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近兩年動作頻頻,相繼推出了M3,M5和S5,并在S5上引入了渦輪增壓技術,今天我測試的便是第二款搭載增壓技術的車型,也是海馬的首款中型車——M8。


海馬M8全系共4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0.68-14.98萬元。其中2個款型搭載2.0L自然吸氣發動機,2個款型搭載最新開發的1.8T發動機,今天的測試車型為高配(1.8T自動豪華版),售價14.98萬元。
● 外觀:沉穩無模仿痕跡


與競品車身尺寸對比 單位:mm |
|
長 |
寬 |
高 |
軸距 |
海馬M8 |
4845 |
1830 |
1475 |
2800 |
長安睿騁 |
4900 |
1860 |
1500 |
2810 |
一汽奔騰B70 |
4800 |
1820 |
1472 |
2725 |
帝豪EC8 |
4905 |
1830 |
1495 |
2805 |
M8是海馬首款中型車,設計方面走保守路線,外觀沒有什么明顯模仿的痕跡,看起來還是挺大氣的。它將長安睿騁、奔騰B70等作為競爭對手,從車身尺寸來看M8跟睿騁基本處在同一水平線上,軸距都已經達到了2800mm的級別,實際乘坐空間后面會有詳細介紹。

國內消費者比較喜歡鍍鉻裝飾,M8的在中網處加入了一些鍍鉻件,比例合適,不是那種夸張的令人難以接受的程度。



1.8T自動豪華型配備遠近光一體的氙氣大燈,并且帶有AFS彎道輔助照明,在夜間能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M8全車共八個雷達,前后各四個,原廠配備了后窗隱私玻璃,不僅能降低后期貼膜費用,還能很大程度的提升檔次,這兩項配置在同級別同價位的車型中都不多見。



尾燈為鹵素光源,造型見棱見角。M8為真正的雙邊共兩出排氣管,視覺效果還不錯。試駕車型使用韓泰輪胎,規格為215/50 R17。
● 內飾:做工不錯 設計借鑒奧迪A6L
坐進車內,時髦的雙色搭配估計能討好不少消費者。中控臺的設計類似老款奧迪A6L,看著挺顯檔次的,中控臺分區明顯。





音響等控制區略微傾向于駕駛員一側,主要是操作更方便一些,同時不至于有那么大的視線轉移。中控臺上半部分全部為搪塑工藝,表面紋理處理的也非常好。體驗中重點關注了做工,一輛撐門面的中型車在做工上必須講究,起碼不能有明顯的粗糙,M8做的不錯,即便是一些隱蔽處也沒有不規整的現象。



四輻方向盤握感沒什么特點,多功能按鍵的位置合適,雙手拇指即可操作,但是撥桿的設計太掉價了,使用感受不好,希望日后能考慮重新設計一個。透過方向盤,儀表盤的造型特別眼熟,同樣與A6L有著極高的相似度,從實用性角度出發,讀數清晰、不易反光,有這兩點就夠了。



大屏幕畫質的細膩程度與合資車型相媲美,系統反應速度比較理想,沒有明顯的卡滯現象發生。倒車輔助值得一提,影像配合全車八雷達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倒車難度,倒車輔助線能隨方向轉動,這點要比很多同價位車型都要好。
● 儲物空間及配置




前排日常儲物空間夠用,手機和水都有地方安放。雙層中央扶手箱內部空間規整,而且可以前后滑動,能適應不同身高的駕駛員,人性化設計已經追趕上了合資車型,值得肯定!


前門板的儲物空間很充裕,有專門的杯架,并且剩余空間還能隨手放不少東西,后門板就不樂觀了,儲物槽非常窄,基本上沒有什么實用性,好在后排中央扶手儲物功能較強。


在配置方面,前排座椅帶有座椅加熱,解決了冬天皮座椅冰涼的問題。天窗面積不是很大,尤其可打開的部分,只有260mm,比較小。



乘坐空間是海馬M8的一項絕對優勢,身高173cm的體驗者在前排頭部空間為四指,保持座椅位置不變,在后排腿部空間接近四拳,是個非常奢侈的表現。即便將體驗者換成190cm的我,按照我的身高調整好前排座椅后,我在后排的腿部空間仍舊有兩拳,真的是非常好。中間位置帶有頭枕,腳下空間充裕,地板只有很小的凸起,不影響乘坐舒適性。
● 舒適性:座椅非常柔軟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座椅舒適性,這也是上車后我得到的第一個感受,太軟了,像沙發。座椅填充厚實,椅型設計的也不錯,能對肩部提供有效的支撐,相信您從圖片中就能看出來。

后排沒有出風口成為硬傷,既然是中型車,就必須考慮后排乘客的舒適性,然而不設計空調出風口真是太不應該了,實用性比現有的USB和AUX接口可大多了。



后備廂內部結構規整,空間較大,后排座椅可以分別放倒,放倒后地板比較平,基本上沒有坡度,通過后排中間座椅靠背的蓋子可直接通向后備廂,方便行車中從后備廂中拿取東西。細節上海馬M8做的不錯,后備廂蓋的連桿全部用被包裹起來,看不到裸露的金屬,很有檔次是不是?
● 動力系統


這臺1.8T發動機是在之前2.0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造和設計,由于使用了增壓器,所以散熱和熱平衡等幾大棘手問題是開發的難點。發動機最大功率188馬力(138千瓦)/5500rpm,最大扭矩230牛·米/1800-4500rpm,可使用93號(京標92號)汽油,不過并未配備缸內直噴技術。1.8T車型全部為6擋自動變速箱,變速箱帶有手動模式。
● 駕駛感受
這臺車開起來平順性相當不錯,油門踏板前半程的阻尼適中,而且節氣門遲滯較小,易于上手。動力輸出均勻線性,起步也挺輕快,循序漸進的加速感很容易讓人內心平靜下來,還是挺從容的感覺。

6擋自動變速箱的動作特別柔,同時能準確的選擇合適的擋位和換擋的時機,總之,海馬M8給人沉穩的一副沉穩的印象,這也符合它的定位。

這套動力系統適合比較保守的駕駛風格,從參數來看,在1800rpm時將開始爆發最大扭矩,實際駕駛體驗也正是如此,當轉速表指針接近2000rpm時能體會到動力的提升,只不過這種變化需要稍加仔細的去感受,它的到來并不是很直接,也不突兀,渦輪介入的過程很平穩,就好像什么也沒發生過,不驚波瀾。

在100公里/小時以內它的表現都比較積極,動力能較為及時的跟進,足夠應付超車等動作。不過這臺變速箱在行駛中并不是很情愿降擋,加上油門踏板后半程阻尼偏大,必要時不得不重踩油門,要么干脆換為手動模式,降擋后所涌出的動力可以讓人感到一些欣喜。如果是日常使用的話,這臺1.8T發動機夠用了,畢竟這并不是一個強調運動性能的產品,想要通過爆裂的加速感來激發腎上腺素的話那么這臺車并不適合。

前雙橫臂,后多連桿的懸架結構在同級別同價位車中比較少見,就實際駕乘感受而言,較軟的懸架調校必然是傾向舒適一側的。海馬M8的對于起伏路,或者較大的坑洼處理的更好,懸架能果斷的將其化解,坐在車內很舒服。但是面對高頻的顛簸,懸架做的并不好,在海南不收費的高速公路上布滿了細碎的坑洼和用柏油修補過的痕跡,在這種路面上懸架的過濾效果一般,車身受到路面的影響有多余的連續跳動。

電動轉向助力設定的偏輕,任何時間轉動方向盤都比較輕松,路感和指向準確性都還是一個普通家用車的感覺,不是很清晰,助力的線性程度還有提升的空間。
接下來看各項測試成績:以下成績均為晴天干燥地面測試
● 0-100公里/小時



具體量化到數據,我們測試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為9.68秒,超出了我自己對這臺車的預期。測試中起步轉速可達到2500rpm,彈出瞬間前輪會有小幅的打滑,前兩擋的勢頭比較猛,推背感明顯,變速箱換擋的速度一般,即便是這種大負荷突然加速,兩擋之間過渡仍舊比較溫和,升至三擋加速感覺下降,好在成績是可以令人滿意的,比同級別對手還是要快不少的。
● 100-0公里/小時制動




剎車測試中車輛的前傾比較明顯,在車內就能感受到這點,ABS系統介入的及時,輪胎的抓地力一般,加上較軟的懸架對于前輪產生了過大的壓力,所以剎車中姿態比較狼狽,不然成績還能有所提高,即便如此40.22米的成績也可以跟競品打個平手,略有優勢。
● 油耗測試



除了性能測試以外,我們還測試了油耗。測試車未出磨合期,總里程在300公里左右,平均速度29公里/小時,油耗測試行駛了109.2公里,消耗燃油10.13升,測得油耗為9.3升/百公里。
總結:
如果不是對動力有強烈的需求,那么1.8T增壓發動機足以滿足日常的使用,在城市道路上還有些著不錯的加速感受,只是懸架的調校還有不小提升的空間。海馬M8有著絕對令人滿意的乘坐空間和人性化配置,更為重要的是它的售價非常親民,即便是這款高配車型,售價也只是14.98萬元。如果是合資品牌,這個價位只能買到中配的緊湊型車或者乞丐版中型車。相比同價位競品,M8在動力,配置,人性化細節設計上有一定的優勢,只是品牌認可度上稍占下風,相信在二三四線城市會有不錯的銷售表現。文/圖 汽車之家 張可)

>>新車試駕 性能測試 就在汽車之家評測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