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執行新一代艾力紳(以下簡稱艾力紳)對比奧德賽這一選題的時候,就已經比較充分地體驗了艾力紳的變化和表現。然而,真正買車的時候,選擇頂配車型的消費者非常少——通常大家的關注重點都會落在中低配車型上。今天咱們就一起看看艾力紳全系的次低配車型(廠家命名為舒適版)是否能夠讓大家滿意。

●高低配車型外觀差異微乎其微

我們到達試駕出發點的時候,眼前齊刷刷地停了10輛不同配置的艾力紳(我試駕的次低配為舒適版,頂配名為至尊版),若不仔細看多兩眼,很容易就以為它們都是同一款車。東風本田顯然考慮到了低配車用戶的“面子問題”,好讓他們在開低配艾力紳去接待客戶時也有同樣的氣場。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同級領先的全LED大燈將配備在頂配和次頂配車型上。這套燈光系統價格肯定不便宜,低配車能夠標配近光LED已經很不錯了,不過沒有日行燈就差點意思了。

首次搭載在國內本田車型上的Honda SENSING主動安全系統是頂配艾力紳獨享的配置,能夠實現主動剎車、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功能。這套系統的前雷達就是車標,所以高低配車型的車標樣式就有所區別了。另外,配有全景影像的車型在車標下方還會多一個攝像頭。

艾力紳高配車型采用斥水玻璃確實是個亮點,下雨天會特別實用,但是要不是看配置表的話,這類細致變化,一般人根本察覺不到。

通常來說,輪圈造型是區分高低配車型最好的辦法之一。不過這在艾力紳上可就不適用了,因為它全系標配了相同的18英寸輪圈。輪胎方面,這輛實拍的次低配和頂配車型采用的都是優科豪馬 ADVAN dB decibel系列輪胎,規格為225/50 R18。

來到車尾,高低配車型之間的差異就更加小了——沒有造型上的差異,也沒有本田常見的“EXi”或“VTi”之類的標識,區別僅在于牌照框上方的倒車攝像頭。繞車一圈之后發現,今天這輛艾力紳舒適版在外觀上其實沒有和頂配車型拉開多少差距。
●車內更為樸實

進入車內,舒適版和至尊版兩款車型就有了比較明顯的不同。車廂內部的差異主要集中在配置上,而中控部分的用料做工水準都保持一致。

低配車在門板上沒有采用皮質包裹其實是挺正常的事情,但是我認為東風本田在選擇替換的材料上有些不夠用心。從今天的體驗來看,低配車用的絨布質感很一般,關鍵是我們這輛車還出現了起毛的現象。此外,表面的花紋也比較老氣,也許年齡大點的消費者更能接受吧。

相信大家從上面圖片就能看出,NAVI+多媒體系統的8英寸屏幕顯示效果很不錯。而實際操作過后,我也覺得它的使用邏輯更為合理一些。我看到配置表的時候很納悶,為啥頂配車型用的是和奧德賽比較相似的7英寸多媒體系統呢?詢問廠家技術人員之后得知,因為頂配車型搭載的Honda SENSING系統需要和多媒體系統聯動,而新開發的NAVI+多媒體系統還沒做好匹配工作,所以頂配車型就只能匹配老款多媒體系統。

高低配車型的方向盤只在多功能按鍵區域有差別,握感方面都很好,造型也挺漂亮。如果購買的是最低配車型,那這兒連定速巡航都沒有了,作為潛在的長途出行用車,定速巡航還是很有必要的。


從前排的配置水平來看,像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三區自動空調、大屏多媒體系統和主駕駛座椅電動調節都有配備,這已經能夠覆蓋大部分消費者日常的使用需求了。

艾力紳最低配和次低配車型都采用絨布+皮革拼合材質的座椅,從視覺效果和觸摸的質感來看都不夠吸引人。不過實際的乘坐感覺倒是挺軟挺舒服的,如果只談乘坐舒適性,那它值得肯定。

相信大家對艾力紳頂配車型上的那套行政座椅印象深刻,這其實也是艾力紳和其他競品車型相比最為有自身特色的地方。 當然了,這種高大上的配置,自然不會出現在我們今天這輛次低配車型上,畢竟它是一個花錢的大件。不過,您也千萬不要因為沒有行政座椅而失望——經過我長時間乘坐之后,我認為這套看起來很一般,而且所有調節都是手動的座椅,其實坐起來挺舒服的,主要還是因為它比較軟。另外,座椅內側的扶手可以向上翻折收起,當兩個座位靠到一起的時候,乘客之間可以更為親密。

低配車的后排乘客同樣能夠享受到天窗和獨立空調,這一點東風本田挺厚道的,要是天窗能打開就更好了。總的來說,我們這輛次低配的艾力紳,在配置上確實和頂配車有差距,但是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幾項功能都有配備,配置水平并不差。此外,我認為如果不是商務需求特別多,要給乘客比較體面的感受,那這套絨布+皮革座椅的舒適度能夠讓人滿意。

因為車內的整體布局和頂配車型是幾乎一致的,所以今天就不再重復講解空間和儲物的內容了。如果您想了解關于乘坐空間和后備廂的內容,可以點擊本文最后的相關鏈接進行查閱。
●動態舒適性表現突出


雖然艾力紳的發動機型號(K24V6)和奧德賽(K24W5)不同,但它們幾乎就是同一款發動機 ,動力參數一模一樣。而傳動系統方面,艾力紳同樣匹配了帶運動擋的CVT變速箱。

這套動力總成的表現非常成熟,發動機在2500rpm之前給人感覺很細膩,運轉平順,動力輸出也不是特別柔弱。超過2500rpm之后,動力輸出更為充沛,但是此時發動機的噪音就會比較明顯。在此前與奧德賽的對比測試中,艾力紳在0-100km/h加速中比奧德賽慢了1.14秒,而且踩下油門之后的沖勁兒也不如奧德賽那么猛。
在同級別車型中,如果純拼動力的話,其實艾力紳表現算不上突出。不過,對于MPV的車主來說,他們可能不太像我一樣在乎那1-2秒的差距,而是更看重動力輸出的平順性。艾力紳的動力總成在平順性方面的表現就很不錯——自然吸氣發動機輸出線性,CVT變速箱在提速過程中不會產生多余的頓挫感,這都能令后排的乘客很舒適地享受旅程。

CVT變速箱盡職盡責的表現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如果掛入S擋,發動機轉速會拉高500rpm左右,動力響應更好。然而,即使我多次將油門踩到底,艾力紳除了用巨大的發動機噪音回應我之外,并沒有給我提供什么快感。實際上,如果司機這么豁著開MPV,后排的老板肯定要把他辭退了。

如果艾力紳是您的第一輛車,可能不會太在意它的轉向力度,而對于剛開過奧德賽的我來說,還是能夠感受到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艾力紳偏沉的回饋力度,讓我在駕駛的時候不由自主地覺得我在開一輛又大又沉的MPV,缺少一些靈動的感覺。

我想肯定有部分網友沒有看到這段文字,就已經到評論區里留下“后懸架縮水”之類的言論。從結構的角度上來看,這確實是一次減配,但我們也不能忽略非獨立懸架為后排和后備廂貢獻了巨大的空間,而且,艾力紳還針對這套懸架系統在奧德賽上表現不佳的部分作出了改進。

同平臺的奧德賽,在懸架減振方面的表現并不是那么令人滿意,處理坑洼路面的質感比較差,過坎時候懸架的彈跳也非常明顯,讓人感覺底盤很單薄。艾力紳通過更換減振器的方式,對以上提到的缺點進行彌補,效果挺顯著的。首先它對細微振動過濾得比較徹底,腳底下惱人的細碎振感少了很多。其次,懸架抑制彈跳的能力有所增強,快速通過減速帶的時候能感覺到車尾仍然可以貼著路面。這對后排,尤其是第三排乘客來說,是個好消息。當然了,如果我們用比較高的速度過彎,或者在高速上進行幅度比較大的變線動作,車身還是會有傾斜和晃動,提醒你它是一臺體形龐大的MPV,別拿來戰斗。

最后,艾力紳在噪音控制上也做了功課。從廠家給的資料來看,除了常規的防火墻、地板和門板等部位都進行了隔音優化之外,艾力紳還使用了吸音設計的頂篷,盡最大努力把噪音降低。廠家最終也沒白費功夫,我們在80km/h巡航的時候,車廂內的主觀感受還是挺安靜的。
總結:

在艾力紳對比奧德賽的文章中,我們認為頂配艾力紳更加適用于商務或其他正式場合,而且頂配車型將來售價一定不便宜,家庭用戶考慮的機會就更加小了。而經過一天的體驗,我認為這輛次低配艾力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成為一輛不錯的家庭用車。首先,它在配置上能滿足日常使用的需求。其次,它的第二排采用了普通的獨立座椅,營造了更加輕松的車內氛圍。最后,它更為舒適的駕乘表現,讓很多糾結于奧德賽懸架表現的消費者找到了更合適的答案。當然了,如果您開著這輛次低配艾力紳去接待客戶,面子上肯定過得去,但是我會推薦有商務需求的用戶選擇配備皮質座椅的中高配車型。(圖/文/攝 汽車之家 黃琦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