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買電動SUV 選它就對了 測廣汽GE3
發布時間:2018-08-07
前段時間剛試駕過比亞迪元EV360,當時就感嘆如今10萬元,就能買到續航300公里的電動SUV,可見電動市場兇猛的發展勢頭。
后來順著好奇心,查閱了其它的小型電動SUV,才發現續航300公里是最基本的,有些還推出了400或500公里續航的車款,似有追平特斯拉的沖勁。
而其中的GE3比較有意思,在續航里程、車身尺寸、配置上并不突出,唯獨價格比同級對手高出3萬左右。而小型電動SUV貴3萬,可就跨入了緊湊級電動SUV的價格區間了,因此GE3如果沒真實力,也不會自抬身價。
GE3的廠商指導價為21.28萬-24.58萬元,共分為三款車型,而本次評測是中配車型,也就是補貼后售價為13.38萬元的2017款傳祺GE3 智享版。
而同級別同尺寸的比亞迪元EV360,頂配車款補貼后售價為9.99萬,可見GE3在價格上的姿態要高出不少。
所以給GE3找對手,就不能按級別選,得按價格找。而補貼后,價格相近的有吉利帝豪GSe和比亞迪宋EV。不過兩位對手的尺寸均比GE3大,宋EV更是達到了緊湊級電動SUV的水平,所以拼空間表現,GE3可不會占到便宜。
節省下了尺寸的成本,GE3強化了兩項核心競爭力,分貝是品質和動力系統。
首先說說動力系統,這項包括了電機和電池。電機方面,GE3有180Ps和290Nm的動力參數,幾乎等同于一臺2.0T汽油引擎,配上電機善于爆發扭矩的特性,這樣的動力算得上充沛。
電池方面,雖然本次試駕車是續航里程為310公里的版本,但8月底便會推出續航500公里的版本,由于電池組密度大幅升級,所以補貼后起售價也僅在14萬左右,屆時GE3將成為同價位里續航里程最長的車型。
不和同價位對手拼空間,并不代表GE3的空間不夠用。從實際體驗來看,GE3的乘坐空間符合一輛小型SUV的標準,后排乘客有兩拳左右的腿部空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GE3是電動小型SUV,有些電動車受電池組布局的影響,使得地板偏高,后排乘客幾乎沒有舒適度可言。但GE3明顯注意到了這些問題,就舒適度而言,GE3的后排完全OK。
說到品質,其實這項內容很寬泛,包括上面說的乘坐舒適度,其實也算是品質。因此簡單來說,一輛車,能給你舒服的駕乘感受,不會讓你對某些回饋產生反感,那這輛車,就是一輛有品質的車。
內飾方面,GE3的設計絕對談不上出眾,因為現在各家都聘請了外援設計團隊,所以單論設計,其實各家車型是難分伯仲。但說到用料和做工,這就不是外援能干預的了,所以就GE3內飾品質上的把控,還是很令人滿意的。
最近流行多屏的內飾風格,希望通過觸屏或智能車載來代替按鍵操作。而這方面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百萬級特斯的系統,都能下放到十萬級的車上,那特斯拉還怎么賣。
所以說現在入門級車型的智能系統并不實用,偶爾的卡頓或誤執行還會引起反感,因此像GE3一樣,備一套實體按鍵,就萬無一失了。
這輛中配的試駕車,在配置方面智能說是很基礎,比如有藍牙、定速巡航、倒車影像等等,所以樣式不多,但均是實用配置。
但這不是我想說的,因為在乎車輛品質的,就能理解它價高配置少的原因。就比如坐姿這項,我試過不少10來萬的車,有些車的坐姿堪比小貨車,所以剛一坐上便會有不想開的念頭。而這項不會寫在配置表,也沒法表述,但又確確實實能夠影響品質。
相比于靜態表現,其實GE3在駕駛方面才是最吸引人的。電機參數方面,可能沒有宋EV那么強,但實際感受卻絲毫不示弱,參數與大多數低功率2.0T汽油機相當,可扭矩輸出速度要比汽油機出色很多。
變速箱依然是單固定齒,提供了D擋和ECO兩種駕駛模式,因為不涉及升降檔,所以駕駛模式主要調節了動力響應的速度,ECO的動力輸出更緩和一些。
性能測試
和同級對手奇瑞瑞虎3xe和比亞迪元EV360比,GE3的加速性能要略勝一籌,雖然自重較大,但扭矩依然高于二者,畢竟01加速主要靠扭矩,所以GE3接近300Nm的扭矩優勢顯著。
GE3不光制動成績出色,制動過程也給人留下不錯的印象。相比同級電動車,GE3制動時的懸掛支撐更好,所以車身不會有過分的前傾,因此會有較好的車身平衡,后輪能夠獲得充足的抓地力,來輔助制動。
就目前的續航里程需求而言,GE3 220公里的實際續航里程尚且夠用,但電車發展迅猛,消費者對里程的需求會更為苛刻,因此推測8月底的GE3 530,將會取代現款GE3,成為主銷車型。
駕駛感受
接近汽油車的駕駛感受
對于常開汽油車的來說,最反感電車的動能回收,因為每次松開油門后,動能回收帶來的制動力都很難做到線性,往往力度是漸進增強,會令人產生一種眩暈感。所以GE3如同汽油車般的駕駛感受,格外吸引人。
當然,也不是全部的動能回收都做的不好。記得前不久試駕過寶馬i3,其動能回收的力度足以令車完全停止。雖然剛開始不適應,但后來發現i3回收時的制動力超均勻,堵車時甚至可以取代剎車,減輕駕駛負擔,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電車爆發力不強怎么行
為什么特斯拉受歡迎?還不是因為隨叫隨到的動力,而這份瞬間能爆發的動力,源于電機釋放扭矩的特性。所以作為一款電動車,GE3知道什么樣的動力才是消費者喜歡的,因此GE3才有近300Nm的扭矩,配合上電機的特性,這份強力的推背感,是隨叫隨到。
不過能做到快速動力響應的電車仍是各占一半,因為快速爆發扭矩會增大電量消耗,所以有些想提供超長續航里程的電車,會把爆發期拉長,即使全油門后,也需要一秒左右才會感受到扭矩峰值的到來。
底盤調校 才是體現檔次的關鍵
傳祺自GS4之后,車型是越做越好,尤其是底盤調校,不論哪款車型,都絲毫不輸合資品牌。因此GE3也不會例外,其避震設定是前段偏軟,用來抵消路面的顛簸,給予車內乘客舒適的駕乘體驗。而后段支撐力強,頗有韌性,用來對抗彎道時的側向G值,又或是剎車時的前傾,另車輛竟可能的處于平衡狀態。
與其偏科 不如均衡些拿高分
坐姿、踏板、底盤、動力、轉向、靜音,GE3這六項里并沒有特別突出的一項,但開起來卻很舒服,和大眾車型的感覺類似,沒有絕對優勢,但絕對沒毛病。
相比同級又或是同價位對手,可能沒有宋EV的動力強,又或是北汽EX的性價比高,但就駕駛感受而言,GE3的水準已經比對手們先一步了。
總結:GE3 530值得期待
要說GE3最吸引我的,也許是品質。因為相比同級或同價位對手,GE3開起來更有檔次,內飾的做工和用料也更經得起推敲,所以如果15萬選一輛電動SUV,GE3會是我的首選。
而客觀的說,其實GE3更多的是贏在了動態部分,也就是駕駛感受。其出色的動能回收設定,讓GE3與汽油車的駕駛感受接近,另外傳祺一貫出色的底盤調校,又賦予了GE3檔次。
但唯一不滿的是續航里程,如果像本次試駕車一樣,只有220公里的續航能力,并不能滿足我的通勤需求。不過好在8月底GE3 530就上市了,有500公里做后盾,自然就沒有后顧之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