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瑞風A60的上市之路用這四個字描述再恰當不過,歷經三屆車展,更換過三次前臉,連名字也與亮相之初不盡相同。最終,這款車確鑿呈現在我們面前,削減了不少借鑒的成分,增加了更多家族化設計思路。那么,它值得如此長久的等待嗎?除了引以為豪的后排空間和豐富的配置,瑞風A60上路之后的表現如何呢?讓我們通過試駕來尋找答案。

● 家族式外觀
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踏上借鑒之路時,江淮反而猶豫了,從瑞風A60(下文簡稱A60)這款車多次修改設計方案的經歷就能略窺一斑。它不再明目張膽的稱呼自己“A6”,也不再將外觀裝扮得“李逵”“李鬼”傻傻分不清楚。現在我們眼前的這臺車還是有看點的,并且品牌LOGO小幅優化之后更顯檔次。這種細節處的自我鞭策,我個人比較欣賞。


A60的“寶瓶口”前格柵造型,與瑞風S2、瑞風S3的前臉造型如出一轍,這種統一的家族面孔有利于在用戶心中形成更深刻的品牌認知度。從瑞風S3多次進入國內SUV月銷量排行前十名可以大概揣測,消費者還是認可瑞風這種設計風格的。

車身尺寸上看,A60定位于中大型車,相較榮威950、吉利博瑞等中國品牌中型車會小有優勢,但與眾泰Z700比又稍微有些吃力。不過,通過試駕過程中的實際測量,A60的后排空間是個亮點,在后文會詳細介紹。



尾部設計的原創度較高,整體造型簡單但又并非乏味,牌照框上方和后保險杠處的兩條寬大的鍍鉻飾條除了讓它的車尾看起來更精致,還切割出了更多層次感。

值得一提的是尾燈,采用全LED光源,雙層燈帶中融合了點狀元素,點亮后辨識度較高,在夜晚的車流中不至于淹沒其中。
● 內飾注重商務

如果說A60的外觀設計或多或少在渴望爭取年輕消費者的側目,到了內飾,這種努力可以說是付諸東流。A60整體采用深色的內飾配色,加入大面積木紋飾板,表明它仍然是一款商務用途為主的車型。

方向盤中央的LOGO最終使用了一款黑色的LOGO,看著要比之前的藍色JAC和五星兩個版本都要舒服。另外,方向盤手感很好,這得益于皮質包覆的柔軟和細膩。


娛樂系統使用起來與奧迪MMI系統十分相似,如果你之前接觸過奧迪的操作系統,那么對于A60的這套系統使用起來應該很輕松。



● 配置豐富/空間大



后排作為A60著重體現商務用途的地方之一,我自然要著重體驗一下,我們從廣州長隆出發至珠海長隆的一路,我都坐在后排,體會著A60的后排座椅帶給我的乘坐感受。舒適性方面A60后排座椅符合我的預期,座椅比較柔軟同時腰部保留了一定的支撐力度,我坐了一個多小時基本沒動,腰部和臀部沒有不適的感覺。


后排雖然配有三個頭枕,但是中間位置不適合長時間乘坐,坐墊和靠墊為了提升兩側座位的包裹性而有所加高,影響了坐姿所以會不舒服。不過話說回來,A60主要照顧的是商務用途,中間座椅的使用頻率也不會太高,能滿足應急使用就足以了。







后排中央扶手打開后有個尺寸不錯的儲物格,放手機票據或者小本都挺合適的,我在拍攝時揉搓了幾下內襯的翻毛,沒有掉毛的情況發生。


常規儲物空間方面,A60并沒有太多驚喜。中央扶手箱底部呈階梯狀,在靠后的部分可以同時放入兩瓶水。后排杯架位于后排座椅中央腿部區域,輕按便會彈出來,這樣設計比集成在后排中央扶手上實用度及美觀程度都要高。

由于后排座椅無法放到,所以后備廂空間沒有擴展能力,家庭使用的話實用度不高。在后備廂放入兩個20英寸的箱子和兩個書包周圍仍有余量,后備廂空間夠大。
● 小馬拉大車



A60全系使用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74馬力,最大扭矩251牛·米 ,搭配6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頗有點小馬拉大車的嫌疑。然而,在駕駛A60時,它動力表現給我的感覺卻是剛好夠用。會有這種感覺是因為A60以商務用途為主,對動力儲備沒有過多要求。所以A60動力系統能夠平緩的發力,滿足乘客乘坐時平穩、舒適就可以了。
D擋模式下,發動機轉速攀升比較緩慢,并且還會積極升擋拉低轉速,使渦輪盡量不突然介入。切換到S擋駕駛時,油門響應速度明顯增強,不過A60的1.5T發動機動力表現仍然沒有給人驚喜,在深踩油門時,變速箱會將轉速提升至5000rpm以上再升擋,僅管如此車輛的加速能力仍然一般。


起步時變速箱會有輕微的闖動,但是行駛起來表現會好很多,雖然換擋速度稍慢,但是貴在平順,有一些6AT變速箱的感覺。變速箱換擋邏輯比較清晰,對于我的意圖也能很快做出反應,值得表揚。變速箱的調校主要還是以沉穩為主,正常加速時會在2500rpm左右就采取升擋動作,整個加速過程平緩、順暢,激情不足但是適合商務用途。


懸架表現得益于較大的車身尺寸,有更多的空間布置復雜的懸架系統,A60前懸架為雙橫臂式獨立懸架,后懸架為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在公路行駛時,這套懸架系統整體表現以沉穩為主,車輛在轉彎、并線時側向支撐都很到位,給我留下了比較好的印象。可是當我們開出高速公路,駛過城市顛簸路面和過減速帶時,A60的懸架表現就有失水準了,不僅對路面細小顛簸的過濾較差,而且過減速帶時車身彈跳有些明顯。


轉向系統與動力、懸架等評價一樣也有好/壞兩部分組成,好的部分是方向盤虛位較小,車頭指向性不錯,將方向盤轉到底還有一小段阻尼緩沖,對品質感的提升明顯。而不足在于轉向的力度過沉,長時間駕駛容易產生疲勞感。
● 全文總結
江淮瑞風A60將中國品牌的優點發揮的恰到好處,給你足夠大的空間和足夠把玩的配置。并且作為一款商務氣息濃厚的車型,瑞風A60座椅舒適度讓人十分滿意,前排座椅加熱、后排座椅加熱/通風、前后排座椅按摩等逆天的配置均有配備。而在動力方面,中大型車配備1.5T發動機被消費者直觀認定是小馬拉大車,實際駕駛之后,這個“馬”卻小的剛剛好,它能達到一個以主打商務駕乘的車對動力平穩輸出的需求。
此外,這款車的價格已經于2016廣州車展正式公布,要比網紅車型博瑞、眾泰Z700的入門售價高出許多。就拿同樣以借鑒成名的眾泰來說,Z700自動擋車型入門價格為11.58萬元,比瑞風A60低2.37萬元,少了胎壓監測、陡坡緩降、倒車影像、中控彩色大屏、藍牙電話等功能,多了空氣調節、自動頭燈、車內氛圍燈、真皮方向盤、電動天窗等配置。按編輯的猜測,2014年瑞風A60剛亮相時,所瞄準的競爭對手或許是榮威950之類比較成熟的中型車;時過境遷,目前在中型車和中大型車領域的新車層出不窮,而且各個實力都不可小覷,好事多磨的江淮瑞風A60能否一戰成名,就讓消費者們來發表意見吧。(文/圖/攝 汽車之家 沈嘉旭)
●
更多閱讀:

>>新車試駕 性能測試 就在汽車之家評測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