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豐田換代雷凌試駕 把一切做到更好
發布時間:2019-06-19
盡管雷凌正式來到國內的時間并不長,但上代車型累積的優秀口碑可并不少,甚至有時候還能超過大哥卡羅拉。而隨著豐田TNGA架構的進一步普及,全新的換代雷凌也率先一步搭上了新平臺的順風車,從內到外全部煥新。具體是何表現?一起了解一下吧。
無論是外觀,內飾,還是懸架、動力系統,換代雷凌都進行了升級換代,具體體現在那里?
換代雷凌采用的是美版全新一代卡羅拉的造型設計,相比上代車型更具攻擊型。簡單的幾條曲線,使新一代車型看上去精致了許多。
前格柵的尺寸比上代加大不少,并且連霧燈也一并吞進去。整圈的鍍鉻飾條也增加了不少車頭的整體感。
車燈造型足夠犀利,看上去很有殺氣。除運動版車型采用的是遠近光一體式的透鏡大燈,其余車型均為矩陣式。不過,無論哪款車型,其頭燈都是全LED光源,十分厚道。
車身側面的整體輪廓與上代車型比較接近,都是用少量的平直線條貫穿頭尾,這符合豐田簡約的設計理念。變化部分,新一代車型將外后視鏡從A柱移到了車門上,同時前后排的車窗尺寸也比上代明顯加大。兩個改動使得車內成員可以獲得更廣闊的視野。
另一項升級來自于車窗玻璃,除了四門都具備的一鍵升降和防夾功能外,換代雷凌還加入了防卷功能。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在玻璃下降的過程中也能感知到異常,防止小朋友的手被意外夾住。(當然,我怕疼,沒敢親自驗證)
輪胎方面,運動版車型搭載的是225/45 R17規格輪胎,其余車型則為205/55 R16。備胎則全部都是應急用的非全尺寸輪胎。
與車頭的風格不同,車尾的整體造型更強調精致感。保險杠上碩大的黑色飾板與兩側的反光條看上去挺運動,只不過右邊那個半隱藏式的排氣管,看上去有點兒突兀。
尾燈尺寸明顯比上代車型縮小了很多,內部的上下分層設計也讓其顯得很有神。而貫穿左右的黑色裝飾條也起到了很好的幫襯作用。
內飾的整體設計也遵從簡約的設計思想,整個儀表臺看上去十分整潔。而黑白雙色搭配的營造出的撞色效果也營造出了不錯的居家氛圍。
當然,12.1英寸的中控豎屏僅屬于科技版車型專享(其實也是中國市場專享),但其他車型也無需難過,橫版的9英寸中控屏用起來也很爽。
方向盤的握感不錯,該貼合手型的部分也都凹凸有致。拇指兩側的多功能按鈕應該給好評,單個按鈕的尺寸適中,按壓的手感也還不錯,并沒有塑料的廉價感。
科技版的儀表盤獨享一個7英寸的彩色液晶屏幕,兩側則是藍底色的模擬指針。相比其他車型上只有4.2英寸的液晶屏,科技感更強。
另外,科技版還專門配備了HUD平視顯示器,尺寸也達到了10.8英寸。在某些特定場景下,HUD可以與中控屏和儀表盤進行三屏聯動,方便駕駛員快速獲取必要行駛信息。只可惜由于時間和試駕車的安排問題,我們沒能詳細體驗,只能日后再補測了。
空調系統的操作面板獨立于中控屏,并且提供的大量的物理按鍵,方便駕駛員及時準確的找到需要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雷凌全系都提供了PM2.5檢測和過濾系統,車內的PM2.5濃度可以直觀的看到。據官方宣稱,其凈化速度很快,10分鐘內就能將200毫克/立方米的污染物含量將至35毫克/立方米。
除了頂配的尊享版,其他車型都是織物包裹的座椅,并且也都是全手動調節。雖然看上去檔次感有所下降,但乘坐是適度卻完全有保障。全新的座椅骨架布局以及充分的人機工程學設計保證了座椅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后排座椅的對于身體的支撐性同樣比較到位。尤其是深凹進去的靠墊,以及兩側凸起的支撐設計,即便在車輛快速轉彎時,也能給予身體足夠的支撐。一天的乘坐之后,我也沒有產生想要逃離出去的想法。
實際上,雷凌的儲物表現還是可以的,雖然稱不上豐富,但也算是夠用,如果能再挖掘一些小細節就更好了。例如前門板上的扶手部位就可以再增加一個儲物槽,隨手放個零錢,或者是臨時存放些小垃圾之類的東西會更方便。
盡管只有尊享版才提供后排出風口,但其他車型也并沒有直接把這里封住,留出了一個小的儲物槽。但是這個槽位的深度比較有限,想把手機穩妥的放在里面是不大可能的。另外底部的兩個USB充電口也被取消,這對于電量恐懼癥的“患者”來說是個莫大的遺憾。
得益于TNGA架構對于車身結構的優化,換代雷凌的后備箱空間依舊足夠大,滿足日常家用不是問題。而寬大的后備箱開口對于那些超大體積的物品來說,也顯得十分“友好”。
本次試駕我們體驗的是185T車型,使用的是一臺1.2T發動機,而這款發動機也是換代雷凌唯一一款純燃油動力總成。該發動機具備諸多先進的技術,是一款超低渦輪延時,節能高效的機型。
由于發動機出色的運轉表現,無論是怠速狀態下還是逼近極限轉速,動力的輸出都非常平順,完全感覺不到渦輪的介入。不明說的話,被誤認為是自然吸氣發動機也不是沒可能。
在城市擁堵,頻繁低速行駛的情況下,發動機的輸出十分積極,加速、跟車都很容易。不過,當車速超過60km/h之后,這臺1.2T發動機的輸出能力就不再那么從容。想要加速超車的話,油門必須深踩,而且需要更長的距離來完成加速。
盡管與發動機配合的還是CVT無級變速箱,但換代雷凌的CVT已經可以做到模擬10擋的水平(老款是模擬8擋),更密集的擋位數意味著更好的加速感受,和更多的駕駛樂趣。另外,在需要更多動力輸出的時候,可以使用SPORT運動模式,變速箱會把發動機的轉速維持在更高的區間,同時升擋轉速也會被拉得更高。
得益于TNGA架構對于車身結構和懸架系統的升級,換代雷凌的行駛品質得到了大幅提升。車身剛性的提升使得車身的緊致度更高,開起來感覺很穩定。
懸架升級為前麥弗遜、后雙叉臂式的獨立懸架系統。前懸架支座采用了分離輸入設計,分散了震動傳遞給車身的路徑,降低了震動的沖擊,同時傾斜式的減震器壓力軸承也帶來了更加順暢的轉向手感,駕馭雷凌更加輕松。
后懸架則通過優化懸臂的安裝位置,調整彈簧和減震器的參數,實現了更小的空間占用并提升了舒適性。另外,優化之后的后懸架還實現了后輪隨動轉向以及制動時增加前束角,提升制動力和穩定性。
當然,來自日本減震器第一大廠的KYB定制款減震器也對提升雷凌的行駛質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隔音也是換代雷凌重點提升的方面之一,通過加厚局部隔音材料,增大隔音材料的覆蓋面積,使用整體式隔音棉等方式,降低了乘員艙內的噪音傳入。而實際體驗來看,新車確實相比老款雷凌的靜音表現要好不少。
得益于TNGA架構帶來的技術升級,換代雷凌幾乎全系標配了TSS主動安全系統,尤其是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以及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的加入,使得新一代車型幾乎實現了L2級別的自動駕駛,主動安全性得到明顯提升。
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是雷凌上新加入的功能,系統的工作精度很高,幾乎會一直把車輛保持在這道中心。不過,當駕駛員的手離開方向盤一小會兒,系統就會發出提示音,如果仍然不理會的話,車道循跡輔助系統就會退出工作,強制駕駛員介入掌控。
而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則可以實現30-180km/h速域的主動跟車設定,能夠跟隨前車完全剎停,剎停后3秒內還可以自動起步。另外,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擁有3級可調的跟車距離,保障在不同行駛狀態下均可擁有合適的跟車距離。
總結:
換代雷凌的變化可以用全面,甚至是脫胎換骨來形容。各方面的提升使得新雷凌充滿了面對競爭對手的底氣,上市不到一個月已收到累計超過2萬張的訂單已經說明消費者對雷凌的充分肯定。如果您在近期有意更換一款全面,均衡的家用轎車,換代雷凌非常值得考慮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