓韓國人的汽車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看似是靠著簡單的顏值贏得消費者的荷包,但了解汽車的人都知道,如果其制造基礎所呈現的產品力未到一定標準時,即使再好看的外觀也是枉然(參考某河北“豪華”SUV品牌企業)。現代菲斯塔雖是一臺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車型,但它和南征北戰的現代全球車型一樣,具有十足的國際范。
不用我多說,菲斯塔肯定具有現代起亞車型一貫的優點,那就同級別最高的配置水平。幾乎在這個價位車型,應該提供的不應該提供的現代都已經下放到了這臺精品車型上。而別有洞天的是,菲斯塔似乎想把現代車型一直以來的“買菜車”頭銜拿掉,想走起“性能車”的范兒。至少在表面上,整體朝駕駛員傾斜的座艙,甚至各個細節處的與車身同色的裝飾,菲斯塔要與昂希諾攜起手來改變現代車型在華的形象。
空間本不應該是這個級別車型的擅長,各家的表現也是大同小異。不過相比于大眾凌渡和本田思域,現代顯然想賦予菲斯塔更全面的乘坐表現,不僅座椅的椅型和舒適感非常出色,就連在有限的儲物空間內,也精心的細化出了軟質的橡膠墊,絨面材料和充電口等等,這都是東方車企與眾不同的細心之處。
首先談一談極限性能,既然定位于轎跑車在動力系統這種硬指標上必須下狠功夫,尤其是當你的對手是本田的L15BT以及大眾EA211時。現代的這臺“伽馬”發動機之前被廣泛的運用在家族其它車型上,但在菲斯塔上被調教的異常活躍。150kW的絕對動力堪比早年間EA888 2.0T的硬實力,實際體驗下來動力在各個轉速區間來得都比較暢快,并沒有因為“小排量大功率”而出現明顯的Turbo Leg現象。油門踏板十分的順暢跟腳,但你松開油門泄壓閥時不時傳來老派渦輪機動聽的聲音為你來解悶。
同樣作為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比起大眾最新的DQ380那致敬VV7的表現(輕踩不走,重踩也不怎么竄),顯然現代的調教要更加優秀。雖然換擋速度不是那么極致的快,低速蠕行的頓挫也還有一些,但它在大多數工況下已經能盡力表現出一些AT變速箱的特點,各項指標都能排在雙離合變速箱的前列,綜合起來就能成為一套不錯的動力總成。
其次是駕駛特性的體驗,在試駕現款領動之前,我一直認為現代的車型在駕駛細膩之處的拿捏比起“兩田”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經過領動,昂希諾到現在的菲斯塔的演化過程中,我感受到了現代的工程師們打磨車輛駕駛起來的“毛刺”所下的功夫。首先在底盤的表現上,菲斯塔的整體動態變化是很線性均勻的,并沒有中國品牌那樣“一股子一股子”的廉價感,過個溝溝坎坎懸架的二次動作很少,已經體現出了較高的調教能力。
再談論NVH能力,菲斯塔有意識的刻意放出了一絲絲發動機聲音和排氣聲,來點綴下購買這個價位車型的小年輕們意興闌珊的生活,但這個尺度拿捏的比較精準,體現出了中國品牌和國際大廠最明顯的差距。一方面凸出的噪聲用較低的風阻(0.29Cd)和高級的輪胎來彌補,確實我們的近鄰一直在教我們什么叫做“過猶不及”!
試駕結束后,我心里時常問自己會想別人推薦菲斯塔嗎?我想我不會,畢竟中國汽車的輿論環境不太好,對韓系車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上山下鄉前的論調、想想自己不算太好的人際關系,還是不要惹一身騷的好,推薦推薦凌渡、福克斯會顯得自己更加“博學”和“合群”。但是如果再次回到畢業,自己考慮買這個價位的車型,我可能還真會把現代菲斯塔列入重點考慮的對象。尤其是對于不看重品牌效應而更加在意內在產品力的人來說,趁著中韓關系未緩和之際抄底入手實在是美哉美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