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級的空間表現 試駕廣汽本田凌派1.0T
發布時間:2018-08-27
過去懂車的人都說本田是買發動機送車,可最近大家都說本田不光是買發動機送車,還送機油,你能想象本田的高管們在聽到這兩種話時的表情吧?就在本田的地球夢系列渦輪增壓發動機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的時候,他們趁熱打鐵又推出了一款專供中國市場搭載全新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新車——凌派,你們說這是不是有點嘬呢?
其實本田一點也不嘬,就算老款凌派沒有自家的思域和飛度賣的好,那它也一直保持著月銷量過萬的成績,而當我看到身邊的這臺全新的凌派的時候,我覺得這車以后的月銷還得過萬。
單看車身尺寸估計大家就不難踩到,凌派的空間絕對是它的一大賣點,實際上確實如此。不夸張的說它的后排腿部空間完全達到了B級車的水準,甚至來自BBA的34C的長軸距版在凌派面前也沒什么優勢,再加上本田向來是公認的空間優化大師,車內儲物空間也同樣有不少驚喜。
目前推出的凌派全系都使用本田全新的1.0升渦輪增壓3缸發動機,為了達到更好的體驗與性能,全新的這套動力總成(包括CVT變速箱也是經過重新設計和標定的)使用了VTEC、低慣量渦輪和輕量化曲軸與鍛造連桿等技術,力求保證3缸機的燃油經濟性與平順性。
不過,現實情況是國內目前售價在20萬元以內的3缸車混得都不是太好,福克斯因為3缸從當年的銷冠跌至無人問津,別克也是因為3缸,導致英朗銷量慘遭腰斬。讓消費者接受三缸顯然比當年從6缸減到4缸更困難。
所以,來體驗這款發動機在實際駕駛中的表現究竟如何是我這次試駕的最主要目的。我總結了一下,大家對三缸發動機主要有3個問題,抖不抖、有沒有勁和省不省油?如果再加上是本田的三缸渦輪發動機那問題可能就要再多一個:機油會不會越跑越多?當然,這次試駕我只能回答前三個問題。
抖不抖?
先來說第一個問題,凌派在怠速時的平順性確實要比使用1.5升四缸發動機的飛度或現款的1.8升凌派確實要差一點,好在區別并不算大,除了方向盤傳到手上的震動稍微多了點,怠速時和同級別四缸車的體感上并沒有什么區別。最主要問題在于初段加速上,震動和聲音都比較大,就算起步比車流還慢這個問題也沒什么改善。主要體現在2000rpm上下這個區域,發動機的聲音比較粗糙,車內也能感受到明顯的震動,說實話確實有些影響整個駕乘的品質感。
肉不肉?
再來說動力,全新的動力總成在賬面數據上和之前的1.8升自然吸氣發動機處在同一水平,122Ps的功率比之前小了一點,173Nm的峰值扭矩反而有所提升,并且可以在2000-4500rpm這個區間內持續提供最大扭矩。變速箱依然是本田小車普遍搭載的CVT變速箱。頂配版本的凌派整備質量是1310kg,對于它的車身尺寸來說,這個重量真的是出乎意料的輕,凌派使用了48%的高輕度鋼板,前部的抗扭剛性比現款還提高了60%之多,最終還能保持如此輕盈的身軀確實是件挺不可思議的事。
輕量化的車身最直接的好處就表現在在油耗和動力方面。雖然加速時并不能提供明顯的推背感,但在100km/h車速下超個車還是不算太吃力的,在車上乘坐3名成年人加全程開空調的狀態下,凌派給我在體感上的零至百公里加速能力大概是在14秒上下,如果是常規測試狀態應該能跑到12秒左右,日常買菜接送孩子還算ok。
省不省?
再來說油耗,工信部給出的數據是每百公里4.9升(綜合路況),試駕過程中我也特意將行車電腦清零,用相對溫和的方式開了三十多公里的路程,整個過程都是在有紅綠燈的市區道路內行駛,平均車速控制在30km/h左右,最后行車電腦顯示的平均油耗是5.5升,當然,這個數據并不準確,只能作為參考。
總之,我認為凌派在油耗方面的表現應該還是能夠令人滿意的,畢竟它的動力總成、整備質量甚至是空氣動力學的設計都將燃油經濟性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省油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凌派的一大賣點。
除了動力部分,新凌派在懸架方面也較現款車型有不小的改動,工程師通過擴大輪距和優化懸架幾何以及加大穩定桿的直徑來提升車輛的穩定性表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全新凌派的轉向、懸架的響應和精準度比現款車型確實要好一些,更像是最新一代的合資品牌的產品的駕駛感受,但要說驚艷程度,凌派跟自家大哥10代思域相比的話還是要差一些的。
全文總結:
同樣是中國特供車型,大眾的朗逸能在銷量上超越自家的全球車型,本田卻一直沒能做到,除了品牌上的原因之外,我認為在過去凌派的主要問題在于沒有比較突出的特點,全新凌派已經不存在這個問題了,雖然目前國內消費者普遍對3缸發動機的認可度并不高,但凌派超低的油耗和接近B級車的空間,再加上出色的乘坐舒適性還是非常有優勢的,就產品力來說,熱賣應該不是難事,當然這一切還要看它的最終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