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個小時前,第六代凱路威和邁特威正式在中國市場上市了。其中定位較低、主打人員接送和通勤市場的凱路威指導價分別為35.18萬元(舒適版)和38.88萬元(四驅舒適版)。作為MPV車系中較為小眾的一員,大家已經很關心它的賣點究竟是什么?MPV中少見的全時四驅系統、進口車身份以及同級別中少見的8座或9座的配置是那些主流MPV(大多為7座)無法企及的,以上這些賣點也促成了我當時選擇凱路威作為舊車置換的選定車型。借此新一代車型試駕,我也來跟大家聊聊這款新車究竟靠什么在中國市場立足。

● 現身說法:我為什么會選擇凱路威?黃標車被淘汰的無奈選擇。
文章開始前,請先允許我來聊聊我是如何成為凱路威用戶的。自2016年1月1日起,上海開始全面淘汰2005年前注冊的國二標準汽油車,很不幸,編輯經常使用的一臺奔馳MB100也被納入了其中。這臺2002年購買、由韓國雙龍制造的12座面包車行駛里程已超過33萬公里,如今也到了不得不“被退休”的時候。找誰頂替它便搬上了議事日程。

考慮到這款車必須作為家父所在企業的員工通勤車兼客戶接送車,乘坐人數8-10人不等,所以選車時就限定了許多苛刻的條件,這些條件也使得市面上大多數MPV車型被我們否定了,其中最大的問題是MPV主流車型座位數都為7座,不能滿足使用需求。至于那些輕客車型,座位數倒是OK,但是這品牌形象就跟不上了,比如說接送臺灣客商的時候。

選車初期考慮曾考慮過幾款奔馳車型,但都一一排除了。首先凌特車身太高(超過2.8米),擠不進大多數商業區的地下車庫;唯雅諾貴,且只有7個座椅,不符合使用需求;威霆價格與凱路威相近,而且有9座版提供,但其9座版車型的乘坐空間實在太狹小,長途乘坐并不舒服。


那么當時能兼顧車身尺寸、座位數的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嗎?有!還有一款較為冷門的車型是現代H-1輝翼。雖然配備了9個座位,不過一來品牌形象不夠高大上,3+3+3的座椅布置讓人很不爽,最終也只剩下了凱路威,當時經銷商提供4萬左右的現金優惠,2014款車型還是國V排放標準,能上滬牌,還是現車!此外,因為經常要接送臺商,且大眾在臺灣叫作福斯,品牌形象在當地似乎也不錯,所以選擇凱路威并不是因為它有多好,而是因為只有它最符合需求。

『現代H-1輝翼』

考慮到新一代車型的動力系統與上一代凱路威并沒有區別,所以接下來我將詳細更大家聊聊這款車型的試駕感受,以及新老兩代車型的異同點。接下來我們就正式開始吧。
● 動力系統和底盤懸架:2.0TSI+7速DSG變速箱。
新一代邁特威和凱路威沿用了T5車系所搭載的EA888 2.0T發動機,204馬力的最大功率和350牛·米的峰值扭矩數值表現也完全沒有變化。在如今EA888發動機已經“進化”到第三代的前提下,這兩款新車依然沿用老的動力系統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適應全球各地市場,兼顧各個地區消費者對于發動機環保能力、耐用性等諸多方面的需要。



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是唯一匹配的變速箱形式,該變速箱最大可承受扭矩為500牛·米。國產大眾車型,如凌渡等所使用的DQ380變速箱就是在DQ500的基礎上研發而來的。


四輪驅動在MPV中十分少見,凱路威/邁特威的四驅系統差速器采用了翰德(Haldex)第五代四驅系統,其重量不僅比第四代輕了1.5公斤,還能更智能地分配不同車輪的扭矩輸出,提高循跡能力。四驅系統能夠讓車輛在冰雪、濕滑路面情況下行駛穩定性更好,這也是凱路威相對其他車型的一大優勢。
● 試駕感受:駕駛一臺大號MPV會有一種高人一頭的感覺。
就在試駕開始的前一天,我的同事苑璐已經對新一代邁特威進行了測試,想了解這款車的動力系統表現究竟如何,點擊下方圖片可了解詳情。而在這里,我將更多為大家來帶凱路威的試駕和體驗感受。

凱路威的坐姿非常高,不僅超越了大多數MPV和SUV車型,當你與公交車平行時還會發現你已經與公交司機“平起平坐”了。較高的坐姿擴展了前方和兩側的視野,尤其是透過一溜轎車的車頂看到數百米外的路況時,能夠及時作出判斷并進行變道。


發動機雖然沒有采用最新的技術,但在低速起步時它仍然能爆發出不錯的動力,對于這樣一臺體型笨重的MPV來說尤為不易,不過在中段加速的過程中,尤其是時速超過80km/h的情況下,想要再加速就顯得稍有些費勁了。踩下油門踏板后,車輛的加速非常線性,這不僅有利于提升行駛舒適性,在走走停停的路況下行駛或跟車也很輕松,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穩扎穩打。

雙離合變速箱在大多數情況下的表現都可謂積極,能夠及時感知駕駛者踩踏油門踏板的深度并掛入適合的擋位。不過當車輛處于高速巡航,且在上坡的情況下,除非發動機轉速已經落至1100rpm以下,不然仍有輕微拖擋的現象發生。自動啟停功能是此次新增的配置,對于提升燃油經濟性有一定的幫助。

減振系統采用了偏硬朗的調校方式,路感清晰,這樣的調校方式顯然更適合應用在運動車型上,但對于凱路威這樣的MPV而言,只能歸納為有些“硬”。當然這樣的調校也有一定的好處,那就是車輛過彎時的支撐力更好,傾側不會太過明顯。那么定位更高的邁特威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新一代邁特威為豪華版和尊享版配備了DCC動態底盤控制系統,可對減振器的阻尼進行調節,從而提升舒適性。



雖然凱路威的轉向系統采用的是電動助力,不過扳動方向盤時,較沉的手感會讓人誤以為它使用的是液壓助力,這與大眾旗下諸如帕薩特這樣有些“輕飄”的方向盤設定是相反的。不過我想能夠駕駛凱路威的人大多是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對于較沉的方向盤來說應該也不在話下吧?



座艙的隔音效果尚可,但無法給出一個高分。因為體驗邁特威和凱路威兩款車時,我們發現邁特威座艙的靜謐表現要優于凱路威,對于路噪和風噪的控制能力更好。同等路況下和時速下,凱路威的風噪更明顯,發動機運轉時特有的那種低頻噪聲在車內也聽得較為真切,這一點上兩者還是有所差距的。

總體來說,盡管凱路威的主要任務是講座艙內的乘客舒適、安全地從A地送往B地,但硬朗的懸架、偏沉的轉向助力、表現中規中矩的發動機都讓人覺得它對于駕駛者的關照要更多些。為了提高后排乘客的舒適度,邁特威還配備了DCC動態底盤系統,而定位較低的凱路威并沒有其他任何配置來應對相同的情況,或許大眾應該考慮下能夠為凱路威選裝該系統。
● 靜態體驗:方盒子造型與上一代相同,車頭和尾部造型更現代。
□ 外觀簡介:
說完了動態部分,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外觀和內部配置究竟有哪些提升。在外觀方面,第六代車型依然延續了其前輩的“方盒子”造型,如果只給您看兩車剪影的話,想要區分兩代車型并不容易。新一代凱路威長寬高尺寸分別為5304mm×1904mm×1990mm,車身長度比上一代凱路威多了12mm,其余尺寸兩者完全相同。橫向比較的話,凱路威的長度和軸距均比換代邁特威多出了400mm,這增加的長度和軸距為擴大座艙的承載能力提供了幫助。


凱路威和競品車型車身尺寸對比 |
車型 |
凱路威 |
上一代凱路威 |
邁特威 |
威霆 |
奔馳V級 |
長(mm) |
5304 |
5292 |
4904 |
5223 |
5140 |
寬(mm) |
1904 |
1904 |
1904 |
1901 |
1928 |
高(mm) |
1990 |
1990 |
1970 |
1872 |
1920 |
軸距(mm) |
3400 |
3400 |
3000 |
3430 |
3200 |
外部配置方面,凱路威并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配置,當邁特威已經將LED大燈+尾燈、后視鏡加熱和折疊等功能盡收囊中時,凱路威依然只配備了鹵素光源的大燈+尾燈、前后8探頭駐車雷達、后視鏡加熱等基本功能,新車增加的倒車影像倒是進一步提升了便利性,算是個小小的進步。



『倒車影像探頭 鹵素光源尾燈』

輪胎依然采用的是鄧祿普SP SPORT MAXX TT系列產品,前后輪胎的規格均為235/55 ZR17,無論是型號還是規格與上代車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原先的十輻式輪圈變成了現在的雙五輻式設計,造型更簡潔了。
□ 內飾簡介:
換代凱路威的中控臺整體布局與老一代車型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在造型方面有了一些改變,線條更顯豐富。配置方面的提升倒是非常明顯,帶觸屏和手機映射功能的MIB多媒體娛樂系統和三區自動空調都是原先所沒有的。方向盤上依然沒有任何多功能按鍵,外圈也沒有皮革包裹,改進可不算徹底。










內部的便利性設計似乎并沒有什么能給我驚喜的地方。電動車窗和后視鏡調節面板依然放在前門靠近A柱的地方,升降車窗時人體基本是離開座椅靠背的,它放置的距離似乎比上一代車型更遠了。凱路威在兩側A柱上依然沒有加上小把手,考慮到邁特威在這個位置都配備了把手,姑且就當它是兩者的配置差異吧。
● 座椅和空間體驗:有8座版和9座版兩個座級可選。
凱路威兩款車都將提供8座版和9座版車型,其中8座版采用3排座設計,車尾還能形成一個容積可觀的后備廂,需要隨車攜帶多件拉桿箱、且乘坐人數少于8人的話,8座版車更合適。至于9座版……日常通勤使用更好。

舒適版和舒適四驅版的座椅面料分別使用了絨布和官方所稱的Mesh皮革,其中Mesh皮革采用了雙色設計,不僅更易清潔,色彩也比灰色絨布更好看。據官方透露,他們在對老車主作調查時發現許多車主希望能夠將座椅填充物做得更柔軟些,于是便在換代車型上作了改進。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80cm的體驗者坐入凱路威的主駕駛座,其頭部空間約為1拳+3指。而當他分別位于第二、第三和第四排座位時,腿部空間富余量分別為2拳多、4指和基本沒有,而頭部空間基本能維持在1拳的水平。編輯身高173cm,在一次試乘9座版威霆的過程中,當我位于第三和第四排座位時,膝蓋基本都頂上了前排椅背,空間表現凱路威更好,良好的空間表現也是我當初選擇凱路威的原因之一。




● 儲物空間和后備廂:前排儲物格及其豐富。
儲物空間表現喜憂參半。手套箱上方的開放式置物槽和兩側的杯架是新增加的,儲物能力提高了不少,值得表揚。但是……原先的椅背置物袋這次卻一個也沒提供,這使得后排座艙內的乘客沒有任何可以用來放飲料或其他物品的地方。





至于后備廂容積,當車輛滿員時,9座版凱路威基本沒有什么儲物容積可言。當乘客不那么多的時候,通過放倒椅背或者直接拆走座椅能讓儲物能力瞬間提升許多倍。拆走所有座椅后裝載空間的最大縱深可達2850mm,滿足一次小規模搬家的需求。
● 車型總結:
當初選擇凱路威并非是因為我有多么喜歡它,而是因為它恰好滿足了我選車的絕大多數需求。9座MPV、進口車身份、靈活寬敞的裝載空間等讓它在通勤車、貨運車等諸多身份間來回切換,這些工作曾經都是奔馳MB100承擔的,既然是替代車型,它自然也要承擔各種艱巨的任務,恰巧,凱路威確實是款合格的替代車型。

在競爭對手方面,主流MPV市場基本與它無緣,進攻高端輕客市場的話座位數又不夠,所以它恰好處在一個“中間地帶”:C1駕照可駕駛的座位數最多的車型,配置豐富且符合時下流行趨勢,滿足中小型企業載人或載貨等多種需求。到目前為止,它最直接的對手依然只有奔馳威霆一位。相比之下,凱路威在空間表現、車內配置等方面有很大優勢,威霆至今為止仍然沒有配備皮革座椅、電動側滑門、帶觸屏的多媒體系統等。不過相比之下,威霆也是有優勢的,那就是三叉星的品牌效應使得它在租賃公司、酒店商務接待等方面依然“吃香”。新一代凱路威上市后下一步棋該怎么走,仍需慎重考慮。(文/圖/攝 汽車之家 朱力神)
● 相關文章回顧:

>>新車試駕 性能測試 就在汽車之家評測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