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北京車展上,廣汽豐田帶來了一款全新的車型--雷凌,它與第十一代卡羅拉均來自豐田最新的MC平臺,雷凌的推出意味著豐田品牌也開始了雙車型的戰(zhàn)略,這樣的做法我們在大眾品牌旗下寶來和朗逸的組合上已經見過了。

● 外觀:造型足夠動感,讓人喜歡。
雙車型的優(yōu)勢在于不同的車型可以針對不同風格的細分市場,雖都是緊湊型車,但面對著眾口難調的市場,這樣的做法必然會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雷凌,聽到這個名字就會感覺到一些運動感,相比卡羅拉它的造型更加富有攻擊性。雷凌的前臉充分的詮釋了家族最新的Keen Look設計元素。貫穿左右的鍍鉻裝飾條配合兩邊上揚的燈角造型,讓它擁有更加銳利的目光,前包圍上的那張大嘴也讓它的面部表情顯得更加兇狠。

雷凌的側面造型非常簡潔,并沒有過多的采用鍍鉻裝飾,這樣的設計應該會被更多的年輕消費者接受。在車身尺寸上,它2700mm的軸距在同級別當中也是相當出眾的。


雙色切削式的鋁合金輪圈是車身側面的一大亮點,造型上也富有很強的運動感,205/55 R16的輪胎規(guī)格在同級別當中也屬于主流表現。我們試駕的這輛是雷凌1.8L車型,1.6L車型則全部采用了195/65 R15的輪胎。備胎方面,所有車型均采用了全尺寸備胎。


車尾的造型相比前臉要顯得簡單很多,橫向的鍍鉻裝飾條配合車燈的造型,讓車尾顯得更寬,示寬燈和剎車燈均采用了LED光源,當示寬燈打開時,LED光帶的樣式非常獨特,在夜晚將會擁有很強的識別率,橢圓形的轉向燈樣式給車尾增添了一些靈動。

后包圍下部還采用了仿碳纖維的紋理設計,讓車尾顯得更加動感,不過,排氣管的位置多少有些突兀,要是能配合后包圍下部做出獨特的造型或配以鍍鉻裝飾,相信動感效果還能有一定的提升。
● 內飾:用料出色,配置上略有不足



由于之前已經見過了卡羅拉的內飾,所以這次看到雷凌的中控臺,我并沒有過于強烈的新鮮感。不過,值得認可的是在用料方面,它的表現真是相當出色。中控臺的上部以及中部都采用了軟質材料,并且仿皮革縫線的設計,讓它在視覺上也顯得更加高檔。



粗壯的三輻方向盤提供了出色的手感,右側的多功能按鍵是控制行車電腦,相應的信息是通過儀表盤中間4.2英寸彩色顯示屏輸出的,左側的按鍵是控制音響的音量、收音機頻道和藍牙電話功能。

中控面板上的區(qū)域劃分非常清晰,異形的輪廓并不會讓人覺得過于沉悶,多媒體系統(tǒng)的音量旋鈕手感非常細膩,按鍵的鍵程適中,使用感受上挑不出任何瑕疵。

雷凌配備的多媒體系統(tǒng)功能上很全面,USB接口不僅可以給蘋果手機充電,還可以讀取手機里的音樂。雷凌配有倒車影像功能但卻沒有配備倒車雷達,倒車雷達只是針對1.6L車型才有的配置,要是能夠同時配備倒車影像和雷達,相信在倒車的時候,我們會更加方便的了解到車后的情況。


對于內飾部分,讓我不太滿意的有兩方面,第一是在雷凌的整個車系中,只有1.8L頂配車型才有定速巡航這項配置,這樣的表現相比于同級別的眾多對手,并不占優(yōu)勢;第二是它的雨刷間歇擋沒有間歇頻率調節(jié)功能。這樣的要求對于一款售價十多萬的車型來說絕對不過分,而且這兩項配置對于廠家來說,增加也應該并不困難,現在只能希望在未來年度改款的時候,能增添這兩項配置。
● 乘坐空間:后排腿部空間充裕


我們試駕的車型座椅采用了皮革加織物組合的方式,柔軟的座椅舒適性較強。只是對于我這種體型比較瘦的人來說,過于柔軟的椅背對于背部的支撐有些不足,長時間乘坐背部會有些不舒服。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和椅墊長度都比較合適,乘坐舒適性不錯。




空間方面,身高176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時,頭部還有四指左右的空間,不會感到壓抑。坐進后排時,頭部空間大幅縮水,僅剩兩指,腿部空間表現出色,兩拳以上的空間蹺個二郎腿都沒問題。后排中間位置的座椅受到較高的椅墊和凸出的中央扶手的影響,舒適性較差,好在地板十分平整,坐在中間的乘客腿不用一直蜷著。

『同級別車型乘坐空間對比』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雷凌在乘坐空間方面與卡羅拉完全一致。與速騰相比,雷凌的前、后排頭部空間要稍遜一些,腿部空間基本相同。與明銳相比,雷凌的前排頭部空間與明銳一致,后排頭部空間要小一些,后排腿部空間則不分勝負。

● 儲物空間:儲物格多較實用



雷凌中控臺下方的儲物格空間不小,但是沒有配備蓋子,手機放進去會有滑出來的風險,不如卡羅拉的儲物格實用。相比之下,前排杯架的設計就很出色,杯架中央帶有一個可以調整位置的限位器,限位器中央的凹槽正好可以放一部手機,非常實用。尺寸較大的手套箱帶有阻尼,但比較遺憾的是手套箱內沒有燈,夜間使用起來不太方便。


分為上下兩層的中央扶手箱,上層較淺放手機錢包之類的小物件比較合適。下層容積較大,放四瓶礦泉水問題不大,只是深度有些不夠,放550ml的礦泉水瓶的話蓋子就蓋不上了。




雷凌的行李廂沒有配備獨立的開關,想要開啟只能通過車內的扳手或者用車鑰匙打開,不太方便。容積為426L的行李廂還算比較平整,但是比較遺憾的是,雷凌只有頂配車型支持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即便是我們試駕的次頂配車型后排座椅也不能放倒,想要放置大件物品比較困難。
● 動力總成



雷凌搭載1.8L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40馬力(103千瓦)/6400rpm,最大扭矩173牛·米/4000rpm,在參數上與卡羅拉的1.8L發(fā)動機完全相同。與發(fā)動機匹配的S-CVT變速箱模擬出了8個擋位,這臺調校出色的變速箱在很多時候的表現都更像是一臺AT變速箱。
● 試駕感受




日常行駛中,變速箱總是極力的想把轉速控制在1500rpm以下,同時努力的在第一時間升入最高擋,以此幫助駕駛者節(jié)約每一滴燃油。轉速表上的ECO指示燈一般情況下會在1000-2000rpm區(qū)間點亮,以此提示駕駛者目前是最經濟的駕駛方式。如果駕駛者切換到運動模式,這時變速箱會將換擋時機推后到2500rpm左右,繼續(xù)深踩油門轉速的提升也極為明顯,同時你還會發(fā)現每次升擋或降擋,這臺CVT變速箱都會模擬AT變速箱升降檔時的效果,而且非常逼真。雖然這樣的場景不是真實的,但依然讓我感到振奮,實際帶來的效果還是挺不錯的。不過歸根結底它畢竟是一臺CVT變速箱,在中高轉速區(qū)域雖然轉速攀升很快,但是動力卻無法接踵而至。

如果覺得SPORT模式無法滿足你的需求,你還可以切換到手動模式,雷凌的手動模式可以看做是SPORT模式的強化版。在手動模式下,轉速在2500rpm以下時,根本無法手動升擋,變速箱會強制你拉到比較高的轉速。


雷凌的轉向力度比較輕柔,駕駛起來相當輕松,只是缺乏路感的轉向對于路面的反饋不太及時,駕駛者很難通過方向盤感受到來自路面上細碎的波動。好在雷凌的懸架調校足夠敏感,路面上的波動會經過柔化之后傳遞給駕駛者,讓駕駛者感知到路面的變化。


噪音控制方面,雷凌做的相當不錯,3000rpm以下時,車內乘客基本聽不到發(fā)動機噪音,即便是在速度較高的情況下,車內乘客仍然可以用正常的音量交談,只有轉速超過3000rpm發(fā)動機的噪音才會比較明顯的傳到車內。
● 總結

脫胎于美版卡羅拉的雷凌,長著一張極富攻擊性的臉,如果不是事先了解雷凌的歷史,我想各位應該很難把雷凌和卡羅拉聯(lián)系在一起。實話實說,不管是叫花冠還是叫卡羅拉,這款車一直以來給我們的印象都是中庸、舒適、實用、注重經濟性之類的印象。但是通過這次試駕雷凌,真的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暢銷全球的車型。
除了外型引人注目之外,不管是內飾做工、用料還是行駛時的質感,雷凌做的都很出色。調校軟硬適中、回彈速度較快的懸架,讓駕駛者可以比較清晰的感受到路面細碎振動的同時,車身還能保持平穩(wěn)。與此同時,“聰明”的變速箱在保證燃油經濟性的同時,傳動效率也有所提高,讓駕駛者體驗到了酷似AT變速箱的駕駛感受。在保證舒適性的同時,盡量給予駕駛者足夠的駕駛樂趣,在這方面雷凌做的相當不錯,對于一款主打家用的緊湊型車來說,這也就足夠了。(文/圖/攝 汽車之家 苑璐 劉暢)
● 相關鏈接


>>新車試駕 性能測試 就在汽車之家評測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