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在車界似乎成為了一個很火紅的話題,特別是在一些限號、需要拍號、搖號的城市,更是讓人仿佛找到了沙漠中的綠洲。正所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是人生中的幾大樂事之首,那么新能源似乎也有一點點這種情懷存在。不過,也總是有些人對于新能源存有一些疑慮,或者說是一種不屑,怎么說呢?因為現代的內燃機車輛實在太成熟了(相對于新能源車而言),但是,不論你對于新能源車保持著什么樣的觀點,接下來,我們要為您帶來的是眾泰芝麻E30電動車的試駕,準備好了嗎?請將頁面繼續向下滑動......

相信大家應該還記得在2015年上海車展中,眾泰曾經展出過這輛車,如今它已經“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不過我必須在正式進入正文前先向讀者們說明,雖然這輛車在我們的產品庫中歸類在“眾泰汽車”的旗下,但是這輛車的銷售渠道將會與眾泰汽車分開,而是由“電咖汽車”的渠道銷售。電咖汽車是一個由各方人馬所組成的新公司,是為了要打造互聯網時代中的汽車,因應而生的品牌。目前北京和天津的正式售價已經公布,裸車價為32800元(普通配置,其他地區售價會有所不同,依照地域而定),配置更高的車型則要等到明年才上市(高配車型多了駕駛座氣囊、動能回收系統、快充和車聯網四項配置)。
● 外觀
好的,你已經看過頭圖了,應該知道這輛車的外形了。事實上,我覺得這輛車的外形是結合國人的喜好而設計出的產品。先從前臉開始看吧。大燈的外形風格非常銳利,融合保險杠的設計,我個人覺得還挺成功的,特別是保險杠的造型,不但銳利還富有層次感,相信這是為了抓住消費者的胃口而生的設計。

眾泰芝麻E30 車身參數 |
長×寬×高(mm) |
2798×1563×1572 |
軸距(mm) |
1765 |
整備質量(kg) |
820 |



而側面的線條,是不是讓你想起了某輛車呢?有人覺得非常不能接受,但是有些人卻趨之若鶩。大家也先別急著批評,因為車廠的設計必定有他的考量存在,不管你喜歡或是不喜歡,總是有人愿意為它買單。




如果你問我“你會不會覺得這輛車好像似曾相識”,我會肯定地告訴你“是的,我覺得它像一輛smart”,不論是側面的線條還是配色的方式,都能看得到別的車的影子。我知道有些人一定準備開始大肆撻伐了,不過,看在售價才32800元的份上,其實你已經沒有什么好挑剔的了,因為這個售價比某些大排量摩托還便宜,但是摩托怕下雨,但是芝麻E30卻可以遮風避雨。




車尾的設計其實還挺富原創性,以銳利線條為主的造型,還有保險杠上的黑色塑料,讓車輛維持了年輕動感的外觀。LED尾燈讓整體質感看起來有所提升,而且比較動感。再加上尾門上緣的擾流板,讓車尾看起來比較不那么單調。
● 內飾
打開車門,你會發現中控臺有一塊大屏,空調出風口和平整的設計都讓人想起“特斯拉”。不過它的功能當然不像特斯拉那么繁雜。這塊大屏主要是用來播放多媒體系統和顯示空調狀態的。另外,中控臺上沒有實體按鍵,全部為觸摸式按鍵。




本車的功能非常簡單,沒有什么太復雜的功能。其實芝麻E30主要的買點之一就是互聯網應用,但是因為我們試駕的車輛是普通版本,所以沒有聯網功能(高配車型才有),所以我們無緣體會廠家所強調的互聯網思維的車輛,到底有什么特色。



關于這套系統,還有一個亮點就是樂視也參加了本車的車載系統研發(詳情請點擊此處),所以我們很期待未來出現的智能互聯系統到底會帶來什么樣的新體驗。目前我們只能先就這套無互聯網的系統進行體驗。以車載系統而言,它的反應還算迅速,特別是導航系統的操作非常人性化,而且顯示清晰,不需要太多思考即可操作,非常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





整體而言,雖然內飾配置的亮點不多,但是那套大屏幕應該可以牢牢抓住某些消費者的心,尤其是那些喜歡高科技范兒的消費者。幾萬塊的電動車內飾不見得要非常寒酸,有時候增添一些電子配置能讓使用者體驗更好,不過我還是要說適度地保留實體按鍵不見得是壞事,畢竟在開車的過程中,有實體按鍵會比較容易操作。
● 乘坐與儲物空間
本車的車倉儲物空間表現并不亮眼,儲物空間偏少而且規劃的也不細致。很多東西最后也只能往手套箱里塞。除了門板上的網狀儲物格,全車只有四處儲物格,這對于喜歡帶好幾只手機,或是習慣用長皮夾的人,其實有些麻煩。




不過乘坐空間倒是還不錯,由于這輛車只有一排座椅,所以縱向空間的表現讓人挺滿意,而且頭部空間的表現也算寬闊。雖然替我們演示的是一位姑娘,但是試駕當天,身高1.8米的乘客入座,也有不錯的空間表現,




至于后備廂空間,受限于車身尺碼的關系,能有229L的容積表現已經沒什么能夠再挑剔了。裝入平時采買的日用品已經足夠了。如果你還嫌不夠,還是找一輛大一些的車吧,這輛車和smart一樣,都不會是家里唯一一輛車。


我們對這輛車的乘坐空間沒什么太大的質疑,但是對于車艙內的儲物空間則是有點小小的不滿,有時候先要放個東西卻發現空間不夠用,只能往后備廂扔,多少增添了拿取時的麻煩。
● 機械結構與場地試駕
本車的電池容量為16kWh,電池形式為三元鋰電池,使用進口隔膜和鋁塑軟包電池技術,降低整車重量,提升續駛里程。不過,雖然是電動車,但是此車在試駕的過程中,它并不能帶來什么駕駛快感,因為它的加速并不快。




目前,快充車型還沒確定上市時間,我們只能體驗普通車型。普通車型的充電時間為6-8小時,充滿之后能有150km的續航里程,但是如果你一路上都開45km/h左右,而且不踩剎車,就能夠讓續航提升到200km以上,只不過這樣的的測試與現實相差太多。

開著這輛車的感覺,就是一個軟字,坐墊軟、懸架軟,完全不適合開快車,不過芝麻E30的速度不快,其實太好的操控對它而言是一種浪費,畢竟此車設計的出發點是在城市中使用,而不是拿來開快的。





開起來的時候,這輛車一如往所有電動車那樣安靜無聲。而“電門”的遲滯好像稍微明顯了點,讓人有點不快。許多現場的媒體說剎車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有可能是我開得不快,總覺得還足夠應付這些環節,且考量到這輛車的售價和定位,已經足矣。
● 總結
芝麻E30的原價為17.98萬元,經過國家、廠商和地方補貼,在北京和天津的價格為3.28萬,聽起來似乎挺劃算。但是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什么樣的族群會買這輛車呢?其實我個人對于電動車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即便是免搖號或是中簽幾率極高,我都沒有興趣,因為電動車和我的駕駛方式、用車習慣都有很大的出入,所以高中簽率對我而言并不是一個誘因。我相信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中,一定有人和我抱持著相同的看法。但是如果是家里有一輛車的家庭呢?我想芝麻E30的誘因就多了起來了,因為買這輛車的人,家里應該不會只有一輛車,而大城市的公共交通運輸相對發達,所以此車的主要客群應該不會是北上廣這些主要城市的消費者,反而是一些二、三線的城市。
就產品的本質上而言,考量到它的終端售價,其實沒什么值得挑剔了,用摩托車的價格買到能夠遮風擋雨的四輪車,算是挺劃算的。本車在保養上也很省,每5000km換一次減速機油就好,根據原廠透露,每一次保養的費用大約在100多元,非常經濟。而且廠家還提供了8年或12萬公里的電池質保,所以不需太擔心電池損壞的問題,接下來,就得看電咖汽車能不能再接著推出更吸引人的產品了。(文/圖 汽車之家 張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