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寶馬2系旅行車是目前家族里最尷尬的一個。你看寶馬其它那些個車型,在人民心目中不是運動就是豪華。可到了2旅行車這就變了:首款前驅寶馬,三缸發動機,長相也有點兒...再加上進口車較高的價格,總之讓很多人都看不明白,因此產生了不少質疑。在這樣的背景下,3月21日,國產2系旅行車正式上市,也許你現在依然不喜歡,不過我可以很認真的告訴你,沒準過段時間你自己就會改變想法了。
別覺得我在開玩笑,仔細回想一下這么些年來寶馬的變化:從自然吸氣到渦輪增壓、8缸變6缸、6缸變4缸、從標準軸距到長軸距、從操控犀利到舒服得跟船似的,這些變化剛出現的時候,你是不是也罵過?現在呢?大家照樣買,心里還倍兒美!如今2系旅行車是另一個開始,指不定哪天這輛車就成了你們的理想座駕!趁早關注一下吧。

首先,從進口到國產,最大的變化是價格降下來了。國產2系旅行車指導價23.69萬到33.19萬元(點擊查看上市文章),比進口版的起步價低了4萬多,這使得它成了現在寶馬品牌在國內指導價最低的車型。今天我們試駕的這款是全系頂配的220i豪華設計套裝,指導價33.19萬,顯然不太可能是全系的銷售主力,不過咱們可以先大概了解一下新車的情況,你要想看便宜的,改天我們做個解讀低配車的文章,再聊入門版。
單從指導價本身來看,國產車好像也沒便宜多少錢,進口版220i豪華設計套裝指導價34.99萬元,倆車只差了一萬多,這顯然不符合消費者以往的傳統經驗,那么咱們就必須搞清楚它和進口的到底區別在哪里。
從外觀內飾上看,毫無懸念的,國產版并沒有什么明顯的變化。外觀無非是改了包圍裝飾條、輪圈和車尾的“華晨寶馬”銘牌,還有新增的車身顏色“巴倫西亞橙”車身顏色。車內猛一看也沒什么特別的,做工用料都維持原樣,達到了寶馬應有的水平。






通過配置表的對比可以發現國產版增加了不少配置,比如無鑰匙進入、定速巡航、前排座椅加熱和電動后備廂,這些都是很有用的功能,進一步提升了性價比。




配置的增加提升了這款車的性價比,因此這樣看來,國產車和進口車的差價還是可以明顯體現出來的。
其實不止于此,還有一些升級,光從配置表上是看不出來的。這些升級包括換裝了尺寸更大的液晶儀表板,iDrive系統也變為帶手寫板的最新版本,同時中控顯示屏增大到8英寸,達到目前寶馬家族的主流水平;還有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地方是后排座椅坐墊提升了6毫米,小幅提升乘坐舒適性。




乘坐空間方面,我認為這款車追求的并非是一味的大,更多的還是考慮到舒適性。它座椅的整體坐姿比較高,前排視野很好,頭部空間寬裕,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和前后位置可調,給乘客提供最舒適的坐姿,但是絕對空間確實不算出色,畢竟就是一輛緊湊型車,而且實話實說在緊湊型車里也不算突出的。




至于儲物空間,2系旅行車照顧得很周到,前排可用空間豐富,而且使用起來也很順手。后備廂容量468升,絕對數值不大,但是空間變換的靈活性出色。



習慣了日系車的消費者可能覺得2系旅行車的空間設計沒什么特別的,但你得這么想,對于一輛寶馬來說,它能做到如此的靈活性和實用性真的已經很不容易了,你去看看在售的其它寶馬車吧,儲物空間沒有能超過它的。
國產2系旅行車的動力系統不變,依然是1.5T+6AT以及2.0T+8AT兩種動力組合。在我看來1.5T應該是銷售主力,不過我們這次拿到的是2.0T版本,1.5T車型我們已經試駕過進口版的,應該沒差別,所以這次感受一下更強動力版本的也不錯。這臺2.0T發動機可不是現款3系和5系上的那個N20系列,而是采用了最新模塊化技術的B48發動機,技術理念更先進,可以橫置布局。發動機最大功率192馬力(141千瓦)/5000rpm,最大扭矩280牛·米/1250rpm。與之搭配的是一臺來自愛信的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這臺發動機的功率雖然跟寶馬730Li上那臺同為B48系列的2.0T發動機沒法比,但是192馬力對它來說已經綽綽有余了。這臺發動機低轉速扭矩充足,平時慢慢開的時候就能感覺到腳下很有底氣,稍微輕踩一些油門就會有明顯的加速,整輛車給人感覺很輕盈。說實話這小車跑起來還真挺猛的,甚至能給人帶來點兒刺激。在我看來1.5T平時家用絕對夠了,2.0T應該是給那些喜歡開車的朋友們準備的。

當然了,只要你去溫柔的駕駛,它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回報你。舒適模式下車輛油門響應適中,動力輸出均勻線性,不會有渦輪介入的突兀感。寶馬車上普遍裝備的ZF 8AT變速箱一直都有出色的表現,而橫置發動機的2系旅行車裝備的是來自愛信的8AT,平順性同樣很不錯,平時不到2000rpm就升擋了,換擋動作細膩,動力銜接緊密,令人滿意。

噪音也是行駛舒適性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這款車的總體噪音表現正常,低速行駛噪音較低,隨著速度提升路噪和風噪逐漸提升,發動機噪音控制得倒是還可以。



讓我更欣慰的是,這輛車的油耗并不高,行駛133公里消耗燃油10.84升,相當于7.9升/百公里,在平均時速30km/h的路況下得出這樣的成績還算可以吧。



2系旅行車出自寶馬集團的UKL前驅平臺,和MINI屬于同平臺的產物。它的懸架并不算軟,低速過坎的時候尤其感覺偏硬,不過開起來之后就好多了,小幅振動過濾得不錯,遇到較大的顛簸也能合理化解沖擊。對于這種表現,反正我不會抱怨什么,但還是希望它能再軟一點更好。

作為一輛寶馬,2系旅行車確實能給你一些(至少是心理上的)駕駛樂趣,2.0T發動機跑起來很暢快,這個咱們不說了,還有它的轉向系統,我認為回饋力度合適,而且有韌性,山路彎道中整輛車反應挺靈活,懸架支撐也不賴,其實要想偶爾玩一下,也未嘗不可。

但是,你別真把它當純粹的運動轎車來玩。畢竟這輛車的操控性和那些后驅平臺的兄弟們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接近極限狀態下,懸架的塌縮速度特別快,這一點跟當初我們在去年年底的性能車嘉年華中測試MINI的感覺特別像,由于體型大,重心較高,重量轉移更明顯,車身的循跡性也變得很難掌控。駕駛這輛車繞樁就像在走鋼絲兒,你必須極為小心的控制油門的轉向才能順暢的過彎,稍微差一點兒都會悲劇,車身肯定不是推頭就是甩尾,我勸你還是不要嘗試為妙。
● 總結:
據說曾經有很多粉絲給寶馬寫信,說你家什么時候能出個類似MPV車型,可以帶著一家子5到7個人一起出游的車,于是2系旅行車和2系多功能旅行車這兩個“異類”兄弟就誕生了。我覺得寶馬2系旅行車是一款讓寶馬粉絲或者汽車愛好者們很難拿捏的車型,你基本無法用寶馬家族的傳統觀念去套用它,所以被冠以“小眾車”的名號也不奇怪。其實咱們都想多了,你根本不用琢磨什么定位問題。拋開那些血統啊精髓啊什么的,事情很簡單:它是輛寶馬,空間靈活,實用,開起來順手,價格便宜,這幾個條件擺出來,什么都甭說了,咱還操心什么?
好吧,退一步講,它確實不能算特別重點的車型,很多人覺得這玩意國產沒意思。不過我告訴你,寶馬可真心一點兒都不傻,你仔細想想,這可是UKL平臺的產物,將來寶馬1系和X1都出自這個平臺,2系旅行車國產不僅拉低了如今寶馬全系產品的價格門檻,還能給未來的UKL平臺的國產化積累點經驗值,絕對是盤大棋。
總而言之,這樣一輛出自模塊化平臺,純粹家用化的寶馬已經來了,而且還有幾款這樣的寶馬正在路上,它們終究會對上消費者的口味,然后讓人對此慢慢習慣,就像長軸距版的3系和2.0T的7系一樣。(文/圖/攝影 汽車之家 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