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硬派越野車都屬于粗獷豪放派,不拘小節。它們主要以實用為目的,不追求細節做工,配置也不會有太多亮點。然而不久前江鈴福特推出了這樣一款SUV,它既擁有結實的非承載式車身,又擁有超高的配置,同時還安裝了三排座椅。不僅務實,而且還很舒適。硬漢竟然也玩起高科技來了。

● 非承載式車身的硬漢
撼路者這款車在設計之初就將通過性和承載能力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所以它跟福特Ranger皮卡出自同一平臺,采用了非承載車身。作為福特家族內的新成員,撼路者是由澳大利亞的福特亞太設計中心設計,其外形設計師還是個亞裔,據說曾祖父是福建人。


中國人向來都喜歡又大又高的車,因為覺得有存在感和安全感。撼路者的設計團隊正是抓住了人們的這一心理,設計出了這款看似中庸,實則又不失豪華感的車型。首先它很高,高度達到了1837mm,已經快接近車身寬度了。其次它很長,以至于能夠容得下三排座椅。總體來說,用“高大威猛”來形容它,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你要說它漂亮、帥氣吧,可能也欠妥。方方正正的車頭沒有銳界和探險者看起來那么時髦,鍍鉻中網格柵和銀色下護板散發著濃濃的美式皮卡風格。不過你可別小瞧了它,這輛頂配車型的大燈可是帶自動遠光感應調節、水平調節和清洗功能的氙氣大燈,周圍還有LED日行燈點綴,配置可不低。


看到它遍布車身前后的多個雷達傳感器了嗎?沒錯,這款車不僅擁有倒車影像、前后雷達,而且還帶有自動泊車和兩側來車預警系統,高科技配置也是應有盡有。


車身周圍還增加了一些裝飾件,例如前翼子板上的6 SPEED AUTO字樣代表這是一輛自動擋車型,橫貫車尾的寬輻鍍鉻條寫著撼路者的英文名字“EVEREST”。此外,它的車頂還安裝了裝飾性行李架,車身側面的上下車踏板倒是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值得一提的是,行李架和側踏板都是標配,只是頂配車型的側踏板加入了鍍鉻裝飾條。

20英寸大腳在它身上一點都不顯大,光是固定螺栓就用了6個。福特為撼路者選擇的是固特異EfficientGrip SUV輪胎,規格為265/50 R20,全尺寸備胎對于硬派SUV來說十分重要,如果越野過程中輪胎真出了問題,也能及時更換上,不至于降低脫困能力。
● 內飾做工不錯/配置非常高



除了有著霸氣的造型外,該車在內飾設計上也展現出硬朗的風格,而在硬朗的外表下還擁有相當不錯的制造工藝,這一點是我沒想到的。它的中控臺上部采用的是軟性材質,還加入了縫線以提升視覺效果。中央是一塊8英寸觸摸屏,與之相配的是福特SYNC 2系統,而CD面板和自動空調控制區則采用了實體按鍵。雖然上下風格相差比較大,但卻相當實用。




撼路者采用的是電動助力轉向,四輻式方向盤轉向頗為輕盈。左右兩側的多功能按鍵分別負責控制儀表兩側的顯示屏和ACC自適應巡航以及多媒體系統。儀表和探險者幾乎一樣,中間是機械式時速表,兩側的彩色顯示屏可以顯示諸多信息,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撼路者一共有兩種內飾顏色,一個是圖中的這種米色內飾,另一個則是全黑內飾。我個人更喜歡米色內飾的撼路者,風格更加溫馨,而且比較耐臟。前面提到了,這款車不僅內飾用料與城市SUV有一拼,而且配置也絕對超乎你的想象。比如ACC自適應巡航、并線輔助提示、車道保持、碰撞預警、自動泊車、全景天窗、三區自動空調、自動氙氣大燈、電動尾門、SYNC 2多媒體系統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福特現階段擁有的高科技配置它全給裝上了,這是勵志要和城市SUV死磕到底的節奏啊。
● 空間體驗回顧





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我們已經早早的體驗過了,實際證明這款車的第三排并不雞肋,可以靈活移動的第二排座椅讓第三排完全可以坐下兩名成年人。只不過由于坐墊比較單薄,乘坐感并不算很舒服,而且上下車稍有不便。此外,這款車的前排電動座椅還擁有加熱功能,第二排座椅可以手動調節靠背角度,還可以進行前后移動,乘坐都比較舒適。前段可打開的全景天窗和后排獨立空調也充分照顧到了第二排乘客。第三排座椅采用的是電動折疊方式,左右兩側可分別一鍵式放倒,比較高大上。



車內充足的儲物格足夠你揮霍的,這里就不再詳細介紹了。接下來讓我們把目光轉移至后備廂,7座車的好處就是車內空間靈活多變。經過我們的實際測量,即使在三排座椅全部打開的狀態下,它的后備廂縱深也能夠達到420mm,也就是說放一些旅行背包或者小的攝影器材還是不成問題的。而一旦把座椅全部放倒,后備廂最大儲物空間則能達到2010升,實用性沒的說。
● 2.0T低扭不錯/駕乘舒適

對于SUV來說,好看、舒適、空間大固然重要,但是別忘了撼路者可是一款硬派SUV,采用非承載式車身的它整備質量已經達到2.3噸,首先要經受考驗的就是這臺2.0T EcoBoost發動機。這款直噴發動機采用了雙渦管技術,可提供180千瓦最大功率和360牛?米的峰值扭矩,而且93號(京92號)汽油就可以滿足它。

打開發動機艙蓋,我們可以看到撼路者采用的是縱置發動機布局,整個2.0T發動機位置比較靠后,機艙內還留有充足的剩余空間。與2.0T發動機匹配的是福特6R80 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擁有S擋和手動換擋模式。實際上,撼路者還擁有另一套動力系統,那就是2.2T柴油發動機配6速手動變速箱,用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這次官方提供的試駕車全部為汽油版車型,發車之后,車隊便進山了。別誤會,廠家并不是向我們暗示“運動、操控”等字眼,而是作為到達越野路段的必經之路,山路駕駛也恰好可以檢測車輛的各方面性能。不過顯然曲折蜿蜒的盤山公路并不是硬派越野的玩耍之地,沉重的車身、高高的重心以及偏軟的懸架都讓撼路者在每一次高速轉彎時顯得力不從心。沒辦法,這是車型定位所決定的,算不上撼路者的缺點。
相比之下,我更加關心這套2.0T+6AT的配合是否默契,山路恰恰是檢驗它的絕佳場所。還別說,這臺2.0T發動機低扭表現還真能帶來點驚喜。我原本以為車輛上山時的加速出彎會慢得像個老牛一樣,但沒想到它比我想象得要輕快多了。油門踏板很靈敏,輕輕踩就能有不錯的動力響應。這臺發動機標稱的峰值扭矩轉速出現在4000rpm,但給我感覺2000rpm就已經能夠發揮出80%的功力。

當然,6AT變速箱在山路駕駛環節還是顯得不夠果斷,降擋總是慢半拍。即使切換至手動模式,換擋響應速度也并不太理想。沒辦法,還是那句話,撼路者天生就不是用來跑山路的,這不是它該來的地方,我們不能以性能車的標準去苛求它,只要變速箱換擋夠平順、質量可靠就行了,別無他求。


剎車腳感與普拉多和帕杰羅等車型一樣,都是那種軟綿綿的風格,這樣的設定在公路上會令駕駛者感到不自信,但在越野時則非常有必要。正因如此,許多硬派SUV在日常駕駛時會給人松松垮垮的感覺,隔音也一般,不夠舒適,然而作為后來者的福特撼路者卻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不管是加速還是高速行駛,車廂內都足夠安靜。音響雖然不是大廠代工的,但10個揚聲器足以讓它營造出環繞式立體聲的效果,滿足一般人的耳朵還是不成問題的。

沉重的車身對于懸架也是一種考驗,為此撼路者采用了前雙叉臂+后整體橋式懸架結構,其中后懸架還帶有瓦特連桿。按照官方的說法,這種結構的后懸架不僅能夠適應城市街道和高速公路,而且能夠完全滿足崎嶇的越野路段的需求。堅固的后軸配以瓦特連桿,在確保車身穩定和靈活、可控操控的同時,進一步強化車身的強度和增加離地間隙。同時,前后懸掛采用的螺旋彈簧、后減振器與車橋分離的設計,均提升了車輛的舒適性。我尚不清楚這種理論分析是否正確,但實際底盤表現確實不錯。
● 全時四驅系統

經過再三確認,廠家明確表示撼路者采用的是智能全時四驅系統,而非適時四驅。也就是說,前輪在任何狀態下都是有動力輸出的,只不過在鋪裝路面行駛時,動力更偏向于后軸,更有利于操控。這套由博格華納提供的中央限滑差速器采用多片離合器結構,能夠根據不同路面情況智能分配前后軸動力,但沒有鎖止功能。即使你掛入N擋,按下4×4 LOW(低速四驅)按鍵,前后軸動力也是按需分配的,只不過此時扭矩放大了2.48倍。

除此之外,撼路者的所有四驅車型還都標配了電子控制機械式后橋差速鎖。該差速鎖為牙嵌式結構,即只有鎖死和斷開兩種狀態,駕駛者可通過手動操控來啟動電子控制機械式后橋差速鎖來增加牽引力。此外,車輛的ESC系統也能夠實現左右輪之間的電子限滑功能,從而進一步增強車輛的脫困能力。


TMS路況實時管理系統提供了四種不同的駕駛模式,包括普通路況、泥地/草地/雪地、沙地和巖石山地。不同模式下,系統會根據需要對油門響應、變速箱換擋邏輯、全時智能四驅系統、牽引力控制系統和電子控制機械式后橋差速鎖進行調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駕駛難度。



此外,HSA坡道起步輔助和HDC陡坡緩降控制系統也是在越野中頗為重要的兩項配置,為上下坡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福特撼路者的最小離地間隙為227mm,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達到了29.5°和25°,涉水深度為800mm。我們現場體驗了一下撼路者的涉水能力,由于水位只是剛剛接近車輪一半的高度,所以撼路者表示毫無壓力。

大概是出于安全的考慮,今天的試駕會現場沒有安排太高難度的越野項目,撼路者自然表現得頗為輕松。在唯一的交叉軸項目體驗中,撼路者在選擇低速四驅、鎖定后橋差速鎖之后也是如履平地,左右車輪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瘋狂的空轉現象,一氣呵成。
然而作為一款硬派越野車,多片離合器式的中央限滑差速器是否耐用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高強度越野狀態下有可能會出現離合器過熱保護的問題。結構上不如普拉多的托森限滑限速器和帕杰羅的牙嵌式差速鎖給人感覺更踏實。
● 總結:
作為硬派SUV的新生力量,福特撼路者將家族皮卡良好的越野基因成功的移植到了自己身上。一般來說,能夠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前段時間剛剛上市的五十鈴mu-X同樣也是脫胎于皮卡平臺。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撼路者在非承載車身的基礎上,還能將舒適性做到與銳界、探險者同樣的水平,實在難得。即使與普拉多、帕杰羅等久經沙場的越野悍將相比,撼路者也絲毫不落下風,甚至在配置上還取得了先機。如果未來這套四驅系統被證實可靠耐用的話,以撼路者30多萬的預售價格來看,這款車還是頗具競爭力的。(文/圖/攝 汽車之家 張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