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MG5車里這三個地方“非常不一樣”!
發布時間:2020-10-20
其實順序顛倒了,昨天我說了MG5和雅馬哈有意思的合作,但沒能使用任何一張內飾的實拍圖,不只是我憋壞了,看文章的你肯定也難受:沒實拍圖,你說個啥?!
這回內飾完全公布,我發現了幾個設計上非常好玩的點,也不枉MG5這樣“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信息釋放節奏。
早年間,以德系車為代表的是工程師造車文化,說得簡單點就是一切設計都要服務有目的,如果沒有需求,那么簡潔是最好的方案。
如果把一輛汽車當純粹的工具,這種設計思路沒問題,就像一把鐵鍬上也不需要額外雕刻花紋。但現在,車已經不單純是工具了,況且美好的生活絕對不是豐富的工具就能滿足的。
父親在家里墻上掛了畫,母親高興地時候會穿上中式旗袍,孩子的桌上會有很多卡通手辦,朋友間聚會也會找個很有藝術氛圍的酒吧……這都是什么需求。那作為中國第二大消費品的汽車,怎么就不能讓它充滿設計感呢?
日漫手辦(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更何況還是這臺目標是年輕人的MG5。所以設計師們這次很放飛,就我看來有這三處設計非常不一樣。
中控臺“凹凸不平”
即便沒有講解,在第一眼看到MG5儀表臺整體的時候,也能看出那種完全不對稱的風格。這本身就是對傳統儀表臺的顛覆。
但這僅僅是表現,實際情況是:中控區域包含屏幕,向駕駛者側傾斜的角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4°!要知道一般的非對稱設計都在3°左右。
為什么要這樣?其實是為了營造類似太空飛船控制艙那種環抱駕駛者的感覺,就像下面這張圖,那種到處都是操控屏幕,兩手上下翻飛操控的場景我們經常在科幻片里見到。而且中控屏還采用了全貼合低反光率技術,不會出現反光影響可見度的情況。
對了,說起伸手操控,就要說中控臺另一個設計點了。你注意看中控屏下方的按鍵,是不是非常突出,觸手可及?其實是那條貫穿左右的銀色線條整體向前突出了,等于把按鍵向前遞給了駕駛者。標注駕駛姿勢下,手臂不用多少動作,手指就能操控。
上面是突出了,為了前排乘客的腿部空間,下方區域則向內略微凹陷。這樣不但沒有影響空間,反而乘坐更舒適。我們從橫剖面能看得更清楚。
那這樣手套箱不就小了?我實際體驗,也還好,平時放的車輛使用手冊、保險單、行駛證、反光背心這些還是能放在里面。
儀表臺后面藏著秘密
純液晶儀表盤挺吸眼球,顯示風格甚至讓我想到寶馬3系的液晶儀表。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儀表臺背后。
這里有一個概念我覺得挺新穎:儀表臺背后,風擋玻璃下面的部分坐在車內不容易看見,但從車外看就容易得多。為了讓別人看到自己的“酷”,這里還是需要一點設計點綴的。
所以儀表盤遮陽板做成了多層飛翼樣式,且多了一條對中線。
工程學上的毫無用處,年輕人眼中的恰到好處。這根從駕駛者對中線延伸出來的線條,很好的詮釋了前面的這句話。不知怎么的,我忽然想到了初號機頭頂的那根角。
檔把臺能騎馬
中控下方,第一排座椅之間的區域是安置檔把和相關功能按鍵的地方,靠后的部分則是儲物空間。由于有這很嚴格的功能需求,所以這里想要設計上做文章不太容易。
MG5采用了電子排擋桿,省掉了傳統檔桿下方的連桿機構,設計上有了操作的可能。前面檔把高度在隨手操作范圍內,后方扶手箱提升高度方便手肘支撐,且覆蓋了軟性材質。
而中間杯架部分這下凹,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水杯擋手的尷尬。側面看就是個馬鞍形,是不是很想騎上去玩玩?
檔把臺兩側還有小儲物空間
最后,還有個無處不在的彩蛋
除了那三個不一樣的地方,全車其實還有不少細節“彩蛋”,且用的都是同一個線索串起來——蜂窩六邊形。
座椅的配色是不是能讓你想到紅白機?
為什么是六邊形?設計師給我展示了一張圖片:CRYSIS 3(孤島危機3)中科幻作戰服上的蜂窩紋理,天啊,設計師是個資深主機玩家啊!
然后,在車的三拼色座椅上、在中控臺空調出風口、音響揚聲器、儀表臺上方等等,甚至在發動機艙里都能看到這樣的造型。而且,這些六邊形還不是平面的,仔細觀察還能看到凹凸有致的曲面。我想說,這樣的彩蛋和年輕人的“玩樂”狀態很合拍。
再多說一句,MG5車內空間很出色,后排乘坐如圖:我177,腿部空間很奢侈。全車儲物格很多,但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四個車門的那個上儲物格,幾乎沒有比它更大的了,iphone MAX能放進去,日常放點小東西更不在話下。
寫了很多,但今天涉及到的只是MG5的內飾設計部分。對于一輛價格區間落在8萬的家用轎車,你覺得如何?沒結論沒關系,過幾天我們還會去試駕它1.5T+7速雙離合的動力系統,可以期待下。