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品牌造越野車的歷史,北汽絕對是老資格,最標志性的產品就是“北京吉普212”。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北汽的越野車依舊堅持純硬派風格,繼推出北京(BJ)40、北京(BJ)80這些硬派越野車之后,為了更加適應市場,推出了這款定位于城市SUV的北京(BJ)20。


● 外觀堅持硬派風格
北京(BJ)20的外觀設計非常有特色,不規則圓形大燈、硬朗的腰線、不噴漆的前杠和翼子板,這些個性元素在北京(BJ)20身上隨處可見。雖然它是一臺定位于城市的SUV,尺寸僅僅有4451mm×1845mm×1700mm,但是仍然保留了許許多多硬派越野的設計風格。

同級別競品車身尺寸 |
車型 |
北京(BJ)20 |
廣汽傳祺GS4 |
哈弗H6 |
長安CS75 |
長(mm) |
4451 |
4510 |
4649 |
4650 |
寬(mm) |
1845 |
1852 |
1852 |
1850 |
高(mm) |
1700 |
1677 |
1710 |
1705 |
軸距(mm) |
2670 |
2650 |
2680 |
2700 |


北京(BJ)20的輪眉采用無漆材質,這種風格在城市SUV很少見,因為在越野路段穿越的時候,這個位置經常會與灌木叢以及雜物進行接觸摩擦,漆面經常被劃傷,因此這個設計讓整車看起來顯得更加有硬派越野的感覺。

此外,它的接近角、離去角、縱向通過角分別達到了24°、30°、20°,最小離地間隙也達到了215mm,幾乎是橫掃同級別對手。你絲毫不用擔心它行走在非鋪裝路面上會出現底盤刮蹭的問題。






車尾的造型非常硬朗,在這個SUV越來越追求圓潤的時代,北京(BJ)20并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堅守自家品牌硬派越野車的設計風格,就像開頭所說的那樣,即使定位于城市SUV,它身上仍留有許多硬派越野車設計風格的影子。
● 內部實用性不錯
由于北京(BJ)20的定價為9.68-13.98萬元,價格不算高,會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作為它的購買主力,北京(BJ)20在內飾設計上必須設計的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口味,不能過于沉悶。



受限于成本,在內飾設計上不可能用真的碳纖維材質,但北京(BJ)20采用了的仿碳纖維材質看上去一樣顯得很有質感,不過,由于是亮面材質,因此在日后使用中會產生不少劃痕,影響效果,耐久度一般。


方向盤的平底造型顯得比較時尚,并不會讓人覺得很沉悶,年輕消費者會很喜歡這種設計,方向盤的材質觸感一般,手感有些硬,握在手里感覺有些不舒服。

北京(BJ)20的內飾設計有很多有特點的地方,你能在許多細節上發現北汽的品牌LOGO。以頂配價格來看,用料已算足夠優秀。中控臺上表面采用了搪塑工藝的軟性材質,手感很好。

10.1英寸的大觸摸屏的畫面非常清晰、觸控也十分靈敏,所有操作均通過觸摸完成,日常使用比較便利,但是是基于Android平臺開發的,不知道以后會不會出現卡頓的現象。


北京(BJ)20在前排加入了座椅通風,這幾乎難以想象,要知道,不要說同級別,甚至在比北京(BJ)20高一兩個級別的車型上,這項功能都沒有被大量采用,許多三四十萬的車至今仍然沒有配備座椅通風功能,而北京(BJ)20在這個價格已經擁有了座椅通風功能,實屬難得。


北京(BJ)20的車窗控制按鈕造型非常奇特,和傳統的汽車的車窗控制按鈕并不太一樣,初次使用可能會按錯,需要用一段時間來適應,四個車窗均標配一鍵升降,很便于日常使用。在北京(BJ)20粗獷的外形下,電子手剎、自動駐車這些舒適性配置并沒有缺失。中控臺放置了傳統越野車擁有的可以顯示海拔高度、方向、氣壓的液晶表,在這些細節上我們能看到北京(BJ)20在保留越野元素的同時,并沒有忽略日常的舒適性配置。
● 乘坐體驗及儲物空間
北京(BJ)20的軸距在主流緊湊級SUV里算中等尺寸,并且內部空間優化的不錯,因此它的乘坐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北京(BJ)20的前排座椅十分柔軟舒適,包裹性也比較適中,主駕駛位支持電動六向調節,頭枕材質非常柔軟,坐上去讓人感覺比較舒服。



北京(BJ)20全系驅動形式為前置前驅,因此沒有后傳動軸,但是后排地板仍有一定程度隆起,好在隆起程度不高,同時后排頭部空間尚可,為一圈兩指,如果可以將后排地板做平的話,相信對后排乘客的日常乘坐舒適度會有更好的提升。



北京(BJ)20的軸距為2670mm,數據上并不是很顯眼,在同級別競品中也只是適中尺寸,但是它的后排乘坐空間比較令人滿意,膝部空間很大,坐在后排會覺得很寬敞。不過后排座椅的舒適度很難令人滿意,它的后排座椅對腰部幾乎沒有支撐,長時間乘坐以后腰部會非常的酸疼,同時后排座椅的角度也無法調節,因此雖然膝部空間很大,但是乘坐起來并不會讓人覺得很舒適,它的后排中間位置并不太適合長期坐人。

北京(BJ)20的儲物位置比較多,空間也比較大,我想購買這個級別車的消費者一般都是比較考慮車的實用性,會比較在意儲物空間。


前排儲物空間很多而且細節做得很好,比如在方向盤旁邊有一個專門放置磁卡的位置,別看這個位置小,但是在跑高速的時候非常有用,高速通行卡可以直接插進去,這個設置很好的避免了跑高速以后手忙腳亂的找通行卡的窘迫局面,非常貼心。




后排配備了12V電源接口,比較實用,尤其是當前車用電器越來越多的時候,一個后排電源接口可以給后排乘客在使用電器上帶來更多的拓展空間。


車內儲物位置比較多,空間也比較大,但后排并不提供空調出風口,并且后排電源上方的儲物格尺寸過小并不實用,同時副駕駛手套箱雖然空間很大但是開口很小,拿取大件物品并不是很方便。許多地方人性化的設計有些欠缺,這些人性化設計非常影響日常使用中的心情,希望以后會有所改進。


北京(BJ)20的后備廂開口較大,收拾雜物很方便,但是由于縱深不足,我們在測試的時候發現28寸的行李箱并不能豎著放進去,只能橫著放入,但橫著放入28寸旅行箱后剩余儲物空間已經所剩無幾了。另外,后備廂的開口高度有些高,拿取行李的時候會有些不便。
● 動力系統、懸架和駕駛表現:
它搭載了一臺來自三菱的4A91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50馬力,最大扭矩為210牛·米,與發動機匹配的是一臺CVT變速箱,并且還有6速手動變速箱可供消費者選擇,驅動形式為前置前驅。


說實話,別看它長得挺硬派、挺另類的,真開起來還是挺輕松的,我和幾位開過這臺車的同事在沒有任何商討的情況下一拍即合得出同樣的一個結論:這是目前北汽產品序列當中駕駛感受最好的。所謂駕駛感受無非就是動力、轉向和懸架這三大件。我們不妨就從動力談起,作為一臺售價10-14萬的城市SUV動力不求有多強,動力輕松的滿足日常使用,換擋的平順性和邏輯都沒有硬傷即可。

以這個標準來看北京(BJ)20是完全合格的,行駛中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本身就很線性,即便渦輪介入也沒有非常突兀的感覺。在CVT無級變速箱的幫助下一切顯得就更為平順,整套動力系統默契程度相當高,升擋積極降擋也很是及時,真的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唯獨在起步那一刻變速箱結合的不是非常利落,總會頓一下,那種感覺非常像雙離合變速箱起步時的狀態,經常堵車時這個問題發生的會比較頻繁。

轉向助力形式為電動,轉向手感和回饋力調校的都很合適,挺細膩的感覺,一點松曠感都沒有。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懸架結構也是這個級別最常見的組合,雖然北京(BJ)20真的是有個特別粗獷的外表,但懸架的調校跟硬派沒有一點關系。在鋪裝路面上碾過凸起的井蓋時,車內并沒有明顯的沖擊感,面對起伏路面,懸架的壓縮和拉伸都比較柔和,跟粗獷的外表形成了鮮明的差別。

由于有著比較高的離地間隙,在非鋪裝路面上也比一般的城市SUV要從容很多,即便以較快的速度通過較大的坑洼,懸架也能化解的比較到位,車內的拋離感和墜地感都不強,懸架整體性以及舒適性值得認可。




測試時這臺車并不暴躁,輪胎幾乎不會有打滑,從加速曲線中也能讀取到,起步時由于CVT變速箱對于轉速限制的原因,g值并沒有一下爆發,變速箱完全結合之后動力開始如數輸出,最終成績在意料之內。





剎車時車身姿態不是非常夸張,40米左右的剎車成績也是可以讓人滿意的,車內前傾感不是太明顯,剎車踏板的回饋力適中,讓人比較有信心。



正如你看到的,車身造型設計方正,帶來的好處就是看起來特別個性,但弊端就是高速上風噪確實是比較大,車內主觀感受不好,車頂上會有呼呼的風聲。



油耗是北京(BJ)20不太讓人滿意的地方,我們實測了兩次油耗,得到的結論都是10升/百公里左右,高于我們設定的推薦值。有人會問為什么測兩遍,問題出在行車電腦顯示上。第一次的是之后行車電腦顯示油耗8.4升/百公里,我們實測油耗為你看到的10.1升/百公里,按照之前的經驗,這樣接近2升的差值應該是不正常的,比如加油出現了問題等等。于是我們重新又按照標準方法測試了一遍,得到了的表顯和實測油耗的差值又接近2升,很顯然油表的顯示是不準確的。我們也希望這臺車的車主也能關注此問題,到底是個例還是設計問題。
總結:
外表粗獷,開起來卻這么的細膩,成為了目前北汽駕駛感受最好的產品。從產品策略角度來看,若是一直堅持開發硬派越野車的話市場太小,受眾群體并不是太大。北京(BJ)20定位城市SUV,全系前驅,即便如此,仍舊保持了非常粗獷個性的外觀設計,能在其身上看到各種越野車的元素,可以說是目前同級別最有特點的產品之一。不過過于個性同樣也是把雙刃劍,喜歡的真喜歡,不喜歡的考慮都不會考慮,總之,這臺車可以買,只是油耗略高,這是需要考慮清楚的。(文/圖 汽車之家 王旻昊 張可)

>>新車試駕 性能測試 就在汽車之家評測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