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我們制作的《國貨當自強 8款自主品牌SUV全面對比》文章中,奔騰X80的表現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款車型的綜合得分是當時所有參評車型中最高的,尤其是在它的整車做工和儲物空間表現上,絲毫不輸于合資品牌的同類產品,但是動力方面的劣勢卻也在和對手們的競爭中得以顯現。好在時隔1年之后,一汽奔騰終于推出了搭載1.8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2015款奔騰X80車型,并且大膽的把試駕活動放在了高原圣城拉薩,這也讓我們對新車的實際駕駛表現充滿了期待。

■ 備注:西藏拉薩,海拔3650米左右,高原山地氣候。汽車在高原行駛時也會和人一樣產生“高原缺氧”現象,重點表現為動力不足,加速不暢,油耗增加等。
● 外觀介紹:
2015款奔騰X80實際上算是車系的一次小改款,不過幸運的是我們拿到了此次試駕活動中的唯一一臺運動版車型,也就有機會在這里和大家盡可能多的分享這款新車和此前2014款普通版本車型之間的差異。



首先,2015款奔騰X80在外觀造型上和老款車型幾乎沒有什么明顯的改變,車身尺寸也依舊是4586mm×1820mm×1695mm(長×寬×高),軸距2675mm。即使是運動版車型,在車身規格方面也和普通版車型完全一致。


整個車頭的設計上,我們看到2015款奔騰X80運動版和普通版車型之間在線條輪廓上沒有差異,黑色的進氣格柵內部采用了蜂窩狀的結構設計,輔以紅色的裝飾線條和“RS”標志,行駛在路上識別度很高。霧燈采用了鍍鉻飾圈,但周邊的底框和車頭的下護板兩處則取消了普通版車型上的銀色飾圈,為的是和車頭的“運動感”保持統一。

前大燈的內部采用了熏黑處理,結構上和之前的2014款車型一樣,采用了LED日間行車燈,近光燈透鏡依舊是全系標配。不過和普通版車型相比,運動版車型并沒有配備氙氣大燈和大燈清洗功能,其車型定位并不是整個車系中配置最高的。


來到車側,普通版車型上的銀色行李架在運動版車型上被處理成了黑色,而車頂也采用了全黑配色,看起來很顯檔次。無鑰匙進入功能僅在1.8T旗艦版車型上才會配備,其余所有車型上都是沒有的,運動版也不例外。


C柱的設計是奔騰X80的一大亮點,“X”型線條在老款車型上的評價也是喜憂參半,但廠家顯然對這樣的設計還是非常滿意的。整個車尾的造型很飽滿,車尾保險杠的下護板同樣做了全黑處理,與車頭設計相呼應,以提升整車的“運動感”。



帶高位剎車燈的小尾翼、新增的鯊魚鰭天線、倒車影像等配置都能夠看到,不過在2015款奔騰X80車系中,若是配了倒車影像的車型,就不會再配倒車雷達了。


2015款奔騰X80的輪圈來自著名的戴卡Dicastal,新的五輻造型和普通版車型完全一致,但是色調上則是金屬灰色的,想來也是出于運動版車型的考量。輪胎則是沿用了2014款車型的搭配,依舊是規格為215/60 R17的韓泰Dynapro HP2,市場價600元左右/條。此外,2015款奔騰X80的全尺寸備胎也是蠻厚道的。
● 中控內飾介紹:
打開車門之后,中控臺的造型也和老款保持一致,黑色中控臺看起來質感很好,完全沒有傳統印象中自主品牌的廉價感。中控臺的用料和做工也保持在較高的水準上,上下都采用了軟性搪塑工藝。而在2015款奔騰X80運動版車型上,原先普通版車型的銀色飾條被更換為了黑色的仿碳纖維飾板,這是兩者之間在中控臺上最大的區別。



方向盤的手感不錯,功能也很豐富,不過對于運動版車型來說沒有配備換擋撥片有點兒不符合潮流,不論這撥片是否真的實用。雙炮筒式儀表盤在老款車型上本身就看起來很運動了,轉速表和車速表中間的液晶屏還采用了自發光效果,顯示內容很豐富,所以在新款車型上被沿用了下來。金屬油門、剎車踏板也是X80運動版和普通版車型所不同的地方之一。


此外,在我們拍攝的這臺2015款奔騰X80運動版上,還配備了儀表盤亮度調節、大燈高度調節和車身穩定系統,而在整個車系中,僅有最低配的2.0L手動基本型沒有配備車身穩定系統,所以說此次X80在主動安全配置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


中控娛樂系統方面,新車與老款車型之間沒有任何的區別,多媒體系統可以連接iPhone手機,并且識別QQ音樂等第三方軟件的信息;自動空調和電加熱座椅等配置也都能夠在這臺2015款奔騰X80運動版車型上見到;而在導航系統上更是可以兼容北斗衛星和GPS兩種模式。雖是車系中的中配車型,但看得出它的配置實際上也不低了。

此外,自動大燈、自動雨刮、副駕駛氣囊開關、電子手剎、自動防眩目內后視鏡等2014款中高配車型上所能見到的配置,在2015款奔騰X80上也悉數保留。

2015款奔騰X80運動版在車門上還采用了被官方稱為“熔巖黑”色的黑紅相間打孔真皮包覆,四門一鍵升降、電動折疊后視鏡等實用功能一應俱全。銀色的蝕刻有“BESTURN”字樣的迎賓飾板也是標準配備。


座椅方面,新車和老款奔騰X80之間基本保持一致,同樣采用的是黑色真皮座椅,其中坐墊和靠背部分的材質和車門上的一樣,是“熔巖黑”色黑紅相間的打孔真皮,并配合紅色的縫線,為車內營造出一些運動感。

前排座椅提供了四向電動調節和手動腰部調節,座椅下方還安置了一個很小的儲物盒。后排座椅的橫向寬度很理想,座椅本身的質感也不錯,填充物厚實,乘坐舒適度很好。后排中間座椅帶有可升降高度的頭枕,并且配備了三點式安全帶以保證后排中間乘客的安全。此外,ISOFIX兒童安全座椅接口是2015款奔騰X80的全系標配,而在后排座椅翻倒和空間等方面,新車與老款車型之間完全相同。
● 動力系統和試駕感受:
動力系統上新增了1.8T發動機是此次我們前往拉薩試駕的最主要目的,這款發動機的代號為CA4GC18T,和之前在奔騰B70上搭載的是同一款,只是在馬力和功率上的調校有所不同。2015款奔騰X80上的這臺1.8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80馬力(132千瓦)/6000-6500rpm,最大扭矩為235牛·米/2000-4500rpm,與之相匹配的是一臺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并未提供手動變速箱供消費者選擇。



懸架結構上,2015款奔騰X80采用的是前輪雙橫臂式獨立懸架和后輪多連桿懸架帶橫向穩定桿結構,和奔騰B70誕生于同一平臺的2015款奔騰X80很顯然是一款定位于日常駕駛的城市型SUV,更好的公路駕駛品質才是它所追求的。至于越野能力,這類車型平時要走個強度不高的非鋪裝道路還是沒有問題的。

在開始的時候我們說到過,此次一汽奔騰將2015款奔騰X80 1.8T車型的試駕活動安排在高原城市拉薩,其實是很有膽量的,高原的缺氧環境會嚴重影響車輛的動力輸出。而這一效應在2015款奔騰X80 1.8T車型上也是很明顯的,尤其是在車輛剛起步的時候,由于發動機的排量實際上是減小了,所以在啟動伊始渦輪還沒介入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加速比較的吃力,發動機的震動也比較明顯,感覺與在低海拔城市中駕駛1.4L自然吸氣的車型差不多。

這當然不是廠家想要的結果,待車速慢慢提升,發動機轉速提升至2000rpm之后,就能夠明顯的感覺到渦輪的介入,動力一下子就上來了。在整個行駛過程中,發動機對油門踏板的反饋很靈敏,可以感覺到這是一款很容易上手的新車,若非高原條件,動力的輸出應該會更加的順暢。

制動系統是2015款奔騰X80 1.8T車型的軟肋,在此前的自主SUV多車對比中老款奔騰X80的剎車表現是很不錯的,而此次試駕2015款車型,我們卻發現試駕車的剎車有些偏軟。踩下踏板,車輛的反應和別克老君威很相似,行程的前半段幾乎是空白的,有效區段從后半段才開始,初次駕駛的時候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而在重踩剎車的時候,車輛的減速感也不夠強烈,給人的信心不足。考慮到此前幾次測試老款車型,剎車表現都很棒,所以這一次或許是試駕車(試裝車)的車況本身存在一些問題吧。


不過另一方面,2015款奔騰X80 1.8T還是保持了老款車型上良好的轉向表現,方向盤的轉向力度和回正力度都很柔和,在城市中行駛時很愜意,同時車頭對方向盤的轉向回饋也能夠做到迅速精準,可以看得出工程師在對此進行調校時特別強調了操控感,所取得的實際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和轉向的調校趨向相類似的是懸架的調教,2015款奔騰X80 1.8T運動版的懸架調教和普通版車型之間并沒有什么差異,和老款車型也沒有任何區別,屬于是偏硬朗的類型。車身在轉向時側傾并不嚴重,給車內駕乘人員很強的信心,在經過細小路面顛簸時,車身感覺不到太多的震動,這說明懸架的初段還是充分照顧到了乘坐舒適性的,但是在經過較大的路面坑洼時,車底帶來的感覺就顯得有些散了,整體性不夠強,傳遞到車內的感覺略顯的有一些生硬。
■ 編輯點評:
考慮到這是一次高原試駕,所以1.8T發動機的動力表現到底比2.0L和2.3L自然吸氣發動機有多大提升,這還真的不好判斷,也是此次試駕之后比較遺憾的地方。除此之外,2015款奔騰X80 1.8T車型基本上還是延續了此前2014款車型的表現,尤其在車內用料、做工、豐富的配置以及儲物空間等方面的表現非常出色,而運動版車型更是對外觀進行了一些細節上的改變,使其看起來更動感時尚,順應了年輕人的口味。可以說,無論是看起來,還是實際日常使用,這款車型都可以滿足絕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再來看看價格,我們試駕的這臺2015款奔騰X80 1.8T自動運動型可以說是車系中的次頂配車型,指導價為15.58萬元,和指導價18.18萬元的自動旗艦型相比,僅僅是少了無鑰匙啟動、無鑰匙進入和氙氣頭燈等配置,而和同配置的普通版車型—1.8T自動豪華型相比,則因為運動套件的關系貴了4000元。這并不是一個特別便宜的價格,而對于消費者來說,16萬元左右可供選擇的SUV車型,無論自主的還是合資的,選擇對象都太豐富了。是選擇配置豐富、細節設計水準日益提升的自主品牌,還是選擇技術成熟、品質和品牌都更有競爭力的合資品牌,這畢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新車試駕 性能測試 就在汽車之家評測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