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天還沒亮就起個清早趕往機場飛向中、俄、蒙交界的海拉爾,那里的最低氣溫已經到了零下30度,但我沒有太多的疲憊和擔憂,因為不同于北京,那里迎接我的會是未經工業侵蝕的“無色透明”的清新空氣;草原、林海、北國霧凇,到處是白皚皚壯闊的雪景;當然,作為一名評測編輯,此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賞景,更令人期待的是,我要在冰雪中試駕長城哈弗的旗艦產品——哈弗H9,和這個大家伙一起,在冰雪路面上撒撒野。

●車型簡介
哈弗H9采用非承載式車身,定位于“豪華全地形越野車”,和普拉多類似。車身尺寸4856mm/1926mm/1900mm,軸距2800mm,外型比普拉多稍大,軸距相當,整體的外觀設計很容易看出普拉多的影子,關于這點爭議就不多表述了,相信網友們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桿秤。外觀內飾、駕駛感受、測試成績的詳細介紹可以點擊鏈接回顧:《追夢赤子心 哈弗H9 2.0T 6AT性能測試》。




H9全系只有四驅車型,采用前雙叉臂獨立懸架和后多連桿非獨立懸架的結構,搭載的是來自博格華納的適時四驅系統,豪華和尊貴型有后輪間多片離合器式的限滑差速器,低配車型可以選裝,車內有選擇四驅模式的控制旋鈕。如果你想更細致地了解這套博格華納的四驅系統,這里附上鏈接:《匹配自主SUV 博格華納適時四驅引入國產》。



H9是為那些有著強烈越野需求或情懷的人準備的,之前我的同事苑璐也曾去往博世位于牙克石的測試場地,在冰雪中試駕過H9,點擊鏈接回顧:《體驗它的內在實力 冰雪試駕哈弗H9 2.0T》。這次我則是在長城官方的場地中體驗,時隔兩年之后,不同的場地,強調四驅性能的H9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話不多說,我們入正題。
●繞樁和緊急變線

第一個項目是繞樁和緊急變線,可以體驗到H9在冰雪路面上的極限,也可以檢驗它的ESP的功力。先進行繞樁,進樁前收油并輕含油門控制住車速,舒緩、輕柔地對待方向,盡量將線路拉直,在每一次變向時都離樁筒盡可能得近些。


切忌大腳油門、大把方向來操控,在濕滑的路面上,這樣的行為基本都是徒勞。我將車速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圍內,整個過程中,ESP并沒有介入,整車的姿態非常順暢,速度也不慢,我正沾沾自喜,絲毫沒有預料到,好景不長,緊接著的緊急變線項目,這附著力極低的積雪路面就會給我一個下馬威。

緊急變線我依舊是照著繞樁的思路,進樁前收油打方向,一切都還算順利,但是,第二次向右變線時,出現了一個大的失誤,我打方向的時機晚了,眼看寬大的車身并沒有循著正確的軌跡行駛,此時我能怎么辦?剎車?那無疑會直接讓車尾甩出去。而我的實際操作完全出于我的下意識,不斷加大打方向的角度。在前輪已經突破抓地力極限的情況下,這樣的行為顯然無濟于事,我只能眼睜睜看著車子撞向樁筒......

有了失敗的經驗,再一次嘗試時,我尤其注意控制走線。車子在冰雪路面上的極限要比平常的道路低得多,這也讓你可以在相對較慢的節奏中,更細致地控制車身行駛的軌跡。我特意按照外內外的走線,將最后兩個彎角拉直,提前打了點方向。果然,整個動作順暢多了,車身自然向著出彎的方向行駛,感覺離極限還有一段距離,我再輕輕多給了點油,駛離樁筒時車尾順勢發生了一點滑動,很自然的一個反打方向修正,順利完成。只要操作合理,H9在冰雪路面上的服從性還是很強的。
從繞樁和緊急變線就可以看出,控制初始速度是重中之重,如果在進樁前速度就過快了,那等著你的一定是嚴重的推頭。控制好速度,千萬不要貪快,溫柔地對待方向,H9的四驅系統會輔助你完成這些動作,即使ESP介入,動作也比較輕柔,不會讓你覺得有很突兀的切斷動力和制動的動作。
●坡道行駛
廠家為我們安排了三種不同角度的坡道,我當然會直接選擇坡度最大的20%的坡道。上坡很輕松,直接給油就上,H9應付這個還是非常輕松的。


倒是下坡值得說道說道,打開陡坡緩降功能,駛下坡道,讓電子系統自己控制速度,此時的速度在12km/h左右,這個速度并沒有太大的安全感,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加一點剎車,H9并不會根據你剎車的動作自動將陡坡緩降的速度調節得更慢些,同時也沒有手動調節陡坡緩降速度的功能,這樣的陡坡緩降顯得有些雞肋。

●小型冰雪拉力賽道
廠家在積雪中“挖”出了一條一公里左右的小型拉力賽道,用來體驗H9在冰雪路面的綜合性能,有較高速的彎道,也有角度很大的調頭彎,不啰嗦,上!初段的線路并不刁鉆,幾個連續的常規彎道,控制好車速,注意下外內外的走線,基本沒什么問題。中段有一個高速的圓弧彎道,貼著內線走,舒緩的線路勾引著我不斷地給油,出彎時發現,車速快了,又開始推頭了。副駕的教練不斷提醒我:“維持住方向,維持住!收點油!”一直的駕駛習慣驅使我沒有在這個時候踩一腳剎車來添亂,完全照著他的指令做,車速稍微慢了些,輪胎一點點恢復抓地力,接近出彎點最外側時,前輪重新開始服從我的指令,嗚,虛驚一場!

緊接著就是一個低速的調頭彎,樁筒的擺放方式也很具有欺騙性,行進途中彎道的角度會越來越大,很容易讓人在入彎前錯誤地判斷彎心的位置,好在熟悉線路時我特意留意了這里。將車速降下來,晚一點入彎,彎心點靠后,可以提前將線路拉直、出彎給油,順利通過。后段就很簡單了,可以加速通過的假彎,給油快速通過就好。
●圓環冰道
在測試場的最后一個項目是圓環形的冰面道路,先用開啟ESP的方式駕駛。應著腳下的油門,車速慢慢提升,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微轉向不足的姿態,這時加大打方向的角度是無濟于事的,只會讓推頭更嚴重。輕微收點油,回一點方向,前輪很快恢復了抓地力。而關閉ESP之后,則就是玩樂時間了。

駕駛一輛高大的非承載式車身的四驅SUV在附著力極低的冰面上漂移,聽上去就挺新鮮的。它的操作方法也和后驅車很不一樣,它并不是通過給一腳大油讓后輪突破抓地力極限來起漂的,而依舊是循序漸進地加速,車速一點點上去,車尾開始變得不太安分,輕微反打一點方向,維持住油門,利用四驅系統的驅動力,推動四個車輪滑著前行。

調整姿態的原理也很好理解,當車身指向彎心趨向于掉頭時,往彎外反打方向并給油;車身遠離彎心時,往彎內修正方向并給油,一定要利用好四驅系統,用驅動力來推動車身,如果修正方向的同時不配合油門的動作,那等著你的只能是個略顯狼狽的spin。
●離開了測試場,哈弗H9是輛怎樣的車?
結束了測試場地的體驗之后,廠家安排了一個簡單的叢林穿越。駕駛起來沒有什么技巧可言,深深的車轍給H9提供了天然的軌道,照著已有的軌跡行駛就好。此時方向盤的力度很輕柔,很可控,高大的車身和206mm的最小離地間隙在顛簸路面上也給了我很強的安全感。

畢竟受限于非承載式的車身,懸架的動作雖稱不上有高級感,但在面對細碎的振動時也變現出了應有的從容,整體感不錯。游刃有余的姿態促使我越開越快,一個較大的顛簸處,車子發生了明顯的拋跳,劇烈的上下起伏非常考驗懸架的本事,H9這時沒有掉鏈子,振動過后車身很快恢復了穩定和平靜。

●總結
在測試場里不同的項目上,哈弗H9基本表現出了它該有的實力,但下坡時陡坡緩降的確是個問題,這不僅僅是一項功能體驗不好,對于缺乏越野經驗的人來說,偏快的下坡速度還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到了更日常的叢林越野冰雪路面時,H9所表現出的從容和淡定就比較符合廠家給其“豪華全地形越野車”的定位了。

嚴格意義來說,至今為止,哈弗H9依舊沒有旗鼓相當的對手。我理解中的它,在產品力上需要向更高級的產品看齊,售價上需要綜合考慮成本和消費者對中國品牌車型的接受能力,它做的夠好么?這個問題還是留給市場去回答吧。(文/圖/攝 汽車之家 徐超)
●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