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到美國,試駕全新林肯大陸Continental。剛從機場航站樓出來,一排新車已經停到我們面前。我坐進了一輛林肯大陸直奔酒店,沒想到試駕體驗之旅這么快就開始了。


首先我打量了一下后座。它的座椅采用Bridge of Weir皮革包裹,純正的蘇格蘭工藝。坐墊表面柔軟承托適中,只不過大腿部位的支撐不是特別貼合。行政級座椅帶加熱、通風和按摩功能,可獨立調節靠背角度,而且提供很好的包裹感,航空頭枕能夠讓人充分放松。十分強大。




這輛車的軸距為2994毫米,和國內那些加長版車型相比并不算很長,不過像我這樣身高1.85米的乘客,腿部一拳四指的余量也足以讓我隨意變換姿勢。另外它的地板隆起不高,腳部空間寬敞。頭部空間并沒有給我驚喜,屬于一般水平。









我們試駕的是3.0T車型,從機場到酒店這段路程大部分時間都在溫和行駛,可以感覺到發動機動力輸出均勻,變速箱換擋平順,偶爾急加速時動力會稍微推背一下,但司機先生顯然不會玩得太過火。這款車全系標配CCD連續可調阻尼懸架。起初我并不認為懸架的舒適性有多么強大,尤其在加州這樣的水泥板兒路上,一小撮路面振動還是會輕微傳遞到車內。然而一旦遇到井蓋或連續坑洼路面,懸架會立刻變軟,瞬間神奇般撫平道路上的顛簸,好厲害!

總而言之這款車給了我一個很好的第一印象,安靜舒適,達到了應有的豪華感。
哦,我差點忘了,應該先給各位介紹一下,我想有相當一部分朋友可能還沒鬧明白這究竟是什么車呢。你要說那些個MKZ啊C啊什么的分不清楚真沒關系,但是大陸你真的必須認識,因為這個車文化深厚。

林肯大陸曾經是林肯品牌的頂級車系,豪華旗艦。這款車最早誕生于1939年,歷史悠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大陸最風光的日子,那會兒它是美國最貴的車之一,被認為是地位的象征,很多名人都曾擁有,比如演藝圈的弗蘭克·辛納屈、貓王、伊麗莎白·泰勒等等,商業圈中的納爾遜·洛克菲勒,以及政治圈里那位跟中國建交的亨利·基辛格。瞅瞅,大陸的買家包含各領域的頂級人物。另外還有,美國總統肯尼迪當年遇刺的時候就坐在一輛1961年款林肯大陸里……

到了80年代之后,林肯大陸的發展似乎有點頹勢,感覺缺乏了一些新意。其實主要原因還是整個美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都有點迷茫,回顧80年代很多美國品牌車型,基本都是歷史上最爛的。另外來自德國品牌的沖擊也比較大,所以大陸的風光就被壓下去了。到了20世紀初,這個車系出現了斷檔,2002年出了概念車之后就一直沒有投產。時隔14年之后全新一代林肯大陸再次回歸,打算重新樹立豪華標桿的形象,嗯呢沒錯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輛。
第一眼看去就能注意到這款車的造型很有特點。這款車的長寬高分別為5115毫米、1912毫米和1492毫米,整體輪廓比較修長,線條簡潔平直,顯然繼承了老林肯車的傳統風格,顯得寬大貼地還很瓷實。暫且拋開是否好看的問題,至少樣式絕對與眾不同,同時又顯得很沉穩,不會過于夸張,這一點很好。

外觀細節也有幾個值得一提的地方:前格柵,家族最新星輝式的,褒貶不一;高配車型的前大燈,平行排列的LED燈組,很有概念車的科幻感覺;3.0T車型裝備19寸輪圈,配在這輛車上大小剛好合適;尾燈,和其它林肯一樣貫穿車身,具有極高的辨識度。




最有意思的是門把手。它的門把手與腰線合為一體,門鎖為電動機構,輕按開關,電動機構發出清脆的“咔噠”一聲,車門就開了。車內的車門解鎖也是一個電動按鈕,很有科技感。高配車型還帶有電吸門功能,檔次提升不少,成為全車的最大亮點之一。






電動機構的問題在于安全,當車輛沒電或涉水時是否依然能夠正常工作,對此廠家的人承諾他們已經充分考慮了多種情況,可靠性有保障。另外在主駕駛員一側的車門上還是保留了機械開鎖機構。
和外觀一樣,內飾線條也非常平直,就像那些經典的美國車一樣。這款車提供三種不同風格的內飾主題可供選擇,有靜謐之地(Chalet),榮耀之冠(Thoroughbred)和全新林肯Continental獨有的狂想藍調(Rhapsody),每個主題都有各自獨特的各種稀有材質搭配包裹,就跟咱們手機或者電腦桌面的主題一個意思。當然了,內飾這個主題可不能隨心更換,除非把車拆了啊哈哈,所以買的時候就得想好。試駕會上我們只看到了前兩種主題,狂想藍調還沒投產呢。







第三代SYNC系統無論菜單布局還是操作靈敏度都比之前的系統有了巨大提升,具備導航和全景影像功能,只是美版車型不具備中文顯示。儀表板也換成了全液晶顯示,集成導航信息和行車電腦信息,也可選擇三種不同的顯示風格。



來自哈曼集團旗下Revel品牌的19揚聲器音響,音質出色。可惜這套音響在頂配車型上也是選裝的。
頂配尊耀版亮點配置是能實現多達30項調節的前排座椅,或許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有點沒必要了吧,但林肯偏偏樂意慣著車主,滿足他們挑剔的品味。可調的項目包括但不限于坐墊、腰部和肩部的包裹調節,腰部支撐三段獨立調節、靠背角度兩段獨立調節,座椅高低4向調節以及頭枕4向調節,甚至就連腿部支撐長度也能左右分別控制,總之你數去吧一共30向,調節控制位于車門上,夠你玩一陣子的。除此之外,座椅還帶加熱、通風和按摩。這是一把神奇的椅子。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其他一些車內細節:






OK,現在輪到我來駕駛了。我們這輛車裝備3.0升雙渦輪增壓V6發動機,最大功率378馬力,最大扭矩570牛·米,數據有點嚇人。與之搭配的是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實際體驗中,這款車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動力響應比較靈敏,稍微輕點油門發動機就會積極提升輸出,而且整個過程十分順滑,非常易于掌控,保證了舒適性。



急加速時,這款車的動力并沒有賬面參數給人預想得那么猛烈,在整個轉速區間里你難以體會到任何明顯的發力點,顯然它不是那種擅長爆發力的選手,不會給人強烈的感官刺激。不過它的強項在于耐力,車輛能夠長時間保持較強的勢頭不斷加速,屬于豪華車偏愛的作風。

從擋位數目來看,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早已不算先進,林肯主要在匹配方面下功夫。在D擋和S擋模式下它的邏輯都讓人挑不出什么毛病,工作態度積極主動,總能將轉速維持在適當的位置。多數情況下換擋動作銜接緊密,沒有頓挫。這臺變速箱很好的完成了它的本職工作,至少從一天的試駕來看我對它沒有什么意見。
底盤方面,和乘坐時的感受一樣,前座的舒適性同樣出色。電磁懸架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除了能過濾掉大部分的細碎振動,對于較大沖擊的吸收更到位,另一方面它的懸架又不至于軟得讓人過于沒有自信,過彎的時候依然可以提供充分的支撐性,看來高科技沒白用,是個好東西。

林肯大陸采用了橫置發動機以前輪驅動為主的平臺,從汽車種族理論來說它并不如那些后驅車高貴,不過咱得這么想:這款車以舒適性為主,廠家宣傳中也沒有強調運動,所以前驅完全能滿足需求,另外橫置發動機占用的空間更小,有利于乘坐空間的布置,所以考慮到用途,這種設計不值得贊揚,但可以接受。3.0T車型裝備了主動分配扭矩的四驅系統,類似福克斯RS那樣,后輪可以獲得更多的扭矩,幫助過彎。這輛車的操控性并不遲鈍,實際上它的轉向比較靈巧,基本沒有虛位。但方向盤總體回饋偏輕,抹去了大部分路感,所以不要指望獲得什么樂趣。

總的來說駕駛這款車的感覺和同級別其它車型都不一樣。電磁懸架和電動助力轉向外加線性的油門和剎車,一切操作似乎都偏向電子化了,自己仿佛漂浮在半空中一樣,幾乎體會不到什么傳統的機械質感。剛接觸這款車的時候,我的心里也有些沒底兒,不過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感覺,它是一輛純粹舒適化的車,能讓你更加放松的享受輕松愜意的旅途時光。
新的電子系統也增強了駕駛的便利性。AUTOHOLD和自動泊車功能在密集的城市中使人更加輕松。低速狀態下障礙物和行人監測系統可以避免突如其來的危險。ACC自適應巡航系統相比福特之前的版本要智能多了,加速剎車動作都平緩很多,而且它可以跟著前車完全停止,起步時按下RES鍵就能重新加速。


綜合來看,我們對于林肯大陸應該有個完整概念了。這款車主打豪華和舒適,偏重商務行政用途,在國內市場上定位為中大型車,競爭對手毫無疑問以寶馬5系、奧迪A6L和奔馳E級這些車型為主。它的核心其實就是兩個詞:豪華、與眾不同。豪華顯而易見了,林肯大陸各種設計啊材質啊都足夠檔次,美國車在這一點上真的特別有癮,他們喜歡把好東西都給你堆一塊,讓人一眼就能夠看見的那種,有些時候可能并不是很符合看慣了德系日系高檔車的中國消費者胃口,但人家就這么耿直沒辦法。
而說到與眾不同,現在買中大型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BBA啦,網友要是問我40多萬買哪款,我肯定直接說寶馬5系奧迪A6L或者奔馳E級。有人就說了這幾個太俗了,誰都知道這幾款,還用你說嘛?太敷衍了。可是親愛的,這三款確實是最保險的選擇啊!后來很多網友干脆問,除了BBA之外還有其它什么選擇嗎?所以你看,真的還是有很多人不喜歡這老三樣,想追求一些與眾不同的。那么我覺得林肯大陸就是一個新選擇。這款車樣式新穎而且又足夠沉穩大氣,同時還能顯得你品味獨特,挺好的吧。
現在林肯大陸已經正式在國內上市,指導價41.88萬到61.38萬元。畢竟這款車是全進口的,關稅本來就高,而且林肯品牌一直優惠不大,所以想追求與眾不同的話終究要付出一些代價,況且林肯本來走的就不是性價比路線。如果你厭倦了奔馳寶馬奧迪,那就來看看大陸吧,沒準你會喜歡呢!(文/圖/攝影 汽車之家 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