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座/短軸"GS8"圖解 眾泰T600請注意!
發布時間:2017-04-20
既1個月前廣汽傳祺正式登陸北美車展,讓那幫老美看到了中國品牌的驚艷。
GS7的全球首發,更是被那些歪果仁喻為“中國版漢蘭達”。
而此次在2017上海車展重磅亮相的傳祺GS7,更可以看做是五座/短軸版“GS8”。
從剛剛公布的15.58萬-22.98萬元的預售價來看,相比同級競爭對手眾泰T600、哈弗H7真沒什么優勢。
而作為中型大5座銷冠的昂科威,現階段也擁有2.5萬元左右的優惠,入門車型價格僅在17萬+。
難道傳祺這是要玩死自己?
這個價格,GS7是不是太自信了?
GS8是賣的火,但GS7這預售價也太貴了!
首先,從GS7 15.58萬元的預售價入門門檻來看,僅與GS8 16.38萬元的起售價相差8000元。
對于花錢買這個價位自主車型的人,我認為更多還是會選擇多花8000元永久性的多買倆座。
其次,從最新月銷量來看,眾泰T600已經占據了自主中型SUV銷量冠軍。
7.98-14.98萬的售價區間,就算買頂配也比GS7的入門門檻低。
GS7究竟哪來的自信?
過于自信源自獨特優勢:
GS8的高關注和突破7000臺的月銷量,絕對與全新的家族設計有很大關系。
以GS8為例,相比同為自主品牌旗艦車型的哈佛H9和北汽BJ80擁有更高的原創度。
同時,新穎的造型也極具成熟男人的氣質。
像GS7/GS8這樣的車型,目標人群重心更偏向成熟穩重。
?
?為什么不直接推出五座版GS8:
按照慣例來說,相比于重新推出一款車型,肯定是直接減掉倆座研發成本更低。
但對于自主品牌來說,能有一款高價旗艦車型熱銷已經很不容易了。
如果再為了推出5座車型,減座減配,拉低售價門檻,就又破壞了自己的旗艦產品價值。
我猜傳祺在設計GS8之初,就已經在計劃推出5座版的中型SUV。
既不會破壞旗艦本身的價值,同時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產品市場。
就GS7和GS8的整體設計差異而言,更可以證明GS7的到來是必然的。
?
“7”和“8”的差別小于1
其實不用我多說,相信您也已經從前面的幾張圖里看出GS7和GS8究竟有多像了。
如果要是GS7也采用的懸浮式車頂設計,那真就是很難以分辨了。
?
?縮短80mm,空間能否力壓對手?
雖然GS7相比GS8車身長度和軸距縮短了80mm,但車身寬度和車身高度相同。
GS7長寬高分別為4730/1910/1770mm,軸距為2720mm。
GS8長寬高分別為?4810/1910/1770mm,軸距為2800mm。
?所以也就是為什么從車頭和車尾看GS7,絲毫感覺不出來與GS8的差別。
而對于軸距的縮短,究竟車內空間體驗如何呢?
?
?
GS7的動力總成依然共享GS8車型上的4B20M1 2.0T發動機。
匹配6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并提供D動態、E節能、M手動和W雪地。
懸掛系統為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
GS7的內飾設計就更是如同復制黏貼GS8一樣了,當然在之前的分析中也能明白GS7出現的原因。從內飾用料來看,還算實在,但也有可以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雖然還沒有拿到詳細的車型配置,但可以肯定GS7不會是GS8簡配版。
內飾的整體設計采用偏向駕駛員一側,看似簡單扭轉中控角度,卻可以在行車過程中增加行車安全性。而在GS8內飾配備的仿木紋裝飾板并沒有出現在今天的GS7展車上,取而代之的是仿碳纖維紋理裝飾面板。
10.1英寸中控屏集成了In-Joy系統,整體UI界面清晰。在快速左右滑動時,并未出現卡頓現象。用戶體驗感,值得肯定。?
?
在換擋桿前方設置了一個可容納蘋果6P的儲物槽,同時在高配車型上還可實現無線充電功能。不過,雖然具備無線充電功能,但還是要到淘寶上購買相應的配件安裝在手機上才可使用。
從車內用料體驗來看,車門內和中控臺上方都使用了軟性材質包裹,但與肌膚接觸更為頻繁空調控制區兩側則均為硬塑料材質。我倒是認為不如再增加一些成本,索性全都做成軟性材質。畢竟GS7也算是家族旗艦車型的“五座版”。
在上一頁提到過GS7配備四種駕駛模式,同時在排擋桿后方還提供了多種路況選擇系統。?
此外,車內采用大量鋼琴烤漆元素裝飾,想必大家也看到了在這臺展車上收集了多少人的指紋。對于這種材質,仁者見仁,但確實打理起來非常繁瑣。
總結:
GS7無論是高度原創的設計還是內飾做工用料、科技配置,
用現在最流行的總結來說就是沒毛病。
但同時,GS7也面臨著市場的挑戰。
15萬+的預售價入門門檻,相比于競爭對手眾泰T600和哈弗H7來說有些任性。
如果最終上市時,起售價能在13萬左右,我相信GS7和GS8會給傳祺帶來更大訂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