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北美車展上,我們看到了新款Forte/Forte 5的實車,并且進行了一次實拍。或許你會覺得很奇怪,新款Forte/Forte 5跟我們這次的主角:新款K3有什么關系呢?其實Forte/Forte 5就是國內的K3/K3S。兩個多月過去了,感謝廠家的高效,我們已經在國內見到、并且試駕了新款K3。

這次試駕的重點,當然是為了探究新款K3上所搭載的新1.4T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有那臺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的表現。不過,我們也別忘記新款K3的外觀也經過了一些改變。所以,我決定一如以往,還是先從它的外觀開始說起吧。
● 外觀:全新家族虎嘯式前臉
雖然起亞和現代都屬于現代汽車集團之下,但是起亞在外形上一直很有自己的設計風格。和現代旗下的產品相比,起亞的車型顯得更加剛硬、動感。現款的K3是如此,新款的K3更是如此。我相信這樣的外觀沒有人會覺得有什么不妥,重點是,它的家族特征非常明顯,一眼就能夠看出這是一輛起亞的產品。




當我見到實車的時候,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當然還是前臉的改變。簡單的說,它更帶有起亞的家族風格,更加剛硬和時尚。虎嘯式進氣格柵利用邊緣鍍鉻、內部黑色網格的設計,比起里外都使用鍍鉻的設計手法更加年輕,我相信喜歡這款車的人或多或少也是因為它年輕動感的外觀吧。
除了中網進氣格柵,大燈的改變幅度也不小,顯眼的LED日間行車燈讓人過目不忘,剛好和中網連成一氣。保險杠的造型和海外車型有所不同,國產版本看起來更加霸氣,還多了大型的鍍鉻飾條,整體視覺次效果更佳細致。


車側線條和現款車型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畢竟是一輛中期改款車型,A、B、C柱的位置和造型都不可能有什么變動。不過,K3原本就有極為流暢的車身線條,經過了一些年頭也不顯得落伍,而且新的輪圈造型的確讓車輛看起更加有運動感。




在車尾部分,我第一眼就發現尾燈組并沒有使用海外車型那組辨識度極高的設計,而是使用了國內樣式,其實有點可惜,新款K3的尾燈讓人少了點新鮮感。另外,雖然保險杠造型也有些許變化,但是車尾看起來還是沒有前臉看起來那么具有沖擊性。




整體而言,以中期改款的角度來看,新款K3的變化不小,在外觀上更加向K5看齊。我想,年輕族群應該會對這樣的改變感到滿意。又或者是說,K3原本的外形就已經非常偏向年輕化、運動化,就算推出已經有一段時間,也不顯老態,現在的中期改款則是讓它看起來更符合潮流。
● 內飾:維持舊調
因為是中期改款車型,所以內飾的改變并不大,整體輪廓還是和舊款K3相差不多,但是中控臺上的液晶大屏還是讓我們感到一點驚喜,因為我們在海外車展中,看到中控臺外形并未改變,如今這種變化應該是針對國內消費者的喜好而生。此次試駕車型為頂配,不過具體的配置還是要等到上市之后才能敲定。




在配置上,舊款K3的頂配與次頂配車型,配置已經非常豐富,新款K3同樣也是如此。中控臺上那臺8英寸的大屏幕讓人覺得檔次瞬間提升了不少,而且還整合了“百度CarLife”和“UVO服務”(類似通用的安吉星服務)。在講究智能化的時代中,也算是跟上腳步。






除了舒適性、便利性的配置之外,我們試駕的頂配車型,安全配置也非常豐富。轉向輔助燈、盲區監測系統、胎壓監測、坡道起步輔助系統、前后雷達,當然,六安全氣囊和ESC車身穩定系統是必須出現在車上的配置。




縱觀內飾的表現,新款K3并沒有本質上的變化。消失的雙區恒溫空調讓人有點遺憾,但是多媒體系統和順應時代潮流的智能手機互聯系統是個亮點,也是舊款車型所沒有的配置。關于這點,我認為是時代所需,也是未來汽車行業的趨勢。
● 儲物及乘坐空間:優點、缺點依舊
由于不是大改款全新換代車型,所以車內的儲物空間變化不大,基本上和舊有的車款相差不多,我們先從車廂內部的儲物空間開始看起。


基本上儲物空間沒有什么變化,乘坐空間也是如此,和朗動相差不多,簡單的說,就是足夠使用,沒什么令人驚喜的部分,但是也不會令人大失所望。



我認為跟運動化的外形相比,前排座椅的乘坐感非常一般,沒什么包裹感,坐姿也略微偏高。相比這是為了討好家用買家的手段,畢竟大多數人買車,除了外觀,還是會考慮到乘坐舒適性,這種性格不明顯的座椅最能夠討好所有買家。






● 后備廂空間
一如預期,后排椅背還是不能翻倒,雖然翻倒的次數不多,但是真正要排上用場時又覺得“有這個功能該有多好”。另外,新款K3加裝了感應式后備廂蓋,如果你拿著鑰匙在后備廂周遭停留3秒鐘以上,后備廂蓋會自動打開,非常實用。



總結一下空間的表現,其實嚴格說來并沒有明顯令人驚艷之處,畢竟大家都能在舊款車上看到這些熟悉的布局。也因為這不是全新車型,所以并沒有出現革命性的變化。不過,2016款的重點并非內飾,而是動力上新增了一臺1.4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到底它的表現如何呢?請接著看下一頁。
● 首次出現的1.4T發動機+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
縮小排量/渦輪化早已經是全球的趨勢,就算比較保守的日系車廠都開始投放渦輪增壓車型。反應比較快的韓系車廠當然也不會落后,不斷加大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普及度。小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由于效率較高,所以就算輸出功率不強,飽滿的扭矩輸出還是能讓人擁有一個愉快的駕駛體驗。



● 動態表現:平順見長
我們試駕的地點就在東風悅達起亞三工廠附近的道路,路面狀況良好,而且車流量不大,完全沒有堵車的情況。上路之后我發現,它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迅捷,但是在中低速時反應還算飽滿有力,我想這樣的表現已經足夠一般人使用了。此外,我們還進行了一次0-100km/h加速測試,猜猜看它0-100km/h的加速有多快?請接著往下看。


它的動力的表現的確挺符合這個級別的車應有的表現,然而,我覺得比起發動機,我更加注意這臺變速箱的表現,因為變速箱的反應令人感到滿意。就算在經濟模式下,你不需要用力深踩油門,需要等變速箱“思考”一陣子之后,才心不甘情不愿的降擋,相反地,它的響應速度非常快,反而成為了我們這次試車的亮點。不過,我還是得提醒大家,畢竟我們這次試車的環境不錯,沒有出現任何擁堵狀況,到底在極度擁堵的緩行狀態下,它的表現又會是如何呢?還請各位讀者關注我們未來的測試文章。



● 加速/剎車測試
首先說明試駕車的狀況,這是一輛總里程未滿100km的新車,在各個方面可能都還沒達到最完美的狀態。至于大家所關心的加速成績,你猜中了嗎?新K3 1.4T的0-100km/h加速表現為9.39秒。在測試的時候我們將駕駛模式轉換到運動模式,并且關閉ESC,但是ESC關于不關其實沒什么差別,因為輪胎根本不會產生撓胎的情況。起步時的發動機轉速被控制在2000rpm之下,所以起步力度會受到一些影響。


加速過程中,7速雙離合器換擋還算平順,沒有什么性能味。而發動機轉速到了將近6000rpm時,加速力度會出現一些衰退,這是小排氣量渦輪發動機的特性。
加速成績讓人還可以接受,但是剎車距離的表現就只能說非常普通,100-0km/h的剎車距離已經超過40米,沒有令人驚艷的表現。


● 總結
我想我很難用“煥然一新”來形容它的外觀,畢竟這是一輛中期改款的車型,但是至少讓人感受到另一種氛圍。整體造型和K5看齊,讓原本就已經很動感的外觀變得更加有“力量感”。而內飾的變化就不如外觀那么明顯了,總是給人一種熟悉的感受。但是這輛車真正的看點,還是那套全新的動力總成。然而實地測試之后,我覺得這樣的設定是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那么強大的動力,只不過在賬面數據上,K3的這臺1.4T發動機的確不是很耀眼,不過,車是用來開的,不是拿來比較數據的,不是嗎?(文/圖 汽車之家 張立祥)

>>新車試駕 性能測試 就在汽車之家評測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