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眼光確實夠雪亮!測試全新一代朗逸 1.5升
發布時間:2018-07-20
朗逸這款車型在國人心中取得了相當大的地位,當然它符合國人審美的設計風格和滿足家庭消費者用車需求的空間及功能實用性,最重要的當然是價格方面,同時新車在配置方面也有所提升,從全系標配LED大燈就可以看出朗逸在有些方面并不吝嗇。
全新一代朗逸基于MQB平臺打造,車身尺寸上有著較大的變化,整體視覺效果也更加穩重大氣,車身硬朗的線條設計精致感更強。新車共有兩種動力選擇1.5升、1.4T,變速箱有5速手動、6速手自一體以及7速雙離合。
上汽大眾全新一代朗逸 官方指導價 | |||
---|---|---|---|
排量 | 變速箱 | 車型 | 售價(萬元) |
1.5升 | 5速手動 | 手動風尚版 | 11.59 |
6速手自一體 | 自動風尚版 | 12.79 | |
5速手動 | 手動舒適版 | 12.79 | |
6速手自一體 | 自動舒適版 | 14.29 | |
1.4T | DSG 7速雙離合 | 280TSI DSG舒適版 | 14.99 |
280TSI DSG豪華版 | 16.29 | ||
制表:網通社 Internet Info Agency |
之前同時試駕的全新一代朗逸1.4T版本鏈接如下:
車輛測試:
剎車油門同時踩下時發動機轉速最高為2200轉,這也是對于變速箱的保護,而換來的起步推動力并不算特別明顯,你會感覺起步很平緩,整個加速過程中車輛在時速60公里后會有一些減弱直至達到時速100公里,經過多次測試全新一代朗逸百公里加速最好成績為12.74秒,這樣的成績也在預料之內,畢竟小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原因。
制動測試:
在6次全力制動后,車輛最好制動成績為38.96米,整個制動非常平穩同時并沒有太多熱衰減,從曲線圖也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制動平順性不錯,方向盤沒有過多的抖動,總的來說這樣的制動成績在同級別競品中也算是比較優異的表現。
車輛懸掛的橫向支撐能力值得肯定,雖然朗逸主打家用,但相比上一代車型它的駕駛質感更強車身穩定性也更好,轉向存在少量虛位,這也是為了日常更加舒適的駕駛,在繞樁過程中由于車輛擺動較大,車內座椅的包裹性能將駕駛者很好的固定在座位上。
車輛有兩種動力選擇分別為1.5升、1.4T,同時1.5升車型中有5MT和6AT兩種變速箱選擇;其最大功率85千瓦、最大扭矩150牛米。而1.4T車型中為7速雙離合變速箱;最大功率110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懸掛部分還是老樣子,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
雖然車輛屬于小排量而且沒有渦輪增壓加持,但相比同樣排量的發動機它的表現也并不示弱,對于這臺車而言如果想要超車千萬不要吝嗇你的油門,因為車輛的油門踏板踩深至1/3時能有著非常不錯的動力反饋,為何需要踩這么深我們接下來聊下變速箱。
其實這臺變速箱的表現已經相當不錯,起碼在平順上是這樣的,但是在行駛過程中它的降擋表現就不是很盡人意,這臺變速箱的升擋很迅速,基本在時速10公里升至二擋、時速20公里升至三擋,以此類推,車輛也不會有太明顯的頓挫,而當你勻速行駛需要超車時,踩下油門你會發現車輛提速很慢,這是因為車輛在以高擋位進行超車,你需要對油門踏板加大施壓變速箱才會降擋,從而得到更好的提速。
運動模式下車輛的變速箱要敏感不少,駕駛起來要比之前懶惰的變速箱爽快的多,突然發現運動模式的駕駛感覺更合心意,起碼在我想超車的時候變速箱會及時降擋提速,而當發動機超過2500轉時的動力也相當有勁,換句話說如果有心購入這臺1.5升動力的朗逸,上車直接開啟運動模式會讓你更順心。
隔音相比上一代朗逸提升不少,底盤整體質感也更加厚重,當然這與MQB平臺密不可分,懸掛調校比較大眾風格,雖然路面上的瑣碎可以過濾掉,但還是保留著一定的路感,比如壓過一些較硬的物體還是可以從座椅以及方向盤傳遞給駕駛者。
基于MQB平臺打造的全新朗逸在車身尺寸上最為明顯,車身尺寸增大,軸距增加78毫米,整體視覺效果更加寬扁,可以看出全新家族式前臉造型與全新一代CC很為相似,車輛線條更加硬朗大氣,標配的LED大燈比較搶眼,但不足的是車輛并沒有配備倒車影像。
熟悉的大眾內飾風格讓人并不陌生,簡潔的樣式讓人覺得清爽,中控臺的漸變飾板比較有新意,而朗逸這級別車型走的都是務實路線,并不會把一些花哨東西加入其中。中控臺的材質大多數為硬塑料,質感上有些欠佳,比如說在陽光較為充足的時候多少有些反光。
車輛座椅值得好評,這不單單是因為座椅是皮質包裹,而在填充物、人體工程學方面更加得體,包裹感和舒適度均有較大的提升,在長途駕駛和乘坐時不會太快的感覺到疲勞。后排座椅取消了中央扶手,乘客肘部會有些尷尬,第二排的腿部空間很好,只不過中間地板凸起有些明顯。
結語:從MQB平臺出來的全新一代朗逸有著非常大的變化,這不只是為了換代而換代那么簡單,而是大眾對其車型之重視,多少消費者都在關注這次朗逸的換代,也相信這一次的改變并不會讓消費者失望,畢竟朗逸之前良好的銷量成績讓其成為焦點,所以它需要拿出200%或者更多的心思去研究與改造它,畢竟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的小算盤更打得加緊密。(圖/文:尚震罡 攝:網通社評測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