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 齊宇評奔馳GLC/寶馬X3/奧迪Q5L
發布時間:2018-09-28
說起豪華品牌中型SUV,德系三強(奔馳、寶馬、奧迪) 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早已摸清國人的需求,懂得中國人最看重的是哪些地方,對癥下藥,這也是它們產品取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
還有一個恐怖的地方在于,這三個品牌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實在太高了,以至于大多數人在購買豪華品牌時基本上是不會有“BBA”之外的第四個選擇的,這也構成了豪華品牌第一陣營,就目前來看,短時間內“BBA”三足鼎立的局面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不過雖然同屬一個陣營,但它們絕對是天生的死對頭,奔馳在GLK換代改為GLC之后,銷量節節攀升,擠掉Q5長期霸占榜首。但隨著全新寶馬X3的國產和奧迪Q5L的上市,GLC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威脅,于是全新的“三足鼎立”拉開序幕。
外觀設計見仁見智
在外觀上來看,盡管全新寶馬X3和奧迪Q5L都是剛剛換代,但對于設計真的不分先后,起碼我認為奔馳GLC在外觀上絕不落下風。奔馳近幾年的進步真的可以用瞠目結舌來形容,自從這代S級開始,奔馳反擊的戰歌就開始奏響,從CLA到新C級,再到GLC,奔馳好似從沒有從我們的視線中離去。
而對于奧迪Q5L來說,全新換代后的它與海外版車型保持了高度一致,徹底告別了上代較為圓潤的造型設計,此外全新奧迪Q5L也采用了奧迪全新的外觀設計語言,在各個細節之處采用了棱角分明的犀利設計,整體視覺效果要比老款更加運動和干練。
最后寶馬X3自從完成了全新換代并國產之后也獲得了十分不錯的關注度,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車型均采用M運動套裝,在面對愈加年輕的消費群體,寶馬這次算是抓住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心了。我想說對于外觀設計,大家見仁見智,但在內飾設計和用料方面,才到了拼硬實力的地方。
內飾GLC大幅領先
在“BBA”中,更擅于在內飾上做足文章,功力也最為深厚的,還是梅賽德斯-奔馳。而在GLC上這一點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富有質感的木紋飾板、恰到好處的鍍鉻點綴和充滿豪華感的ARTICO皮革包裹中控臺、門板和座椅,其柔軟高品質的皮質締造出豪華的氛圍,搭配只存在于奢侈品上的雙縫線工藝,讓這臺國產兩年多的車型,現在看來,依舊在內飾上保持著鶴立雞群般的領先,而我們這臺試駕車還配備了柏林之聲音響,這在同級別當中絕對算得上是“絕對領先者”。
而對于奧迪Q5L來說,內飾設計也并不差,簡潔且做工用料十分講究,多種材料的組合也讓新車的整個內裝變得更有層次感。懸浮式儀表盤、橫向拉升的金屬飾條、簡化的按鈕等讓人看著更為舒服。另外奧迪Q5L的用料質感也不錯,空調旋鈕扭動時會有“咔噠咔噠”的清脆反饋聲,而且空調按鍵處還有觸摸感應功能,細節之處令人放心,只是相比于奔馳GLC來說,缺少了這個級別應有的豪華感。
最后輪到寶馬X3,其實對于內飾設計方面,這方面一直是寶馬的弱項,之前很多人都在抱怨寶馬內飾缺少檔次,但從新一代的X3開始,這個情況有所好轉,全新BMW X3中控屏改為了懸浮式設計,周圍少了臃腫的包裹后,看起來會非常清爽,但整體內飾設計風格依然偏向“保守”,在這項比拼中落了下風。
均衡才是王道
在今天的這三位選手中,運動感頗強的BMW X3確實是駕駛感最好的,但對于這個級別的消費者,運動性真的不是最優先考慮的事,平順的動力輸出與舒適的懸掛系統才是首要目標。
此次我們的試駕車是一臺GLC 300 4MATIC,屬于GLC中的高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245馬力,峰值扭矩被鎖定在了370牛·米,與之匹配的是一臺9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在最初駕駛的時候,我發現這臺變速箱的與發動機的匹配還是十分默契的,在城市低速駕駛時依然保持了奔馳慣有的沉穩的風格,偏重的油門和稍顯慵懶的動力輸出都努力為營造奔馳特有的舒適氛圍提供貢獻,并且在大部分情況下,這輛車總會以2擋起步,只是在運動模式或是越野模式、上坡模式、掛車模式時,才有機會利用1擋來換取更強的扭矩,不過在我看來這樣的控制邏輯非常聰明,畢竟從1擋5.50到2擋3.33之間的齒比非常大,若是日常行車總在1、2擋過渡,隨之而來的升擋頓挫或是降擋拖拽感這對于注重行駛舒適性的奔馳是絕對不允許的。
而且GLC所使用的這臺9擋自動變速箱擋位之間的間隔更短,從而使換擋更快,平順且高效,進而增強了駕乘舒適性并降低了噪聲。大家總說“開寶馬,坐奔馳”,這句話就是對奔馳旗下車型舒適性最大的肯定。此次奔馳GLC前后均采用全新多連桿結構的懸掛系統對于路面的細小震動過濾的更為徹底,大幅提升了車輛的舒適性。而對于懸掛賦予的這種舒適感,并不是你想象中那種軟綿綿,而是柔中帶韌,GLC的懸掛調校雖然偏向硬朗,不過路面上的顛簸在經過輪胎、懸架、底盤和座椅之后,傳遞給乘客的感覺并不明顯,并不會有不舒適感,而最重要的則是整體感很強,沒有多余的彈跳和晃動,懸掛雖然雖然硬,但是硬得有分寸,這才是最能體現調校功底的地方,或許這才是“坐奔馳”三個字的真正含義。
巧合的是,就在前一段時間我剛剛試駕過Q5L,其實那輛車給我留下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在動力方面奧迪Q5L由第三代EA888 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和7擋雙離合變速箱組成了新車的動力總成。其中2.0T發動機分為高低功率兩種配置,可供選擇的余地還是比較多的。另外奧迪Q5L的底盤濾震性能方面相比于上一代車型有了長足進步,前、后多連桿獨立懸掛設計,讓新車在整備質量上大幅度瘦身。在駕駛方面,那臺奧迪Q5L也做的不錯,在駕駛了一周后并沒有發現明顯的不足,依舊延續了奧迪之前特有的中庸之道,但這也證明此次奧迪Q5L沒有什么特點和駕駛樂趣缺失的短板。
而對于BMW X3而言,在駕駛方面它同所有寶馬一樣可以給予你充足的駕駛樂趣,直接的動力輸出和精準的轉向系統一直都是寶馬的獨門秘籍。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如果在這三位選手中讓我選擇一臺可以幫助我披荊斬棘的一臺車,我也許會選擇這輛BMW X3,但如果讓我選擇一臺可以帶著家人孩子平平穩穩的從A點到達B點的話,也許奔馳GLC是個不錯的選擇。就如同開始所說的那樣,每輛車都有賦予它們的使命,在這個級別中顯然奔馳GLC的做法更深得人心。
其實作為這個級別的車型,奔馳GLC、寶馬X3以及奧迪Q5L的硬實力都不差,但如果真的要選擇最適合這個級別消費者的車,我覺得奔馳GLC一定是最適合的那臺,傲人的銷量也證明了我的觀點。其實在奔馳GLC剛剛推出的時候,GLC作為GLK的換代車型變化之徹底就令我驚嘆,新車依然延續了非常高的品質,體現出了廠家十足的誠意。而從GLC的綜合能力來看,它也確實做的足夠優秀,在駕駛的時候我甚至找到了更高一級車型的影子,這也許才是對GLC最大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