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質感不輸凱美瑞 試駕全新換代雷凌
發布時間:2019-06-10
這次的試駕體驗,直接開門見山吧。把有限的精力留給駕駛感受,讓還在浙賽賽道里躁動著的靈魂回歸文字。
這一次全新雷凌的試駕體驗安排在了浙江紹興,一開始我想象的畫面是駕駛著全新LEVIN在紹興的老街走走停停。感受當地人文的同時,記錄著TNGA之下雷凌的變化。但其實早在日程安排中埋下伏筆,因為信息中赫然出現了“浙江賽車場”的字樣。
從1.2T和1.8L混動的動力總成來看,似乎去刷賽道有點過激。當時恰好跟廣豐的陳總聊起來這個話題,他的回答確實讓我出乎意料:“在專業的賽道去做新車型的試駕體驗,首先我們是為了保證環境的足夠安全,就像這次全新換代的雷凌全系標配8氣囊及諸多TSS豐田智能安全系統;其次,在賽道中也能夠更充分的體驗雷凌極限狀態下的表現,無論是加速、制動、繞樁、麋鹿測試等等。”
而從具體行程來看,這次廣汽豐田也做足了準備,也展現出足夠強大的自信。因為我們在一天的時間里要體驗了三種全新雷凌,分別是1.2T、1.8L雙擎和他們的運動版。為什么會把運動版列入其中,先賣個關子。
先說說第一種,1.2T的雷凌
首先,慶幸的是這是一臺四缸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對于一個寶馬三缸車主而言,對于三缸的深受其害實在是刻骨,索性豐田不盲從。配備模擬10速CVT無級變速器。
這個動力組合拉動全新雷凌城市通勤不吃力,全新雷凌185T(1.2T)車型的整備質量根據配置的不同分為1350kg、1360kg和1370kg。1500rpm-4000rpm的最大扭矩輸出平臺,在日常通勤起步、跟車來說未表現出乏力感。
那么1.2T車型適合什么人群呢,適合于購車預算相對有限、所居住城市不算擁堵、對駕駛樂趣有那么一點追求的、家里添購新車的等。
1.8L雙擎
雙擎車型的日常代步更靜謐、輕柔。但起步因為有電動助力,所以從感官上要比1.2T車型更輕快些。在動力單元切換時,表現的更順暢,之所以用到更,是因為相比于凱美瑞混動。
此前在老款雙擎上取消的B擋,這次在全新雷凌上又回來了。B擋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在長下坡、高坡等情況下,減輕制動系統壓力,增加動能回收阻力。相比而言,其實S擋比B擋適應環境更加廣泛。但這次B擋的回歸也應該跟成本有關,因為全新雷凌不再配備換擋撥片。
但欣喜的是,終于取消了那個藍色的、迷之造型、毫無美感的小擋把。轉而換裝了全新更符合于大眾需求的排擋桿,汽油版和雙擎版造型無差,昔日無處安放的右手,在副駕沒有姑娘時,也算是有了暫時“歇腳”的地方。
全新雷凌雙擎車型依然加入了后視鏡、尾燈和底盤都加入了的小型整流鰭片設計,且在后輪眉上也加入了整流設計,通過對空氣動力學細節的追求,讓全新雷凌擁有更優秀的燃油經濟性(官方數據4.1L/100km)和靜謐性。
全新雷凌運動版
運動版的主要試駕場地是浙江賽車場,無論是1.2T還是雙擎都配有運動版車型。運動版車型最大的不同除了獨享17寸輪圈外,就是擁有更低的車身重心。在全新雷凌上,車型重心降低了25mm,離地間隙降低了18mm,而運動版則在這個基礎上重心再降低。且從配置表來看,運動版車型的前、后輪距也比其他版本車型要更寬。
在浙賽賽道呢,我們把配備原廠胎的全新雷凌幾乎推進極限。能響胎過的,就必須讓輪胎嘶吼著。而對于像全新雷凌這種定位居家的車型來說,在浙賽這種賽道內幾乎用不到剎車,全油門入彎,只要走線正確,就可以肆意享受駕駛樂趣。而更低的車身重心,帶來的是讓我震驚的側傾抑制。雖然在彎道中,輪胎嘶吼,轉向阻力增大,但得益于重心降低,彎中姿態非常優美。
全新雷凌整體的轉向質感其實跟老款雷凌差別不大,這個轉向力度和虛位的控制已經恰到好處。方向盤尺寸算是偏大的,四向可調。在TNGA平臺下的全新雷凌,行駛質感相比于老款有非常大的提升。可以很負責任的講,它的行駛質感相比于現款凱美瑞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僅從行駛質感來說,全新雷凌已經解鎖的越級成就。
懸掛方面,全新雷凌配備前麥弗遜式和后雙叉臂式獨立懸掛系統。其中,前麥弗遜式可以看做是針對TNGA-C平臺下的改良版,其換裝了官方稱為分離輸入式前懸架支座。也就是說把減震器、螺旋彈簧的受力通過新加入的大面積支座橡膠,實現受力分散,從而提升減振效果。同時,前懸架的軸承不再保持水平,通過前傾式設計使軸承轉動線與主銷軸線重合,降低轉向時軸承對主銷軸線的力矩,進一步提升轉向質感。
全新的雙叉臂獨立后懸掛相比于老款雷凌的扭力梁,對于舒適性方面的提升自然是飛躍性的。同樣,這套雙叉臂是在某些方面進行升級,比如減震器前傾和縱臂位置前移,使得后輪在面對凸起、坑洼等不平整路況時車輪的阻力性位移更小。同時,縱臂襯套的間隙擴大,以保障更友誼的舒適性。
此外,全新雷凌還配備了后輪轉向技術。雖然轉向角度可能不大,但在極限狀態下是可以實現更加穩定的過彎和更優秀的走線的。而且還配備了緊急制動時后輪前束增大的技術,簡單說就類似于雙板滑雪的剎車動作。其實無論是后輪轉向還是緊急制動前束增大,這些可能在我們的日常駕駛中感受不到。即便是我今天在浙賽場地內體驗,也很難差距到他們的存在。但有句老話說,有就比沒有強。這種功能性配置,往往都是在極限時才會發揮作用,真到發揮作用時,往往就是緊要關頭幫你避險。
全新雷凌已經今年4月上海車展上已經首發過了,所以在這呢就僅針對外觀、內飾的設計做簡單回顧。全新雷凌造型變化,并不會帶來太強的迭代感。即便是與現款車型放在一起比較,可能差別更像是一次中期改款車型。但其實此次國產車型跟美版車型保持了很高的相似度。
汽油版和雙擎版在這一代,外觀差異僅存在于豐田車標和車尾標識,更一體化的設計也省的兩撥車主互相羨慕,反正都好看。
像死神之鐮的頭燈,在全新一代雷凌上做到了全系標配LED光源,并全系標配LED日行燈和自動頭燈系統,這確實值得點個贊。
既然說到配置,我確實由心底高興的想說一下這次全新雷凌的行車安全和科技輔助配置。得益于TNGA架構,全新雷凌也配備了豐田TSS智行安全系統:全系標配8氣囊(包括頭簾和膝部)、胎壓監測、ABS、制動力分配、剎車輔助、牽引力控制、車身穩定系統、自動駐車、上坡輔助、緊急救援呼叫、全車車船一鍵升降和空氣凈化系統。
車尾的造型從45度來看,隱約有一種溜背感。C柱向后延展的更加舒暢,同時在后排座椅頭部做了內凹處理都是為了讓后排不乘客有盡可能充裕的頭部空間。一體式尾燈應該是現在國內市場的又一特色,所以全新雷凌也不例外,增加了本土化的設計理念,用黑色飾條將尾燈相連。
內飾的設計同樣與美版保持高度一致,相比于老款擁有更美的延展性。也更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需求,大面積的軟性材質包裹質感加分。
除了入門車型進取版以外,均配備9英寸中控顯示屏,其中科技版車型更是配備了12.1英寸的大尺寸中控屏。但說實話,無論是哪個尺寸的中控屏,操作邏輯都不是那么順手。9英寸中控屏,不帶車載導航,不支持蘋果CarPlay。12.1英寸的科技版,雖然可以實現全液晶儀表、HUD和中控屏的三屏聯動,但是操作邏輯需要摸索一段時間,不太智能。
其實從身邊真實豐田車主的實際案例來看, 如果配置僅區別于中控屏,那不如直接去選裝第三方的車機,不僅相對操作更易上手,且也能實現諸多功能的一體化。
建議:
在TNGA架構下,全新雷凌安全和科技配置相比老款確實更有性價比,但我還是有兩個關于配置方面的小建議:
一、 USB太少
除了尊享版車型外,其他車型即便是科技版都全車有且僅有一個USB接口。在現在這個時代,USB對于車內乘員來說應該是最重要的需求。但目前來看,只能通過買轉接頭,從12V電源那轉接出更多USB。
二、 倒車雷達
倒車雷達在13.38萬元及以上車型上才有,其實相比于自動頭燈、自動駐車等而言,是更符合于國內用車環境的。
總結:
全新雷凌用一句話總結的話,它是一個稱職的出行伙伴,也可以是稱職的居家伙伴但需要車主后期增配。其實增配的主要就是像USB、車機系統等等,其實也不算是什么大項目,在汽配城小幾千元立等可取。
但其實相比于老款雷凌而言,或者甚至說在整個豐田系而言,全新雷凌的全系標配配置已經多到翻倍性的增長。而且在TNGA架構下,獲得了更加優秀的底盤質感和駕駛氛圍。這確實是讓我和諸多當天參與試駕的同行大呼驚喜。在本田思域、福特福克斯等同級對手來說,它雖然也內心也有向運動方面的追求和沖動,但更偏重于居家舒適的駕駛氛圍。如果從居家定位來看,或許日產全新軒逸會是它的針鋒相對。
目前,購買全新雷凌還有不錯的金融政策。比如,首付2成,三年免息(185T車型);雙擎車型是5成首付,2年0息或2成首付 3年低息。而且還有進店5000元抵10000元的優惠活動。且為了響應國家汽車下鄉政策,縣城居民購車再享2000元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