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之北約兩百公里處有個瑞典小鎮,叫做尤卡斯加維(Jukkasjarvi),當地居民不足千人,在來到這里之前,我對瑞典這個北歐國家的全部認知僅限于冰天雪地,來到這里之后發現,這兒比我想象的更加天寒地凍,類似于國內的呼倫貝爾,冬天最低溫在攝氏零下40度,最不缺的就是雪、冰、凍、暗。好吧,我們就來結識一下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性能品牌——沃爾沃Polestar。

Polestar自1996年成立開始,致力于各類房車賽事,從最初Volvo 850參加的首屆瑞典房車錦標賽到2009年沃爾沃為優化車輛公路性能,指定Polestar為自己的專業改裝團隊,到再后來Volvo C30 Polestar概念車的亮相,長此以往的合作為如今的V60/S60 Polestar車型誕下伏筆。2015年Polestar正式加入沃爾沃汽車品牌,成為其專屬改裝部門,與奔馳-AMG/寶馬-M/奧迪-RS類似,致力于為用戶提供高性能與駕駛樂趣的車型。

曾聽說過北歐人民大多性格冷峻、難以相處,身臨其境后便明白,生活在北歐這種自然環境下,一年中大多數時間晝短夜長,換誰都很難養成熱情的脾性。不過這也造就了北歐人性格的另一面,低調、誠懇、尊重每一份工作中所蘊含的價值,所以你看沃爾沃、薩博、宜家這些品牌的產品,基本繼承了設計者的性格特征。連Polestar也不例外,明明是因性能而生,外在卻樸實得讓你無法對它“另眼相看”。在車身外觀改造的尺度上,Polestar團隊使用的力度與AMG、M、RS比起來要弱化的多,在原車基礎上,很難找到夸張的、有殺傷力的設計語言,如果不是北極藍的專屬配色,你能想象到這是一臺售價超過60萬的藍血貴族嗎?

如何區分Polestar車型與普通版車型呢?除了標志性的北極藍色車身,我們只能從細節上著手,比如中網上的方形LOGO,尺寸不大的前唇等。所以,除了北極藍配色的車型以外,其他三款(黑、白、銀)配色的Polestar車型大概就是為了打折銷售準備的吧。


擴散器可以在時速250km/h的時候為車身提供21kg的下壓力,當然如果你再加上擾流板提供的33kg下壓力,高速狀態下兩個設計會讓車尾有超過50kg的下壓力。
這次試駕的兩款車型是沃爾沃新款S60/V60 Polestar,均搭載強化版Drive-E T6 2.0T(機械+渦輪)雙增壓發動機,并且已于去年9月份在國內正式上市。而對于預算相對有限的沃爾沃車主來說,Polestar高性能運動套件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沃爾沃XC60/V60/V40三款車型的用戶可自由選裝,根據不同的套件,單品價格從13000元至5萬元左右不等。

車內與外在類似,乍一看去與普通版S60/V60并無二致,Polestar的技術人員比較誠懇的介紹了內飾的幾處改動,就不考大家眼力了:專屬運動座椅,帶有“魅惑藍”縫線的專屬運動方向盤,刻有Polestar星形標識的運動踏板和專屬換擋桿,以及碳纖維中控面板。






Polestar在塑造運動化的外觀和內飾造型方面,可能與中國消費者對性能車的認知有出入,那么動力、四驅系統、駕駛感受會打破這種刻板印象嗎?我們上路,不,去雪原試試。
■ V60 Polestar 靜態視頻展示
對于一臺售價超過60萬的性能車來說,使用2.0T排量的發動機??赡茏尨蠹以谛睦砩想y以接受,但是拋開感情層面的因素,用理性的眼光來審視這臺發動機的表現,也確實讓我們很難找到詬病它的理由,畢竟從參數上看,367馬力足以超出大多數常人的駕馭水平。

若以品牌定位為衡量標準,Polestar與“BBA”旗下的性能品牌非常接近,但是考慮到國內售價的因素,我挑選了兩臺與Polestar價位相近、性能相近的車型以作參考,一臺是寶馬340i xDrive M運動型另一臺是奧迪S5 Sportback,那接下來Polestar的動力水平到底如何,咱們比比就知道了。
同價位車型動力對比 |
車型 |
廠商指導價 |
排氣量 (L) |
最大功率 (kW) |
最大扭矩 (N·m) |
官方加速 (s) |
S60 Polestar |
60.69萬 |
2.0T (機械+渦輪) |
367馬力 (270千瓦) |
470 |
4.7 |
V60 Polestar |
63.69萬 |
2.0T (機械+渦輪) |
367馬力 (270千瓦) |
470 |
4.8 |
奧迪S5 Sportback |
67.90萬 |
3.0T (渦輪) |
333馬力 (245千瓦) |
440 |
5.1 |
寶馬340i xDrive M運動型 |
68.40萬 |
3.0T (渦輪) |
326馬力 (240千瓦) |
450 |
4.9 |
對比結果顯而易見,除了排量外Polestar發動機各項數據都占優,所以放下你的情結吧,每年省下一筆車船使用稅的同時還能享受到更好的動力體驗,這難道不好嗎。

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進入運動增強模式后,自2擋開始,只有轉速達到4000rpm時才會進行換擋,時刻保持渦輪在介入的狀態,保證動力隨叫隨到。既然提到了運動增強模式的打開方式,那怎么能不說彈射起步的操作流程呢!說來其實也簡單,你只需要關閉ESC然后掛入S擋,同時踩住剎車和油門,接下來,我想你一定懂的,就讓副駕駛的妹子縱情尖叫吧。
在聽講解會時,Polestar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了一個關于運動增強模式的小八卦。起初運動增強模式并沒有打算配備到量產車型上,而如今得以保留也要感謝第一批媒體老師駕駛Polestar車型時,發現了這個功能并傳播開來,Polestar團隊在收到用戶的期待與好評后,這個功能才得以保留下來。

在中國進入春季的時候,瑞典北部仍然被冰雪覆蓋,試駕車也自然都裝配了小釘胎以應付冰雪濕滑的道路。

動力儲備充足固然是好,但是在冰雪路面駕駛時,強大動力卻未必讓你時刻富有激情,當動力突破輪胎抓地力時,在道路上的側滑會讓人心里一驚,更多的時候還是需要均勻小幅度的控制油門的行程。20余公里的道路體驗,全程是在ESC和來自博格華納的四驅系統的幫助下完成的。

Polestar作為沃爾沃旗下高性能改裝品牌,一些高端改裝品牌自然也會使用,比如來自Ohlins的懸架系統,作為懸架系統里的一線品牌Ohlins具有“Dual Flow”雙流量閥專利,在支撐性能上有所保證,除此之外懸架設有30個可調阻尼位置,可調性上完全符合一般的賽道標準。
雖然在支撐性上、可調性上這套Ohlins可以帶來出色的表現,但是你想讓它兼顧日常駕駛的舒適性,這可就強人所難了,從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Ohlins懸架比普通版車型懸架彈簧要硬80%。實際感受也確實如此,再加上釘胎的作用,這一路公路駕駛真的是渾身上下都能體驗到何為路感。

除了剛才提到的Ohlins品牌懸架系統,剎車系統也來自知名品牌Brembo,6活塞卡鉗搭配371x32mm前浮動式通風制動盤,制動性能有所保證,不過我們這次的行程全程是在冰雪路面駕駛,輪胎附著力很低,所以沒能體驗到制動系統的出色表現,遺憾。

為了安全起見,在熟悉賽道的幾圈,教練要求我們全程開啟ESC來駕駛,在車輛發生側滑時,油門不再對你的命令做出反饋,一切對動力的指令交還給電腦處理,它會限制你的油門來降低車速,以確保你能安全通過彎道。
我將車上的ESC功能關閉,車輛過彎側滑失控時,動力也不會再做出太多的限制,這時你獲得了另一種救車于失控狀態的選項。不過,前面所說的ESC關閉其實并不能完全關閉,系統依然還是會保留一點點自己的底線,即使這樣已經足以讓我們充分體驗失控的“樂趣”了。

另一種選項——深踩油門!當然這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可是通過這種方法將車高速飄過彎道時,獲得的成就感也是成正比的,不過這種方法也僅限于四驅車。使用這個方法的同時你需要緊握方向盤,同時不斷地修正行車軌跡,利用前輪的動力將自己的車頭瞄準腦海中理想的行車軌跡,大膽的放任車尾的甩動即可。
在我反復嘗試并建立充足的信心后,我開始嘗試著使用第二種方法來斬殺賽道上的每一個彎道,起初在經過S彎時,車身左右擺動的幅度過大,導致我不得不手忙腳亂的將方向盤揉來揉去,即便是在零度以下的溫度時,不關車窗也能開的我一身熱汗。漂移這件事兒,真的是需要你不斷的練習再練習,用體力和精力共同應對著車身擺動的幅度,自始至終,酣暢淋漓。

雖然使用了釘胎,但是冰面漂移的樂趣依然無法阻擋我們深踩油門突破抓地力的欲望,在每一個彎道面前,我不猶豫選擇讓我的伙伴Polestar介于可控與失控的臨界點,享受著每一個彎道的滑動,盡管失控的代價是一頭扎進堅硬的雪墻,但是來自北京的我和來自北極圈的Polestar都無懼冰雪的挑戰。
■ 全文總結
與本家沃爾沃一樣,Polestar并不是個按常理出牌的改裝品牌,它對沃爾沃S60/V60外在花費的心思極少,就如同這遠在北極圈內的小鎮一般,靜靜販賣著自己獨有的雪、冰、冷、暗,成為最具個性的驢友們向往的勝地。而你要問內在?從數據上看,沃爾沃S60/V60 Polestar所運用的2.0T發動機已經堪稱黑科技,但它的真實水平還有待常規道路試駕進一步檢驗。
“要對性能車懷有敬畏之心”,雖然記不得是誰說的了,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性能車,但是這句話印在我腦海里時不時地變會冒出來警戒著我,好像冥冥之中暗示著我與Polestar的相見。我心存敬畏,小心地試探著Polestar容許我觸碰的底線并與之形成默契,再一同挑戰自然的神奇,體會車輪與冰雪的奧義,我想這會是令我難忘的一次試駕經歷。(圖/文/攝 汽車之家 沈嘉旭)
■ V60 Polestar 試駕視頻
■ 美圖欣賞





■ 相關閱讀

-
查看同類文章:
-
冰雪試駕
-
海外試駕
-
更多精彩內容:
-
皮卡試駕評測
-
房車試駕導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